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咨询台: 我公司一吕姓退休职工因病死亡,其配偶已年满65周岁.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家庭经济困难。吕先生去世一年多了,其配偶按月领取的定期抚恤金一直没有着落。对此事公司称,吕先生退休时已托管给当地社保部门.与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应该找托管的社保部门或户口所在地的社区。社保部门称,他们只负责支付退休职工死亡时的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而社区则根本没有这项工作职责。请问:企业退休职工死亡后,其配偶的定期抚恤金该在何处领取?  相似文献   

2.
咨询台:我丈夫是一家公司员工。几个月前公司要求通过考试竞争上岗,为此,他每天下班就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刻苦学习业务,甚至坚持到深夜。不料,一天凌晨我丈夫突然死亡。经法医鉴定,死因为先天性异常脑血管出血。专家说这种病患者平时没有任何不适,但一旦过度疲劳就会使血压升高,导致异常血管突然爆裂。而我丈夫正是为了工作加班学习,才导致大脑内压过高而死亡。  相似文献   

3.
我是贵刊一忠实读者.现有一政策问题特向你们咨询。原四川省冶金建设公司于2003年12月31日由凉山州中级人民法院宣告破产.原川冶的退休职工病故后,按政策其亲属只能享受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而不再领取供养亲属生活补助费。川冶退休职工家属中无工作、无收入的和家居农村的较多.其配偶死亡后没有了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4.
咨询台: 我们在处理因工死亡职工工伤保险待遇赔付中,有一问题向咨询台询问,望予以答复。某职工在一煤矿做工时因工死亡,在计算供养亲属抚恤金时,其家属提出,工亡职工的岳母一直是由该工亡职工生前及其妻子供养,且年龄已超过规定的55周岁,应该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  相似文献   

5.
《劳动者》2005,(2):26-26
我是一个1969年入伍,1973年复员的老兵。从1983年起,我就在镇政府计生办担任计生员,从事基层计生工作长达20年。最近镇政府辞退“临时工”,我要求镇政府为我补缴养老保险费。请问,镇政府有义务给我补缴保险费吗?我是否也能享受领取养老金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工伤保险条例》的施行使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因工死亡丧葬抚恤费标准差距很大。按《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领取一次性工伤死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规定,企业职工因工死亡丧葬抚恤费之和为54~66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而按人事部、财政部人薪字(1994)48号文件和达川地委办(1999)48号文件“职工因公死亡,抚恤金按职工本人去世当月基本工资额或离退休金20个月标准发给遗属。丧葬费按职工本人去世当月基本工资额或离退休金10个月标准发给遗属”的规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因公死亡丧葬抚恤费之和为30个月本人去世当月基本工资额或离退休金。两者相差24至36个月。建议有关部门及时调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因公死亡丧葬抚恤费标准,达到与企业基本一致。因公死亡与因工死亡抚恤标准应看齐@李永富  相似文献   

7.
正案情2011年7月20日,在某建筑公司工地务工的张某,当日加班工作到21点下班骑自行车回家,22时10分在回家途中被一无证驾驶的无牌照二轮摩托车撞成重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交警部门认定此次交通事故中,张某负次要责任,二轮摩托车驾驶人负主要责任。张某亲属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要求认定张某死亡性质为工伤死亡。争议焦点张某下班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其时间和路线是否合理,死亡性质可否认定为工伤死亡?某建筑公司认为,张某下班回家途中只需要几分钟时间,而下班后1个小时才发生交通事故,其死亡性质不应认定为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们在受理行政复议案件时,遇到一起案件,某市劳动行政部门认定为非因工死亡,法定代理人(死者刘某母亲)认为是因工死亡.其争议焦点:刘某是否属工伤死亡?  相似文献   

9.
某建筑公司民工章某在工作中不慎从三楼摔下地面,当场死亡。因章某属短期用工,公司未给章某参加工伤保险.但章某本人生前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该公司在计算章某因工死亡待遇时.把章某获得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赔偿,视为第三方责任赔偿。扣减了保险公司支付给章某亲属的2.5万元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赔偿,只补足工伤保险待遇的差额部分。章某的亲属不服,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请求维权。劳动保障部门认为扣减的做法不符合政策规定.通过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深入用人单位宣传解释政策.用人单位最终向章某亲属补发了被扣减的2.5万元.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离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的通知》(川劳社办[2007]2号)下发后,有部分市(州)劳动保障部门就企业离休人员在2005年6月30日以前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支付渠道问题向省厅请示。经研究,就此问题通知如下,请按照执行。  相似文献   

