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赫哲渔歌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赫哲"之称始见于康熙。初年,《清实录》《皇清职贡图》载曰:"康熙,三年癸卯,三月,壬辰,命四姓库里哈等进贡貂皮,照赫哲等国例,在宁古塔收纳。"至此,赫哲族之称延用至今。赫哲族傍水而居,素以"夏捕鱼作粮、冬捕貂皮易货为生计"的渔猎民族。富饶美丽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是赫哲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地方。船是赫哲族每家必备的重要工具,即用于生产,又用与交通。  相似文献   

2.
自清朝开始,外来移民给赫哲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带来很大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赫哲族商业经济的发展。移民为赫哲族地区的农业、手工业提供劳动力和技术支持,使商业经济的产生获得基础。移民又充当商品流通的载体,向赫哲族输送充裕的可交换的商品并把当地民族土特产品输出外地。最后,移民在赫哲族地区开设私营店铺,为商业贸易提供良好的交易地点。在移民积极影响下,赫哲族的渔猎产品化程度加深,商业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抚远赫哲族地区是我国赫哲族主要聚居区之一,抚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发展,围绕赫哲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在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等方面建立常态化的扶持机制,编制了乡村旅游、村镇建设、乡村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保护等多项规划,引领和促进了三个赫哲族村快速发展。在乡村振兴、兴边富民行动等政策的推动下,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在分析其发展动力、发展潜力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5年7月20日至7月21日,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在省政府副秘书长章茂龙、省民委主任舒展的陪同下,深入到同江市赫哲族地区进行视察,先后到赫哲族博物馆、街津口赫哲族乡赫哲民族村及同江地方铁路、口岸等地调研。在座谈会上,同江市委书记韩库向李德洙主任一行汇报了同江市民族工作情况。李德洙主任对黑龙江省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充分发挥民族、口岸、人文、生态优势,“打民族牌,走特色路”,紧紧抓住“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县(市)、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和扶贫开发三个机遇,促进赫哲族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赫哲族经济…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经过深入的调查,认为赫哲族经济与社会在"九五"期间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总量增长的前提下,收入和生活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社会事业发展迅速.经过产业调整,完成了由渔猎民族向农业民族的历史性过渡;促进了赫哲族的发展,使赫哲族经济与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清末民初时期赫哲族从以物易物到商品交换再到货币流通的商品经济发展历史作了详尽论述。文章主要从以物易物促进了赫哲族经济向商品化发展,商品交换推动了赫哲族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进一步转化,货币流通加快了赫哲族经济进入商品经济的步伐等三个方面,深入论述了赫哲族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7.
同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总面积6164平方公里,辖有4个镇、8个乡、6个国营农场,总人口 16.7万人。同江是赫哲族的发祥地之一,共有赫哲族1500人,占全国赫哲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街津口、八岔两个赫哲族乡的两个赫哲族渔村。 一、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赫哲族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以来,同江市委、市政府把促进赫哲族的进步与发展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和义不容辞的工作,狠抓落实,使民族乡村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的可喜局面。 (一)围绕资源…  相似文献   

8.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解放初仅有300余人。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今日的赫哲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仅从人口来看,第三次人口普查赫哲族已有1476人,比解放初增长492%。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赫哲族人口为4245人,比解放初增长1415%,人口发展速度很快。今日赫哲族不仅在人口数量上有所发展,人口素质亦有很大提高。人口数量的增加与素质的提高与族际婚有着密切的关系,各民族人口数量、质量及其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民族的存亡和发展,因而可以说族际婚使赫哲民族获得了新的活力,对其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清代是赫哲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八旗制度下,部分赫哲族由传统的分布区—三江流域走向盛京、北京等内地,为赫哲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黑龙江省赫哲族经济社会显著发展,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社会事业发展迅速,赫哲族农民家庭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制约赫哲族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同样存在,针对赫哲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资金短缺、科技含量低、劳动力素质偏低等问题,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为赫哲族地区的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赫哲族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文旅产业是实现赫哲族乡村振兴的新业态。本文分析了赫哲族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取得的初步成效,为进一步发展文旅产业、实现乡村振兴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聚居在黑龙江省东北部边境地区的赫哲族人民恢复了传统的自然捕捞型渔业生产,从而不再兼营农业。10多年来,自然捕捞型渔业生产得到了复苏和发展,使赫哲族人民的经济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在自然鱼产品资源日趋减少和商品经济激烈竞争的大环境面前,赫哲族传统的自然捕捞型渔业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赫哲族人民将如何争得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这一无法回避的严酷现实,迫切需要当地政府和赫哲族人民、以及民族工作部门做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提出实际可行的研究方案。前不久,笔者曾到赫哲族地区三个民族乡(同江市街津口乡,同江市八岔乡,饶河县四排乡)做了初步的调查,现仅就赫哲族渔业经济现状、现存问题及今后发展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后小康时代"赫哲族乡村振兴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是实现赫哲地区现代化的根本所在,也是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现实需求.尽管新形势下赫哲族在农业农村发展上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仍存在乡村基础设施供给短缺、乡村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等突出问题.本文分析了赫哲族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结合发展实际,探究了乡村振兴今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赫哲族文化生态是由赫哲族文化所处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所构成,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生态特征。如何定位赫哲族的文化生态特征,并根据其特征对赫哲族文化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赫哲族“伊玛堪”作为古老的说唱艺术,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用它生动的语言和演唱形式征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赫哲人,成为赫哲族人民最喜爱的文学样式之一;“伊玛堪”包容了赫哲族的历史、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所有的精神和物质文化,堪称赫哲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既是研究赫哲族历史、文化、经济、习俗的宝贵材料,又是该民族在记忆里牢固保留的尽可能多的思想文化记录.  相似文献   

16.
多年以来,以街津口赫哲族中心校为代表的赫哲族学校,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为赫哲族文化与技艺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伴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却受到冲击,赫哲族作为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新形势下赫哲族文化教育如何适应时代发展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初,赫哲族从单一的渔业生产结构逐渐转变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多元生产结构。转产后,赫哲族经济状况逐步好转,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民族相比,赫哲族经济的发展仍有许多不足。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赫哲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的调查,了解了赫哲族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而分析了赫哲族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赫哲族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分析赫哲族现实社会与文化处境入手 ,剖析了制约赫哲族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因素 ,提出了赫哲族发展战略的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19.
赫哲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孙玉森赫哲族,世居祖国东北边睡,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勤劳、勇敢、智慧的赫哲族人民为了生存、生产和自身进步的需要,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经初步考证,曾在赫哲族民间流行及传承至今的民族传统体育游艺项目多达数十种,其...  相似文献   

20.
关于赫哲族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状况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近年来,赫哲族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加强,但村与村之间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本文在分析制约赫哲族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诸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赫哲族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