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我国2002年所得税征管体制改革这一"自然实验",采用断点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企业避税程度变化如何影响其债务融资行为。我们发现,随着企业避税难度增加,企业总体负债率显著上升。但通过进一步区分债务融资来源,我们发现,企业避税难度增加并未导致具有利息税盾效应的正规金融融资的增加,这一结果不支持企业避税行为的"非债务税盾效应"假说,也与Graham和Tucker(2006)的开创性研究不符。进一步分析表明,企业避税难度增加会导致不具有利息税盾效应的商业信用负债的显著增加。这一效应在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获取正规金融难度较大的企业和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这一结果支持了企业避税行为的"现金流效应"假说。本文为企业避税活动与债务融资的负相关关系提供了更加契合中国制度背景的理论解释。此外,通过考察企业避税行为对财务杠杆的影响,本文也为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汪安佑  郭琳 《管理学报》2009,6(5):658-663
通过对"干中学"模型与"研中学"模型的学习效应和经济效应的比较,说明"干中学"模型的学习效应是有限的,"研中学"模型能推进高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因而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都大于"干中学"模型;进而根据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了"研中学"促进高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演化模型,从而揭示了"研中学"模型在促进高科技企业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最后依据该演化模型为高科技企业推进"研中学"模型提供了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188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不同的协同创新网络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企业"、"企业-中介"和"企业-研究组织"等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着显着的正向效应,而"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直接效应,但却存在显着的间接效应.研究证实,不同的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其中 "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效应最为显著.研究还表明,垂直和水平的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程度不同,同顾客、供应企业的垂直协同相比水平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战略实施与企业绩效:项目管理机制的中介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管理理论认为,战略可以通过项目管理机制得以实施,但多数文献对项目管理机制在业务战略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把"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群管理"、"阶段门审查"等项目管理机制作为中介变量.引入到业务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过程中.研究发现,三种项目管理机制都对低成本战略一企业绩效有显著的中介效应,项目管理办公室对差异化战略一企业绩效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从而证实了项目管理机制在不同程度上可以作为战略实施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现金持有"竞争效应"理论,本文放松其中隐含的行业内企业专业化经营的同质假定,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了多元化经营战略特征对企业现金持有"竞争效应"及其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专业化经营企业,多元化经营企业现金持有"竞争效应"更为显著,但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贡献偏弱。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制度背景的验证分析显示,这种现象仅在国有多元化经营企业中表现的显著,尤其是地方政府干预程度高的地方国有企业中。  相似文献   

6.
<正>人才工作往往受一些人才效应影响,如果能巧妙地发挥这些人才效应的作用,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巧用"酒井效应",提升自身魅力引才"酒井效应"是指企业用尽浑身解数招揽人才,不如使自身成为一个好公司,这样人才就会自然而然地汇聚而来。对于一个地方来说,这一效应同样适用。一要大力提升综合实力。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同并进,推动绿色跨越。优化城市的经济结构、经济质量、经济效益,大力实施产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正一些地方在扶贫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与物力,却收效甚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长鞭效应"误导了领导思维。"长鞭效应"是对需求信息扭曲在供应链中传递的一种形象描述。其基本思想是:在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听过的一句时下的说法:现代企业的划分是"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市场、一流企业做品牌"。这是人们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及其社会效应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鉴De Loecker等(2016)的方法,测度了企业—产品层面的生产要素投入,度量了我国企业产品出口加成率,并区分产品差异化程度,实证研究产品层面关税降低导致的进口竞争对于企业产品出口加成率的影响。总体上,进口竞争显著提升了企业产品出口加成率,区分产品差异化程度后,发现其对异质性产品出口加成率有显著促进效应,而对同质性产品出口加成率的影响效应不明显;改变关键变量测算方法、样本选择、模型估计方法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进口竞争对企业产品出口加成率的"价格效应"不明显,但"成本效应"和"质量效应"的作用显著,特别是通过提高异质性产品质量、降低同质性产品边际成本影响出口加成率。相对而言,进口竞争对出口中的外资和民营企业、进口企业、高市场竞争程度产品企业,以及一般贸易产品和资本品的出口加成率有更强的影响效应。本文识别了进口竞争影响出口加成率的差异化机制,发现了进口竞争影响我国企业产品出口加成率的质量升级效应,表明进口竞争有利于提升我国企业产品的国际市场势力。  相似文献   

10.
