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元市市中区宝轮镇位于白龙江下游.距广元市城区27公里,属国家级卫星小城镇,镇内有各类企事业单位168家,22个行政村.13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万余人。全镇下岗失业人员达6617人.其中“4050”人员112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200人,此外,还有濒临破产的企业6家.4000余人即将解除劳动关系进入社会。再就业工作呈现出特困企业多、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多、城镇特困户多、农村转入城镇的富余劳动力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阆中市保宁街道内东街社区居委会通过“四借”方略,把过去门可罗雀的社区变成了商气旺盛的充分就业社区。到目前,已建成社区就业街道5条,开发实体、网点183个。实现产值714万元,在社区安置失业人员872人,帮助安置到社区以外及劳务输出的人员770多人.全部就业人数占社区总劳动力1720人的95.4%,帮助安置“4050”人员达到了82%。一些老人高兴地说:“社区就业就是好.子女就业了,我们跑路少。”  相似文献   

3.
仪陇县复兴劳动保障所负责18个乡镇8个社区的劳动保障相关业务工作,辖区内城镇非农业人口3.1万人,其中劳动力1.2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5326人,“4050”特困人员310人。“零就业”家庭75户。该所自成立以来,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上不断创新.扎实工作.紧紧抓住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劳动权益维护三个重点,加速劳动保障服务向城乡所有劳动延伸,为切实维护一方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初被县政府评为“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4.
小镇见闻     
城厢镇劳动保障所所长张碧兰一大早就忙得不停,城厢镇促进城乡就业、为“零就业”家庭送岗位现场招聘会马上要在镇上繁华的中心大街召开.为这个会他们组织了54个单位的1500个岗位.供城厢需就业的人选用。城厢镇是成都市青白江区的一个镇,总人口5.4万多人,农村劳动力2.3万人,城镇登记下岗失业人员992人。青白江区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开展以后,镇上给劳动保障所又抽调了7名人员。尽管这样.张碧蓝还是感觉忙不过来。  相似文献   

5.
《劳动者》2005,(2):41-41
2004年初,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全省新增就业岗位23万个,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2.5万人,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的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截至12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共25.3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O.3万人,其中安置“4050”人员2.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均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6.
夏天.高温天气越来越多.不少人感到烦躁、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甚至出现头晕、胸闷、恶心等不适症状。保健专家指出.摆脱“苦夏”的最好方法是自我调理与保健.有三条妙计可以告别“苦夏”.  相似文献   

7.
南充市顺庆区作为我省第二大高校汇聚地,目前共有高校5所.在校学生8万余人。近年来,顺庆区劳动就业部门开展了“四个五措”大学生就业促进行动(出台5项扶持政策,建设5个见习基地.聘请50名导师,培训500名创业带头人),通过大学生就业创业导航站.建立实训中心及校内外见习基地.依托小额代款扶持创业领头人,建立大学生科技园,开展“校企联姻”等活动.举办“双选”招聘会,  相似文献   

8.
作为全国社区服务建设示范和社区就业重点联系城市的南充市顺庆区.针对区内企业多、下岗失业人员多和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社区服务需求量大的特点.近年来积极探索和深人推进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平台的职能作用.以“阳光行动”为统领.以发展社区服务为切人点.大力实施再就业援助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区已建立社区服务网点800多个.兴办社区经济实体500个.初步形成了家政、营销、家电维修和信息4个社区产业.  相似文献   

9.
北川县“关内”的墩上、坝底等十几个乡镇在“5.12”特大地震后公路阻断.导致长时间以来就业援助和社会保障工作难以开展。为改变这种状况.最近县劳动保障局副局长任风华带领有关人员.用7天时间绕道经绵阳、江油、平武、松潘、茂县,行程1200多公里进入北川县境内公路阻断的乡镇.上门落实就业政策和开展就业援助相关工作。在开发首批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落实了第二批公益性岗位575人,审批补贴资金总额175.14万元。对10个乡镇9684名就业援助对象摸底调查.  相似文献   

10.
广元市利州区地处川陕甘交汇处,素有“川北门户”之称,现辖3乡、7镇、8个街道办事处,192个行政村,54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1538.53平方公里,总人口47.8万,其中农业人口20.2万人。  相似文献   

11.
蓬安县城镇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曾一度达到1.2万多人.就业困难对象4500多人。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蓬安县积极探索社区就业的新路子,采取“一转变、二灵活、三开发、四保障、五规范”的措施,有效地建立起社区就业服务新机制,促进了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2.
苍溪县幅员2330平方公里.辖39个乡镇.总人口78万.其中农村劳动力38万人。近年来,苍溪县围绕“整合资源、完善体系、健全机制、优化服务”的农民工工作方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强化培训、提供服务、依法维权、劳资双赢”的农民工工作思路和“立足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的劳务输出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13.
高县江镇柳湖社区地处县城城效结合部,辖区居民3200余户9300多人。据统计.辖区内已登记的下岗失业人员460名.其中“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130余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年龄偏大而无技术特长,实现就业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14.
乐山市人社局科学拟定《乐山市高技能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年-2020年)》,全面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今年,通过举办“2011年乐山市职业技能大赛”.首批建立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评选10名“乐山市有突出贡献技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攀枝花市西区就业局在人员编制少、改制企业多、下岗失业人员多,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努力拼搏、积极工作、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绩,实现新增就业人数6603人,发放再就业优惠证4473本.帮助“4045”人员2720人再就业,使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2年底的10.1%下降到了目前的5%以下。  相似文献   

16.
南充市嘉陵区近年来把劳务经济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增收工程”和“富民工程”来抓,到2005年底,已实现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17.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1%;创劳务收入9.1亿元,人均达1445元,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5%;引导能人302名,带资0.75亿元,回区创办企业257个。年创税195万元。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嘉陵区因地制宜,实施“一二三四工程”.探索出了一条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劳务经济、促富民强区”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成都市青羊区人社局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社会转型的大局势下.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社会监督手段“无形化”、“多样化”,全社会对行政部门高度期望、低度容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如何加强.干部队伍的法制理论水平如何适应形势的需要,是摆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区人社局党委提出在解决“碎”和“浅”、“空”和“弱”、“满”和“喊”的问题上做文章.使人社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平昌县就业局根据企业用工的需求。在扩大域外劳务基地的同时,推出创建“精品劳务基地”计划.开创出“变廉价输出为高薪输出,变单工种输出为多工种输出.变输出个体为输出家庭.变输出民工为输出员工”的“大安山劳务合作模式”.使1851名平昌籍民工扎根大安山煤矿、684个民工家庭在大安山煤区安居乐业,走上了务工致富的“连心桥”。  相似文献   

19.
作为在城市里生活的“边缘人”,农民工一直都在为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面对着城里人的歧视与社会制度的不公,以及自身素质技能的限制,大部分的农民工只能干些脏、累、重、危险的活.而城里人所享有的社会保障待遇对他们来说只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同时,由于户籍制度导致的城乡二元结构.他们被城市所隔离,又由于脱离了农村的依靠.成为社会真正的边缘群体.成为一个特殊的阶层。  相似文献   

20.
巴中市巴州区以建立“四个机制”、采取“四条措施”、实施“四个五工程”,大力发展劳务产业,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致富,为建设巴州新农村,走出了一条新路。2005年.全区劳务输出36万人,劳务收入12-3亿元。人均实现劳务收入113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