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曾写《辽代兀惹新探》、《金代兀惹新探》两文,认为辽金两代兀惹族原为黑水靺鞨之一支,后加入渤海国。辽灭渤海后,继续以兀惹族名义进行渤海复国活动,历经七八十年,才被迫内附于辽;金征服兀惹族后,把它编入猛安谋克。金代,一部分兀惹人随女真人南下来到中原;一部分兀惹人与女真人通婚,被女真人融合同化,有的在金廷官居要  相似文献   

2.
金朝建立初期,在女真人肇兴之地白山黑水之间的按出虎水流域,形成了一个极具特色的多民族复合的文化区域——即金代的金源地区.金代的金源文化是以金朝上京会宁府为行政区划的核心,基本囊括了今天呼兰河流域、菲克图河流域、少陵河流域、拉林河流域、牡丹江流域的左岸、木兰河流域,及其这些河流所注入的松花江中游流域.《金史》中将这一区域专门称之为“金源内地”;所谓的内地,主要是从女真人的角度,把这一地区看作是自己民族的发源地.实际上,金源地区的文化快速发酵的直接原因,就是由于女真人对辽、宋王朝发动的军事打击的不断胜利而导致的结果.成熟的契丹族所接受的汉文化或者说是辽文化与具有深厚底蕴的汉文化,在军事占领者地位的女真人强迫下,在按出虎水侧畔的金上京城附近相互融合、碰撞和凝聚,并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新型的复合型的金源文化.本文主要是从形成金源地域的历史背景和金源地区的女真人和汉族文人留下的文学作品中,探讨金源文化形成的特点,并对女真人在汉文化向东北亚地区极东地域的传播上,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渤海国设“押靺鞨使”这一职官,并不能说明渤海国的主体民族不是靺鞨族。建立渤海国的粟末靺鞨人当然清楚并承认自己是靺鞨族,只是因为粟末靺鞨人在渤海建国后的发展速度大大快于其他靺鞨部族,双方差异渐大,不能用相同的方式管理,遂设置了管理落后的靺鞨其他部族的机构和官员,这就是“押靺鞨使”的由来。  相似文献   

4.
图们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条大河.历史上的氵岁貊、沃沮、高句丽、靺鞨、女真、满等民族,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创造了图们江流域所特有的历史与文化和繁盛的都市文明.尤其是7-10世纪,靺鞨族在图们江流域建立了靺鞨国的王都,在接受中原大唐文化的基础上,又建立了渤海国的中京显德府和东京龙源府,成为当时东亚地区的"海东盛国".渤海国在图们江流域兴起,开创了与日本隔海交流的历史新纪元.  相似文献   

5.
渤海国建于公元698年,以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为中心,地有今吉林省大部、黑龙江和辽宁省部分地区、苏联沿海州南半部及朝鲜半岛北部。926年被契丹酋阿保机破亡后,不少渤海人不堪契丹人统治,大量外逃;另方面,契丹贵族为分而治之,强迫渤海人迁徙他乡。拙文试就这两方面,考其概况。 渤海人外逃地区,一是高丽(今朝鲜),二是女真人居住区(今黑龙江中下游流域);三是后周、北宋(即中原地区)。其特点:一是持续时间长;二是除零星外逃外,一般都有  相似文献   

6.
本文较为全面地梳理关于渤海建国过程的靺鞨、渤海历史文献,分清了突地稽率领的亲唐的粟末靺鞨主体和以大祚荣为首的附高丽的粟末靺鞨残部,对"附高丽者"的观点进行辨正,推翻了渤海"高丽别种说"的论断,澄清了渤海国的民族主体始终是靺鞨族.  相似文献   

7.
本文较为全面地梳理关于渤海建国过程的靺鞨、渤海历史文献,分清了突地稽率领的亲唐的粟末靺鞨主体和以大祚荣为首的附高丽的粟末靺鞨残部,对"附高丽者"的观点进行辨正,推翻了渤海"高丽别种说"的论断,澄清了渤海国的民族主体始终是靺鞨族。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渤海国的主要居民的族属、国号的分析阐述了其国为靺鞨之国。  相似文献   

9.
2006年阿城出土的石尊当为渤海国靺鞨人的遗物,后经女真之手,作为金朝开国典祀,建元"收国"的重器.  相似文献   

10.
在肃慎系民族的发展过程中,肃慎、挹娄、勿吉、靺鞨的社会组织基本处于部落联盟阶段,而渤海则由部族制发展为统一的渤海民族与国家。女真族经历了氏族部落、部族等发展阶段,建立了统一的民族与国家。金朝灭亡以后,留居东北的女真人同样经历了氏族部落、部族的发展历程,最后发展成为统一的民族与国家。  相似文献   

