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陆剑宝 《管理学报》2014,(3):396-401
基于中国和广东省2个层级的2003~2009年动态面板数据,测度了制造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在省级层面还是市级层面,制造业集聚显著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制造业集聚是导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主要因素;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不一样,并没有受累积循环因果的影响;人力资本和信息技术等知识密集型要素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2.
本文构建了关于空间集聚、规模门槛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分析框架,并利用我国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检验了空间集聚对技术创新影响的规模门槛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但是溢出效应存在门槛效应.对于规模门槛而言,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非是线性关系,城市规模越小,专业化集聚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更大,城市规模越大,多样化集聚对企业技术创新更显著.与大企业相比,多样化集聚对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更明显.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在东部地区的比较明显,而对于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信息含量及与操纵市场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1993-2000年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和操纵行为事件,采用事件研究、修正的Meulbroek(1992)模型和横截面检验,同时比较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信息含量,发现事件研究中,内幕交易的信息含量总合计量结果与字样本结果并不一致,Meulbroek(1992)存在对内幕交易信息含量高估的现象,而操纵市场信息含量是明显显著的。更进一步,论文采用事件期中与前述不同的数据和具体的交易细节研究基于内幕信息的操纵行为。发现,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买进不能取得异常收益,而卖出向市场发出错误的信号。纯粹操纵、基于内幕信息操纵买进的市场反应异常显著,信息含量相比于纯粹内幕交易要大很多。最后,给出国内证券市场内幕交易与操纵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省份(地区)的企业TFP度量以及相应的核密度分布对比,研究发现集聚(或出口)企业生产率异质性程度均弱于非集聚(或非出口)企业,表明"集聚中学习"和"出口中学习"机制导致企业在模仿学习过程中走向生产率同质化。而集聚出口环境下的企业具有生产率优势;双重学习能力和异质性程度均明显,即创新效应大于模仿效应;内资企业的双重学习能力强于外资企业。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发现集聚环境有利于企业增加对"销售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学习能力,出口环境可增加企业的经验值;技术迁入型的外资企业在集聚(或出口)环境下的学习动机和能力不足;研究还发现出口型企业更加依赖集聚的专业化经济带来的学习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5.
利用证券分析师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上发布的荐股信息,研究分析师媒体荐股的市场反应、效率及其对财富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媒体荐股信息对市场,特别是对个人投资者的行为产生了强烈影响;2)媒体荐股信息公布后,被推荐股票存在显著为负的超额收益,这一现象在下跌行情时表现尤为突出;3)媒体荐股信息影响了市场财富的流动,个人投资者依赖于荐股信息的买入行为给他们带来了显著损失.研究结果一方面说明媒体发布的荐股信息质量低下;另一方面也证实媒体荐股行为中存在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的现象,直接导致个人投资者的财富流向机构投资者.  相似文献   

6.
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微观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证券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微观结构是不相同的,在考虑交易成本和卖空限制条件下研究了拥有特定证券信息的知情交易者在这两个市场中的交易策略,以及相应的做市商和未知情策略交易者的交易策略.通过上述研究比较了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微观结构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集聚经济和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基础上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通过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对本地和周边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而多样化集聚仅通过规模经济效应促进了本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盲目跟进中央的相似产业政策是导致生产性服务业低质量多样化集聚,进而未对周边地区产生空间外溢效应的重要原因;生产性服务业在东部地区的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以及在中西部地区的专业化集聚,均显著促进了本地和周边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而在中西部地区的多样化集聚则产生了极为有限,甚至不利的影响。在制造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金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更适合选择专业化集聚模式,而交通运输、商务服务、批发零售等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则在多样化集聚环境中更易于发挥结构升级效应。不同的是,金融业专业化集聚、批发零售业多样化集聚仅有短期影响,而无长期效应;而交通运输、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则仅有本地效应,无空间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造"成交积极性"变量,提出了一种在连续竞价指令驱动市场中估计信息交易概率的新方法,运用有序probit方法和马尔科夫转换技术对模型进行了估计.对该方法与基于PIN框架的经典信息交易概率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研究了信息交易概率和资产收益波动、报价价差、成交持续期之关系的日内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模型较之基于PIN框架的经典信息交易概率模型对价差具有更好的解释力;信息交易概率和资产收益波动、报价价差、成交持续期等股票交易特征之关系具有显著的日内效应.该结论经过面板回归模型检验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9.
分工、专业化与集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琦 《管理科学》2006,9(6):13-22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不变等一系列假设条件之下的.在这些假设条件下,分工应该依据比较(禀赋)优势理论行事.集聚则产生于规模报酬、收益递增、存在贸易成本、生产要素流动、不完全竞争等基本条件下.考虑集聚效应时,比较优势并不能决定一国(地区)的分工与贸易模式,相反,集聚优势也能决定分工模式与工业布局.这使得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的里昂惕夫之谜有了新的解释.中国制造业在东部集聚的经验表明,在一国内部,集聚优势较之比较优势作用更大.因此,工业的发展不能依赖于比较优势,不论是开发西部还是振兴东北,提高要素生产率和培育集聚优势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期货波动与交易量和市场深度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不同市场状况下铜期货收益波动行为及其与交易量、市场深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交易量对铜期货收益波动有显著的正影响.在交易量小的市场状况下,持仓量可减缓铜期货收益波动,高持仓量能更多地减缓市场波动,交易期和非交易期对波动有显著的负影响.在交易量大的市场状况下,持仓量增加了铜期货收益波动,低持仓量会生成更大的市场摩擦.在交易量大、持仓量高的市场状况下,非交易期波动高于交易期波动,表明在我国铜期货价格形成过程中,市场更多利用离岸信息.  相似文献   

