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伟  刘承赫 《职业时空》2016,(4):102-105
高职院校自从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以来,各级校园行政部门以行政手段推动大学生创业的举动屡见不鲜,各个高校内所谓的"孵化器"、"文创园"拔地而起。但创业教育的现状如何?是一阵风,还是深入人心,是盆景,还是森林。高职院校落实国家有关创业文件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如何培养年青一代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已成为教育界的热点问题。在阐释课程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旅游行业特征,尝试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计理念、具体执行等方面来构建具有"独具特色"的旅游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从理论层面解决目前"千篇一律"的创新创业职业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3.
在创新驱动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下如何以更有效、更具实践性的方式培养出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已然成为中国高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重要任务.创业教育的多样性、实践性、综合性特征使其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的手段.厘清创新、创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借鉴发达国家开展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应该改变"千人一面"的现状,立足自身办学特色与优势开展创业教育,制定面向全校、立足长远的创业教育发展战略,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构建创业教育师资的成长平台,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敖夏 《职业》2015,(10):39-4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深度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创业门槛大大降低,全民创业被大力提倡,整体经济生态也随之发生根本转变。而历来保持着较高市场敏感度的高职院校,其创业教育作为与市场经济生态联系最为紧密的领域之一,不断改革与创新,既是大环境下的势在必行,也是创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如何总结经验教训、把握机遇、突破瓶颈、打造适应整体经济生态转变的创业教育新生态?作为全国高校"全真环境创业教育"模式首开先河者,浙江商业职业技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薇  刘进球 《职业》2011,(36):32-33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自主择业、自谋职业的方法和途径。创新教育与创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教育在高校发展迅速,但仍存在创新创业理论、人才培养、创业教育转化三者相互独立的"孤岛现象"。参与创新创业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分析能力、抗逆力等都是推动大学生创业中真正落地的核心素质。基于此,提出以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为载体,结合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具有的系统性、开放性、整合性的特点,通过"嵌入"方式构建思政理论、人才培养、创业深教育深度融合的双创教育发展新范式。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仍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以"创建企业教育"为主、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两张皮"及以赛代教等误区。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该冷静思考,理清工作过程存在的瓶颈问题,坚守创新引领创业的教育方向,立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新时期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教育与实践并举,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品质,纵深推进职教改革,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品质。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高校不断探索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实践育人共同体"视阈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体系要求整合各方面资源,充分调动学校、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到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全过程。本文以广东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例,探究"实践育人共同体"下高校创新创业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备受瞩目。朋辈作为一种非正式群体,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逐渐引起重视。综合相关理论、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以朋辈互助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朋辈互助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和模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双创"背景下——"创新"+"创业"的宗旨使然,我们的高校学生创业教育中依然少不了的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因为人们的个人价值永远都要依附于社会价值来实现。在高校教育的洗礼下,学生们为了凸显自己的个人价值,一定是以社会价值作为基础的。各种创业教育云集的当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永远都不过时。本研究基于创新创业视角,分析与探讨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优化及创新方略。  相似文献   

11.
开启"创业思维"是创新时代的需求,高校在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香港地区高校以香港中文大学为典型代表开展的创业教育,在创业理念、课程设置、实践模式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在教学上,以"创业思维"为核心培育学生创新精神;以"创业思维"为导向设计教育课程内容。在实践上,开启了"创业思维"的孵化平台;提升了"创业思维"的竞赛平台。在研究上,以"五重动力"创业模型为基础,展开创业教育研究;以真实创业案例为研究素材,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以翔实数据为支撑,为政府和创业者了解市场提供信息。借鉴香港中文大学创业教育以"创业思维"为理念,在教育理念、实践体系、运行模式等方面有效做法,对内地高校创业教育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符合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趋势,高校必须针对大学生设置更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方案,实现中国高校从"研究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质变。本文着重从构建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支持体系的意义、目的、途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式的影响下,当前高等院校、大学教育中最为核心的问题集中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上。本文首先通过对"互联网+"行业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寻求适合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前提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高职院校作为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道大门,应该如何高效的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如何避免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弯路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洁盈  韩杰博 《职业》2016,(2):144-145
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与创新驱动的时代,对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产生深远影响.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本文以真实的工作实践应用为蓝本,积极探索个性化的"三创"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侯小蕾  侯旭 《职业》2023,(20):83-86
创新创业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人才供给质量的重要着力点。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价值取向偏差、思想引领缺失等问题,对此,本文分析提出,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熟体系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优化,夯实创新创业教育的精神底色,激发受教育主体的内生动力,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建设,即找到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点,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成熟体系的同时也深挖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艺术专业学生为例,分析艺术专业学生创业现状,研究创业教育模式,将创业与教学相结合,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成立创新创业工作室,形成"作业—产品—商品"的教学模式,培育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我国适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推动我国各项科技进步,促进我国走向更加繁荣。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发展,符合我国国家利益,同时也会帮助大学生开辟择业创业新出路。本文通过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激励机制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希望可以为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职业》2011,(18):185
衢州中专是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立项建设学校,学校把创业创新教育作为改革发展学校建设的特色项目,围绕"大学校培养小老板、小老板成就大事业"的思路,通过建立衢州市大器创业服务中心这个创业创新基地,营造校园创业创新氛围、激发师生创业创新热  相似文献   

20.
王凤燕 《职业》2017,(16):50-5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业创新教育越来越受到中职学校的重视,中职学校纷纷开设创业课程大力推进创业教育.为了进一步了解创业课程教育对中职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实际影响,本文作者以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关于创业课程教育干预影响的实证研究,探索具有推广价值的中职学生创业教育方案,为今后中职学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实证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