企业创新模式选择不仅与自身因素相关,还与生产分工流程相关;本文首次从理论与实证验证了企业的生产链位置对于创新模式选择具有显著影响。首先,基于产品分工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诠释了企业生产链位置对于创新模式的影响:位于生产链上游的企业的产品可塑性强,适用范围更广,激进式创新引入的新产品替代旧产品的可能性较小,它们面临更小的"利润侵蚀效应";生产链上游企业中间品种类相对较少,激进式创新带来的高不确定性产生的协调成本较低,它们的"协调成本效应"也相对较小,因此位于生产链上游的企业采取激进式创新具有比较优势,反之位于生产链下游的企业偏向于渐进式创新。在实证上,本文首次通过插值法估算出1998~2011年中国投入产出系数,进而量化企业生产链位置指标,然后基于企业和专利数据库,根据理论的推论,对生产链分工位置影响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效果,以及如何影响创新行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验证,证实了两个效应是生产链位置影响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重要传导路径:在各使用3类指标区分企业对"利润侵蚀效应"与"协调成本效应"敏感性的基础上,结合使用分类回归发现,高产品替代性企业、在位企业以及一般贸易企业由于对"利润侵蚀效应"更敏感,它们创新模式的选择对生产链位置的反应更强烈;高产品复杂度企业、大规模企业以及低管理效率的企业由于对"协调成本效应"更敏感,它们创新模式的选择对生产链位置的反应也更强烈。最后,本文使用Heckman两步法对可能存在的估计偏误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证实了本文理论模型的主要命题和基础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地理经济学原理,企业与税务局之间在地理上的接近,既可能便利企业通过寻租进行避税(寻租成本的"距离衰减效应"),也可能便利税务局通过获取更多企业信息,强化税收征管力度(信息搜寻成本的"距离衰减效应")。利用上市公司数据,我们发现,与基层主管税务局之间距离越近,企业的避税程度越高,从而支持了寻租成本的"距离衰减效应"假说,即:与税务局之间的距离越近,企业的寻租成本越低,越有能力通过寻租获取避税收益。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主管税务局为国家税务局或者样本公司为民营企业时,上述影响更大。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丰富了企业避税影响因素领域的文献,为地理经济学的"距离衰减效应"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
以往文献对基础设施与企业生产率关系的探讨主要基于Barro(1990)的公共支出内生增长模型,认为基础设施对企业生产率可以产生溢出效应(或外部性),但并未对基础设施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内在机制做更细致的分析。本文从基础设施可以带来市场扩张和竞争这一基本功能出发,研究基础设施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理论分析发现,基础设施一方面促使企业"走出去",扩大企业的市场规模,实现企业研发行为的规模经济,提升企业生产率;另一方面,基础设施也鼓励企业"走进来",加剧了市场竞争,这对企业的市场规模形成压缩效应,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省级层面的基础设施数据,借助工具变量回归方法解决基础设施的内生性问题,发现尽管基础设施的竞争效应降低了企业生产率,但市场扩张效应是基础设施影响企业研发,进而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更重要因素,这使得基础设施总体上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率。本文为基础设施的外溢效应提供了机制上的解释,有利于深化公共支出与企业生产率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增值税税率影响企业的逻辑与其他税种存在较大差异,然而已有研究对增值税税率的影响关注不够。依据我国2017年4月颁布的将13%的增值税税率降至11%的改革,本文基于事件研究方法发现,相比其他企业,增值税税率降低的企业在[0,1]事件窗口期的股东财富平均增长了约0.3%,这相当于370亿股东总财富的增加。接下来的实证分析验证了增值税税率影响企业价值的两条路径:"价格效应"与"税负效应"。我们还进一步识别了"税负效应"的具体来源。此外,比较发现,"税负效应"的影响程度要超过"价格效应"。最后,区分产权性质的结果显示,增值税税率的价值效应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出口退税政策的存在则使得非出口企业受增值税税率的影响更大。本文提供了增值税税率价值效应的经验证据,并系统揭示了增值税税率价值效应的具体来源以及各来源的相对重要性,这使得本文结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管理学科的发展经历了"情境钝感"、"情境敏感"和"情境效应"3个阶段,情境理论化成为基于管理实践实现理论创新的突破口。为了有效推进情境理论化的研究,应该从环境、组织与人的交互作用和动态演化来理解企业所处的情境特点。在此基础上,以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为例,分析了情境理论化的2个途径和4个方面的能力要求;提出以市场分割性为对象,研究市场分割性的情境效应,应该是实现中国情境理论化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要让"蝴蝶效应"发生在合肥,这只引发效应的"蝴蝶"也许是某所大学一项发明的问世,也许是某个企业一项专利的诞生。而政府,就是龙卷风的培育者。