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劳动关系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征,劳动关系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当前,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劳动关系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握“任务硬化,工作常态”的特征,扎扎实实把协调劳动关系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2.
全省劳动关系工作座谈会最近在自贡召开。会议总结了2012年和过去五年我省劳动关系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加强劳动关系问题源头治理,对今年劳动关系重点工作进行具体部署。省人社厅党组成员、省农劳办主任吴祥玉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吴祥玉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2012年和过去五年全省劳动关系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党的十八大对  相似文献   

3.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个别劳动关系作为劳动关系最直接、最本质和最一般的构成形态,是劳动关系系统的基础构成。劳动关系法治化治理应以个别劳动关系法律规制为基础,始终坚持倾斜保护劳动者为宗旨,以市场化和法治化为方向,以《劳动合同法》实施和修改为契机,着力构建和完善我国个别劳动关系法治化体系。  相似文献   

4.
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来看,工业化经济向全球化经济发展是必然趋势,在这种趋势下,非标准劳动关系呈现出规模的现象也是必然的。由于非标准劳动关系相比标准劳动关系存在许多不同的特征,形式也多种多样,给劳动关系的确认造成了很大的难度。而在当前我国的立法体系中,关于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立法还不够完善,司法实践中对非标准劳动关系的认定也不够统一。劳动关系的确认是劳动实体法和程序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其决定了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也是一切劳动争议案件的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利益均衡和合作共享是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是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合理发展,需科学把握劳动关系规制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特色。当前,我国工会维权和集体协商机制不成熟、劳动力市场分割明显、新常态下劳动供给和用工需求深刻变动、法律供给和实施不够给力,致使劳动关系不平衡、不公平、不稳定、法治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在完善工会维权和集体协商机制、消除用工歧视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提高法治效能等方面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内容已经逐步的向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发展.针对我国当前社会存在的劳动关系主体多元化层次性与复杂化多样性等,逐步的健全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割,健全劳动关系向和谐方向发展成了摆在现在社会劳动关系的主要突出状况之一,通过深入分析了制约和谐劳动关系建立的因素外,希望所提出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以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我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第十三次会议指出,做好今年三方工作,对于夺取灾后恢复重建和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全省经济"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劳动争议处理实践中,依法界定劳动关系,明确劳动争议案中的主体,这是正确处理劳动争议的拉提,劳动关系、劳务关系一字之差,最易混淆,前者由劳动法调整,后者归经济法或民法调整,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笔者试从下例个案,分析劳动关系的认定。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活动,并将创建活动扩展到街道(社区)、乡镇。根据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工作安排.经省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会议研究决定,现就在全省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与创建劳动关系和谐街道(社区)、乡镇活动(以下简称“四项创建”活动),提出以下意见,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0.
劳动关系和谐指数评价体系是对劳动关系和谐程度进行量化的测量工具,开展评价工作是与时俱进地推动劳动关系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2011年,浙江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遵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以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时代特征为标准,以劳动关系相关政策法规为指标设计和评价标准依据,结合当前劳动关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构建了能够客观反映劳动关系和谐度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实施两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充分发挥了劳动关系晴雨表功能,成为指引社会各界劳动关系行为、教化社会公众认同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和谐内涵的重要工具。但与此同时,评价体系也存在部分数据准确性、样本数据库时效性、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让劳动关系和谐指数评价体系更好发挥作用,建议今后以建立"三统一"的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建立起多层次复合型指标体系,结合客观实际优化数据采集方法,并建立调查评价的运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金荣标 《劳动世界》2014,(1):107-108
从《劳动法》到《劳动合同法》,我国劳动关系的结构发生了从劳动关系建立的要求到实质性要求的巨大转变,从而形成了旧二元结构到新二元结构的演变。新二元论消除了旧二元论中的劳动合同要式强制的先天不足。新旧二元结构的演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事实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下,但双方实际履行了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权利义务而形成的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与其他劳动关系相比,仅仅是欠缺了书面合同这一形式要件,但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是劳动法律关系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是我国劳动关系历史上变化最为剧烈的一年,劳动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首先,农民工已成为我国劳动关系的主体因素,如何处理农民工的劳动关系,已经成为劳动关系调整的重心。第二,非公企业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用工主体。第三,以劳务派遣等用工形式为代表的非标准化的劳动关系,已经成为我国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用工形式。第四,劳动关系主体双方之间的利益明晰化,双方的冲突和矛盾调和的难度加大。第五,当前我国企业工资收入差别过大,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及调控方式难以适应市场化的工资分配机制。第六,劳动标准问题已经成为劳动关系的主要问题。第七,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大幅增加,集体劳动争议明显上升。这些新情况没有现存的理论和经验可以借鉴,需要本着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虚心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切实转变管理观念,调整工作重心,从而调整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时代,劳动关系已呈现多元化形态,其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企业的雇用劳动关系已出现多元化;第二个层面是在企业的经营关系中,已开始从雇用工作关系,转变为联盟伙伴关系,并正在快速向相互经营关系转化。  相似文献   

15.
去年以来.遂宁市坚持以协调和稳定劳动关系为主线。以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劳动关系工作呈现稳步推进、综合提升的良好态势,企业劳动关系保持了基本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为推进和谐遂宁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劳动保障部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努力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劳动关系,理顺分配关系,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体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党和政府对劳动保障工作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劳动关系和谐指数是衡量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处于和谐状态具体程度的主客观指标数值。劳动关系和谐指数评价体系是通过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数学模型,利用一整套指数化的指标对地区劳动关系和谐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并反映区域性劳动关系和谐程度。它可以为监测劳动关系的变化提供有力的工具,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些企业在停产歇业后未及时与劳动解除劳动合同。部分职工又与其他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从而出现了同一个劳动双重劳动关系的现象。这种不规范的劳动用工行为,既增加了用人单位的负担.又违反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对此,应采取以下办法:一是监督与处罚并重。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依法纠正用人单位招用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  相似文献   

19.
建筑业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由于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从事体力劳动,工作条件艰苦,一般被视为低端劳动者,其权益保护问题一直是社会焦点。自1995年《劳动法》实施至今,中央和地方劳动政策一直在加强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但建筑业农民工保护仍存在法律不到位、保护不利的状况,欠薪问题、工伤保险赔偿问题始终是该领域的老大难。建筑行业普遍采用发承包形式,层层转包、分包、挂靠等经营模式,农民工成为这一经营链条的最末一环,但劳动关系在很多情况下却处于悬空状态。本文梳理了现行法律对建筑业农民工劳动关系确认与否的有关历史认为,使劳动关系落地是解决建筑行业农民工权益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推动其向标准劳动关系回归,明确用工主体的劳动法律责任,而非像有些司法实践做法放任为劳务关系。本文不涉及其他行业的发承包经营模式中劳动关系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苍溪县劳动保障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强化工作措施,突出抓好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123"工程,着力加快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