11.
经研究,现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二次性抚恤金(工亡补助金)标准 (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和计发办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民发[2007]64号)的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12.
对当事人所举证明内容完全不同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行政诉讼证明标准进行审核认定;在工伤认定中,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劳动保障部门进行调查核实不是必经程序;"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指的是抢救能否起到改变死亡结果的效果,而不局限于抢救是否短期暂时延缓死亡的时间,具体情况的认定视医疗机构结论确定。  相似文献   

13.
[案例]:林某是一家公司的合同制职工。因公司效益不好,加上朋友相邀,林某于2007年2月1日与公司达成了停薪留职、自谋职业协议,约定期间为三年,期满后回公司上班。三个月前,林某在经商押运货物途中因交通事故死亡。其妻认为,林某虽然不在公司工作,但是没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还属于公司职工,要求公司承担林某非因工死亡的义务。而公司认为林某已经不在单位工作,并属于自己经商死亡,与公司无实际劳动关系,拒绝承担责任。双方为此僵持不下。  相似文献   

14.
正事件回放2011年3月30日,某煤矿职工钟某上午在井下挖煤作业后下班返回家中休息,当天下午感到头痛到当地诊所治疗,晚上头痛加剧送往医院检查,CT显示为颅内出血,家属将钟某从医院接回家中,4月1日晚上死亡。钟某亲属向当地社保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要求认定为视同工伤死亡。争议焦点钟某井下挖煤作业下班后回家,在家中突发疾病导致死亡,能否认定为视同工伤死亡?  相似文献   

15.
正案情简介案情简介某服饰有限公司职工楼某,2011年7月8日10时左右在包装车间工作台边因病突然昏倒,送往医院诊断检查为继发性脑出血。7月9日11时左右医疗专家会诊楼某己处于死亡状态,楼某妻子同亲属协商后同意不再继续抢救。楼某近亲属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要求认定为视同工伤死亡。争议焦点楼某经医疗专家会诊无救治希望,其近亲属"放弃"抢救,其死亡性质能否认定为视同工伤死亡。  相似文献   

16.
咨询台:我们想了解一下,企业在职员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其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待遇,现在的执行标准是否仍然为企业平均工资的3个月和死亡职工生前的7个月标准工资吗?  相似文献   

17.
争议焦点:职工因工外出期间突发疾病死亡,其性质能否认定为视同工伤死亡. 姚某妻子认为,丈夫是受单位指派到某市联系业务,因工外出期间突发疾病死亡,应当认定为视同工伤.用人单位则认为,姚某虽然因工外出工作,但其死亡是在休息时间突发疾病所致,不应认定为视同工伤.  相似文献   

18.
案情简介申诉人诉称,申诉人之子陈某系被诉人单位山东省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职工,从事印刷工作。2006年6月29日在工作过程中因设备漏电触电死亡,2007年7月22日某市劳动保障局作出因工死亡的认定。因此,申诉人提出申诉,要求被申诉人向其支付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62120元、丧葬费7765元,并按照《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的规定支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赔偿金214896元。  相似文献   

19.
艾米莉·狄金森在其死亡主题的诗歌中表现出了她对生命本质的洞见,她的很多诗作都具有现象学的体验描述特征。本文运用本质直观这一现象学的基本方法,对女诗人的几首诗歌进行文本分析,以解析狄金森死亡诗歌中人类渴望永生的愿望与对于死亡的极度畏惧之间的冲突与互动,探寻其死亡主题的诗作中所折射出的强烈的生命意识以及她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我省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离休金平衡问题的意见》(川委办[2000]79号)文件精神,经研究,我省企业离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参照省民政厅、省人事厅、省财政厅转发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的通知(川民发[2007]239号)的规定执行。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由社保经办机构支付,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按原资金渠道解决。调整后新标准从2004年10月1日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