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大量调查问卷基础上,以江苏省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微观行为方式层面考察了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品牌、企业家背景、人力资本、行业与地区相关因素,企业规模与创新投入强度之间呈现较明显的倒U型关系,而且存在"门槛效应"。集聚效应在现阶段对企业的创新活动非但没有产生促进作用,相反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出口因素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形成了复杂影响效应,表现在创新活动随着出口比例而发生非线性变化,呈现出"俘获"效应。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企业产品更新与升级换代进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和行为模式,验证了不同规模企业的创新行为特征差异与特有的人力资本竞争机制,以及它们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内在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创新效益的定量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向刚 《中国管理科学》2003,11(Z1):406-411
本文在企业创新效益定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熊彼特关于创新是企业家建立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的基本理论思想,重新探讨了作者提出的生产要素系统组合效应概念,明确了生产要素系统组合效应特有的"企业家创新效益"的本质特性,从而初步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企业家对创新经济效益增长率的贡献方法,并给出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从"资源错配和生产率"框架下识别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量化其资源配置和总量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基于中国制造业普遍存在中间投入品这一事实,本文借鉴Hsieh和Klenow(2009)的测算框架,引入中间投入品,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高速公路建设数据,实证探讨了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对3种要素扭曲(资本扭曲、劳动扭曲以及中间投入品扭曲)的纠正程度,并进一步测算了要素优化配置带来的总量生产率提升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资源配置效率惊人,2001~2007年每年平均高达13.23%。总量生产率提升渠道主要来自矫正劳动投入扭曲和中间品投入扭曲两个环节。高速公路建设通过优化中间投入和劳动投入带来的总量生产率提升效应分别为4.39%和9.80%。(2)总量生产率的提升与高速公路建设优化要素配置有关,稳健性分析表明企业距离高速公路的距离每降低10公里,可以矫正中间投入扭曲2.33倍,劳动投入扭曲15.17倍。这些矫正提升了企业平均规模,使得过小企业能够发挥规模经济,过大企业抑制规模不经济。(3)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资源配置效应有很强的异质性。中西部地区的总量生产率提升效应大于东部;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总量生产率提升效应最大;中小城市的提升效应大于大城市;轻工业和资本密集型的提升效应分别大于重工业和劳动密集型。本文研究有助于认识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和区域协调发展效应,对我国今后进一步开展高速公路建设方向和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贞 《决策探索》2013,(11):24-25
农业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相互临近的以生产和加工农产品为对象的企业和互补机构,在农业生产基地周围,由于共性或互补性联系在一起形成的有机整体",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已成为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通过发挥其集聚效应、竞争效应、协作效应、创新效应和品牌效应,可有效提升区域内农业产业竞争力,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支撑。当前,河南正在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努力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因此,如何引导和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省份(地区)的企业TFP度量以及相应的核密度分布对比,研究发现集聚(或出口)企业生产率异质性程度均弱于非集聚(或非出口)企业,表明"集聚中学习"和"出口中学习"机制导致企业在模仿学习过程中走向生产率同质化。而集聚出口环境下的企业具有生产率优势;双重学习能力和异质性程度均明显,即创新效应大于模仿效应;内资企业的双重学习能力强于外资企业。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发现集聚环境有利于企业增加对"销售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学习能力,出口环境可增加企业的经验值;技术迁入型的外资企业在集聚(或出口)环境下的学习动机和能力不足;研究还发现出口型企业更加依赖集聚的专业化经济带来的学习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