11.
电力市场中关于直购电力价格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鲁宾斯坦的轮流出价讨价还价模型的思想,构造发电公司与大用户之间关于直购电力价格的不完全信息轮流出价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求解模型并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双方达成协议主要取决于双方的“谈判成本”以及它们关于对方实时电力价格预期的估计。最后提出应提高实时电力市场透明度的政策建议。文中的模型及其结论同样也适用于发电公司和配电公司之间的讨价还价博弈。  相似文献   

12.
Previous research has reported strong consumer perception that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food crops may lead to adverse outcomes in a number of different areas. This is despite the widespread promulgation of the potential benefits and opportunities ascribed to the same technology by many scientists and other experts. A computer-based information gathering and evaluation task was completed by 198 adults to asses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ir initial focus on the dangers or opportunities of genetic modification, or both, could be ascribed to the manner in which they gathered information on the topic (heuristically vs. systematically). Results did not confirm the hypothesis that initial focus (risks, benefits, or both) predicted ongoing information gathering and evaluation behavior. Moreover, also contrary to prediction, most participants primarily used systematic strategies when deriving their initial position, regardless of that opinion. Participants found it difficult to achieve a balanced perspective on GM food crop, even though balanced argument, as measured by order of story selection and time spent reading, was preferred as the source of information. Perceived importance is probably the most influential variable determining information gathering about issues or events to which a level of risk is attached.  相似文献   

13.
We consider a model of strategic trading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 of an asset whose value follows a Brownian motion. An insider continuously observes a signal that tracks the evolution of the asset's fundamental value. The value of the asset is publicly revealed at a random time. The equilibrium has two regimes separated by an endogenously determined time T. In [0, T), the insider gradually transfers her information to the market. By time T, all her information has been transferred and the price agrees with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asset. In the interval [T, ∞), the insider trades large volumes and reveals her information immediately, so market prices track the market value perfectly. Despite this market efficiency, the insider is able to collect strictly positive rents after T.  相似文献   

14.
做市商制度下证券价格的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证券价格的形成要受到交易机制的约束,也会受到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信念以及对信息获知程度的影响.文章将把这两方面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把信息不对称引入模型,对做市商市场的证券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均衡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在存在做市商的证券市场,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信念和获知信息进行交易以使预期效用最大化,交易指令的下达与执行传达了证券清算价值的信息.做市商通过对指令信息的观察而进行双向报价,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另一方面,证券市场的有序运行不仅跟交易机制有关,还受到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信念以及信息上的差异等的影响,这也是决定证券价格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通过拓展Pouget模型,考察了当所有投资者采用适应性学习(有限理性)规则更新信念时,订单信息的透明度增加如何影响市场的价格发现效率和福利配置效率.结果表明,透明度增加后,市场效率大幅降低,价格发现和福利配置都难以收敛到理性预期均衡.进一步剖析投资者的策略选择可以发现,透明度增加后,拥有信息优势的知情者倾向于提交对自己更加有利的订单,而放弃均衡的交易策略;非知情者为了规避由此带来的逆向选择风险,也会放弃均衡策略而倾向于提交更加保守的订单,最终导致市场效率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信息不对称下厂商承诺行为对产品延伸服务市场结构与厂商博弈均衡的影响。通过建立寡头厂商的价格博弈模型,分析了无承诺,单边承诺和双边承诺三种市场中厂商的Bertrand-Nash均衡定价与相应的利润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并进一步探究了厂商行为发生的特点和条件以及对于市场结构和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1)厂商承诺行为影响信息不对称市场的厂商价格博弈均衡;(2)厂商承诺行为主要取决于产品延伸服务水平的阈值区间和消费者对产品延伸服务的偏好差异程度;(3)市场上的优势厂商总是承诺的先行者,并且会努力选择最大的产品延伸服务水平;(4)厂商承诺有助于提升服务水平,提升消费者剩余。  相似文献   

17.
基于市场参与者非理性行为假设,从供给需求分析出发,研究股票市场的量价关系.首先假设市场参与者具有"急于实现盈利"同时"不愿结算浮亏"的行为特征,通过供求分析,给出股票市场中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然后设定初始均衡,采用经济学中的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研究新信息到来时对初始均衡的影响,进而分析新信息的到来对成交量和价格的影响.结果发现,成交量和成交价格的变动正相关,成交量和成交价格变动的绝对值正相关.最后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个股日度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