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西方的美学理论,有相同的共性,但其文化的差异,使得它们在具有共同规律的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差异。文章试图将中国传统的“虚静、物化”、“出入”说理论与西方具有可比性的“移情”、“距离”说进行比较分析。“出入”说虽然由来已久,但真正从审美观照角度来谈“出入”法的是王国维,而“虚静、物化”理论则从老庄就开始了。西方的“移情”、“距离”说是近代西方美学具有巨大影响的理论,它们产生的时间和观念虽与中国传统的美学理论有着不谋而合的某种契合,但与中国的美学观念还是有本质的差异的。文章以中国的“出入说”、“虚静、物化”理论为主轴,以“移情”、“距离”做比照,分析其同异。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对“干群关系”的错误解读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诱因之一。建立和谐“干群关系”的理想社会,成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观动因之一;毛泽东错误地定性官僚主义并予以打倒,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一般群众的平均主义思想,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毛泽东改善“干群差系”的某些措施成为“文化大革命”的预演和实践基础。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中的“和谐’’理念,笔者发现这两者有很多共通之处,并将这一观念运用到翻译中,尝试建立一种新的翻译标准,即翻译的“和谐”准则:只有作者和读者同时达到和谐才能保证整个翻译的和谐,才能达到那种内外协调、上下有序、与周围事物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学"和"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谐"理念有着诸多的契合之处。探究先秦儒学"和"的思想的丰富内涵,从和谐社会的视阈审视先秦儒学"和"的思想的现代价值,无疑对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在现阶段提出的新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城乡的和谐,也不可能有中国的和谐。因此,加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积极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不仅成为化解“三农”问题的现实要求,也是通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伟大的思想资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既是“儒家最高的价值标准”,也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通过阐述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分析儒家“天人合一”理念所蕴涵的“和谐社会”思想,提出儒家“天人合一”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以人为本”作为新时期执政价值理念,其实质就是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更有实效性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实质所在。“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哲学思想的又一次深度理解、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官清民自安”.说的是一种“和谐”.这种“官民和谐”一直是古人孜孜以求的愿望。如今,倡导廉政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共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的提出,社会各界纷纷响应,并且都在思考如何建立和谐社会的问题。我市的“大爱镇江”主题活动的开展,无疑是对和谐社会理念的积极响应和具体落实。分析起来,这一主题活动可包含两个层面:一是“镇江有大爱”.二是“镇江即大爱”。前一层面是活动的切人点,让世人知道镇江历史上和现实中有种种体现大爱的人和事:后一层面则是活动的重点和终结目标,即让大爱成为镇江人的品格特征.成为镇江市的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贯穿着一种和谐、和合精神,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和”理想,在哲学上说,这是对“多样性”的一种追求,是处理“多样性”关系的一种方式,是保持“多样性”的一种联合。它通过选择与重构以后,应当是今日构建和谐社会汲取精神滋养和文明动力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和谐”是一个古已有之、东西横贯的理念,中国古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之一的儒家行政思想中,就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和谐思想成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总结包括儒家和谐思想在内的古今中外和谐思想精粹基础上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本文通过对儒家“大同”理想、“小康”图景,对儒家民本思想和儒家“和为贵”价值理念的分析阐释,揭示了儒家行政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启迪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和谐理念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正确理解和谐理念的内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和谐理念应该是一种辩证的现代和谐理念,即谋求发展、以人为本、尊重差异、重视合作、崇尚自由、倡导宽容和追求公正。  相似文献   

13.
王平  江鹤 《江海纵横》2008,(2):45-4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海门走在了全国前列。十六大以来,海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确定了构建以“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为重要目标的“和谐海门”的发展理念,富有成效地进行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探索和实践。2007年9月15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暨‘海门实践’高层研讨会”上,与会的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等部委领导和专家对海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海门实践是典范,要高度重视,很好总结,大力宣传。  相似文献   

14.
梭罗生态思想是在多重背景下的建构,其所蕴含的生态思想,即对人与这个地球上“共同的居民”相处的思考。梭罗的“爱的共同体”承认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展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相生的美好愿景。因此,在这样的共同体下,我们重读梭罗的生态思想不仅有助于探寻梭罗研究的新途径,而且对于当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和解”思想是关于人类本身、人与自然之间和解关系建构及至实现和谐共生发展的科学指南。新时代构建生命共同体的发展理念是对“两个和解”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坚持,是对“生态环境与生产力发展”辩证关系的科学诠释,是推动全球生态治理和建设全球生态文明的中国方案。以构建生命共同体为视角深化“两个和解”思想的研究,对于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蕴。  相似文献   

16.
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性质是谋改革、求发展、保稳定。人事工作的和谐与否关系高校发展与社会稳定。因此,新时期高校人事工作者要全面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在进行管理活动中,重新审视自我,树立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新理念;强化五种意识,提高人事管理水平;创造条件,增强活力,营造高校和谐发展的人文环境。以“人事和谐”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事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三农”问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农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和和谐社会中处于重要地位,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关键在于建立和健全解决“三农”问题的机制和制度。  相似文献   

18.
自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假说,至今已历时二百余年,期间“经济人”假说不断发展,逐渐由“传统经济人”演变为“新经济人”。“经济人”假说和“看不见的手”理论共同支撑着经济学大厦的发展。本文在对“经济人”假说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其演变,进一步阐明“经济人”假说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谐社会和良好人际关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袁强亮 《金陵瞭望》2007,(22):19-20
“和谐”作为一种社会形态,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是在矛盾运动中实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确立在根本上是一个哲学问题。我们必须树立唯物辨证的“和谐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哲学思考,用唯物辨证的方法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镇江社会科学》2006,(1):58-59
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大力倡导公平、正义、宽容的社会理念;全力协调诸方面的利益关系;努力加强社会建设和行业管理。切实为夯实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近年来。市粮食局围绕“两个率先”。打造和谐粮食行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切入点、以引领职工参与为着眼点、以阵地建设为突破点、以利益平衡为落脚点,强势打造和谐粮食行业.推动了粮食行业“三个文明”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