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崔名铠 《统计研究》2015,32(6):20-27
货币与金融统计(MFS)是宏观经济领域四大国际统计规范之一,其最新成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于2015年推出的《货币金融统计手册与编制指南》(MFSMCG)。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对MFS核算体系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就其所形成的趋势性特征进行归纳;其次,跟踪MFSMCG的进展情况,关注其与SNA等国际标准相互协调的外在要求,以及其为适应金融市场中所出现的各类新情况而不断修订的内在逻辑;最后,对照MFS国际标准来审视我国现有的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并提出加快推进金融统计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货币统计与金融统计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过去面向金融领域的统计一直被称为"金融统计".2000年,自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颁布世界上第一部<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简称MFS)准则后,我国统计工作和统计科学开始出现一个新名词"货币与金融统计".  相似文献   

3.
基于MFS的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国际接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接轨的背景;详细介绍了《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MFS)的基本框架;从统计框架、统计内容、机构部门设置和框架设计的依据四个方面将MFS与中国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框架进行比较;提出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国际接轨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反映、评价、比较各国金融运行状况,编制并颁发了《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和《货币与金融统计编制指南》。文章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展示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货币与金融统计和国际准则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4月,中国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DDS),这标志着中国的货币与金融统计在国际接轨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虽然在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的整体框架设置方面.基本达到了国际要求,但是在具体的实施和细节问题上,与国际标准仍存在较大差距,不便于进行国际比较.文章对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和IMF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MFS),从框架设计、货币统计、金融统计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索了加快完善我国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货币总量统计在货币政策制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于2000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国际准则——《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简称MFS),它无疑是各国编制或公布经济和金融数据的指南。在探讨国际准则MFS货币总量界定及其选择标准的基础上,评价国际准则MFS货币总量测度方法,从中得到启示,以期为中国货币总量的测度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货币统计是宏观经济统计的一个专门领域.自从IMF在2000年正式推出<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简称MFS)之后,MFS已被IMF许多成员国承认并采用,成为许多国家规范货币统计的基本框架,也是我国货币统计改革应当遵循的国际准则.  相似文献   

8.
《货币与金融统计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类学科统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金融类专业的必修业务课程。本文结合笔者亲身的教学实践,设计了《货币与金融统计学》自主学习型多媒体课件,以期为《货币与金融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6年3月发布的货币与金融体系最新版本(2016MFSMCG)中提到:不同宏观核算体系之间数据的协调一致有助于防止数据缺失并可以构建一定的转换体系以减少数据重复编纂的成本。基于此,选择国民账户体系(SNA)和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MFS)的最新版本:2008SNA和2016MFSMCG,从宏观经济核算体系的逻辑起点——交易出发,分别对2008SNA和2016MFSMCG在机构部门分类、金融资产分类和核算框架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2016MFSMCG货币统计与金融统计数据往2008SNA中金融存流量相关账户的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又一次凸显了金融统计制度在宏观经济统计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货币与金融统计是为整个社会服务的,它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数据支持,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评判依据,为个人理财提供对称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1.
刘平 《统计研究》2004,21(12):58-4
"十一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统计学科专家评审组于2004年9月11~12日在贵阳市召开了"统计学调研暨现代统计学研究"专家座谈会.会议总结了我国统计学科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统计学科的发展趋势,基本明确了我国统计学科需要着重研究的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邓冰 《统计研究》2005,22(4):75-2
经济普查是一项国情国力的综合调查 ,调查的对象是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与人口普查、工业普查等相比 ,经济普查调查的范围更全、涉及的领域更广。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进行经济普查 ,得到的最终成果是经济普查数据资料。这些统计数据有 1 0 0 0余项指标 ,可谓非常全面和具体。如何开发应用这些原始数据资料 ,让经济普查数据更好、更方便地满足政府制订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需求 ,服务于社会 ,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有关“如何开发与利用经济普查数据”方面的讨论很多 ,有人主张…  相似文献   

13.
14.
王小童  高昌林 《统计研究》2009,26(3):97-101
  本文介绍创新调查分析领域比较流行的CDM模型的由来、结构及其在创新调查分析领域的应用,依据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指标对CDM模型进行了改进,尝试建立一个适合进行中国企业创新的微观实证研究的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长青 《统计研究》2004,21(3):17-2
一、研究社会保障覆盖面的现实意义 (一)覆盖面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体现保险的科学机理是人多数人分摊少数人的风险.因此,任何一项商业保险总是希望吸引更多的投保人参加,投保人越多,承担风险的能力就越强,保险企业的盈利率也就越高.在一个大社会里,劳动者总是多于退休者(以后退休人员将会增多,但劳动年龄也会延长)就业者总是多于失业者、正常生产者总是多于职业病者,健康者总是多于疾患者.扩大覆盖面,就是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均衡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倚轻倚重的费用负担.  相似文献   

16.
王亚菲 《统计研究》2005,22(9):11-8
一、引言服务贸易的增长和服务生产的国际化已导致作为跨国界服务提供者自然人流动的增加。跨国经营的公司需要通过暂时重新安置专家和专业人员来转让专门知识。快速低成本的运输服务和通讯网络的发展以及信息传播的总体改善往往使自然人的暂时流动成为贸易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模式或方面。但既定的统计体系在贸易范围内不包括服务贸易的这个方面;用于行政报告自然人跨国际边界流动的现行办法,或统计部门直接收集必要信息的办法都不能满意地获得模式4所涉及活动。因此,可以利用的统计资料稀缺而且不完整,这就使获得符合这一模式尤其是有关自…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的深入研究,总结了城镇居民的消费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进而提出了刺激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秦瑶  陆昕 《统计研究》2005,22(3):20-4
一、研究背景重庆市作为老工业基地 ,工业对重庆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 ,由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对重庆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 ,如工业污染排放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等 ,此外 ,环保产业及政府对一部分污染物进行的外部治理只是恢复了被污染的环境 ,并未形成有效的经济增长。这些外部环境负效应在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中都没有得到反映 ,造成了GDP的虚增。因此 ,有必要在重庆市开展基于工业污染的绿色GDP核算 ,以正确反映重庆市工业生产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工业发展中付出的环境成本等。2 0 0 1年 ,重庆市作为国家统计局核算司唯一的试点…  相似文献   

19.
杨缅昆 《统计研究》2005,22(4):64-4
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节夫于 1 93 6年创立投入产出模型。由于这一模型在各国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而受到世人的瞩目。 1 968年 ,联合国统计局将投入产出核算纳入SNA中 ,使其与国民收入核算一道 ,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投入产出学领域内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试图在列昂节夫的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使投入产出分析不仅用于中间产品的分析上 ,也不仅用于考察最终产品和总产品之间的数量关系上 ,而是能在更大的经济领域内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刘起运教授所发表的《结构式凯恩斯乘数模型研究》(《统计研…  相似文献   

20.
孟生旺 《统计研究》2008,25(4):66-70
交强险自2006年7月1日实施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交强险费率的讨论,一直没有间断。本文应用交强险第一个业务年度的财务数据,对交强险在各个地区和各个保险公司的经营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交强险费率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保险费率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车辆类型之间不够公平,费率浮动办法尚存缺陷,并借鉴发达国家汽车强制保险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交强险费率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