11.
女真作为肃慎族系的一个族称,出现于五代,经宋(辽、金)、元、明,于明末消失。女真人曾于1115年建立金朝,灭掉辽朝,推翻北宋;管辖所及,包有中国北半部。1234年金王朝被蒙古汗国灭亡,在整个元代女真人只是国内一个普通的少数民族,因此史书无专传介绍,仅存一些零星记事,就是后人对元代女真的研究,也不多见。本文试图就《元史》中的有关记载,略述元代女真人的一些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2.
五国城·三姓·依兰依兰地处黑龙江省东部,有两江一河(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从县城流过,依兰是辽代五国部之五国头城──越里吉城之所在。提到五国头城,人们自然会想到北宋的两位皇帝(徽宗赵估、钦宗赵桓)在这里“坐井观天”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二帝被女真人囚...  相似文献   

13.
靺鞨诸部与渤海建国集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军 《民族研究》2006,(2):87-96
靺鞨七部的名称始见于隋代。唐人对靺鞨七部的区别已不甚清楚,对伯咄、安车骨皆统称为靺鞨,乞四比羽出自这部分靺鞨。粟末靺鞨主体部分在隋代已迁往辽西,后迁入幽州,未参与渤海建国,余部依附高句丽,即“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大祚荣出自这部分粟末靺鞨。渤海建国集团主要由原伯咄、安车骨、拂涅、白山等四部靺鞨人构成,粟末靺鞨与高句丽人所占比例皆不大。  相似文献   

14.
序渤海是从七世纪末直到十世纪初存在于今中国的东北部及朝鲜咸镜道地区的国家。渤海国自己的记录散失殆尽,尽管被称为“海东盛国”,但其实体并不太清楚。关于渤海的建国者有高句丽人说和靺鞨人说,至今尚未统一。战前,我国由于与“满洲”的关系,所以也很重视渤海史,并发掘了以五都上京龙泉府遗址为首的渤海遗址。只是,当时的研究对象主要限于与我国的关系史、地名考证。到了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流域书法史,始于公元7世纪的渤海靺鞨.此时期在渤海靺鞨与唐王朝中原地区频繁往来与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本土的书法人才;上至王室下到工匠长于书法者不乏其人;渤海靺鞨的书作无论书体类别、风格形式、文字载体还是书写目的,都表现出相当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6.
满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古称肃慎、靺鞨、女真等。她在祖国北方跃马扬戈了几个世纪,曾一度独立建国(渤海国),两次入主中原(金朝、清朝),对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17.
辽代渤海世家大族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朝统治时期的渤海世家大族,基本上以原渤海国的传统世家大族为主。原渤海王族由于具有较强的社会势力,契丹统治者以联姻、任官等方式对之加以拉拢、利用,使之成为新王朝的世家大族,以利于对这个庞大的被征服民族的统治。渤海右姓入辽后各自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是辽代渤海世家大族的一个重要来源。渤海人普通家族上升为世家大族的情况不多,史料中仅见个别事例。在辽朝民族不平等政策的作用下,渤海人家族社会地位的上升,是十分困难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渤海国的亡国时间,一些史书载为亡于辽天显元年(926),学术界也多从之。本文作者考诸史书的不同记载,认为渤海国应亡于天显二年(927)元月,并对史书误载的原因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浅谈满族文化及其对东北地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的历史悠久。满族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最早称"肃慎",汉代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辽、宋、元、明几个朝代则称"女真"。16世纪后期,女真人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融合了部分汉人、蒙古人、朝鲜人,形成了一个新的大家族———满族。(杨烈,2010,P105)本文以东北地区满族人民的语言、服饰、饮食、民居、宗教等五个方面为重点,介绍了满族的传统民俗,及满族民俗文化对后世尤其是东北地区民俗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渤海国与中亚粟特文明的关系是渤海史研究的新领域。从文献学与考古学的整合研究情况看,粟末在营州期间就与粟特移民有密切关系。并因之参与了隋唐时期在营州地区的政治、军事活动,为粟末部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渤海国建立后,原营州粟特移民亦随之成为渤海国之编户,在渤海与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作用,并在渤海国的经济贸易、金融流通和宗教文化建设中产生了重要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