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贯彻和执行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统一战线等各方面的民族政策,尤其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得到了各民族、各阶层人士的支持和拥护,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取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东北地区中国共产党建设发展和奋斗的历史离不开东北少数民族的艰苦奋斗和英勇献身,因此,梳理东北少数民族新民主主义革命贡献研究现状,立足新时代强调和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背景,明确东北少数民族新民主主义革命贡献的研究价值,采用可续的方式方法挖掘与展现东北少数民族新民主主义革命贡献,基于新时代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3.
东北的称谓及其概念,是东北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从不同的视角去分析,便可得出不同的概念,其研究方向与领域也随之深入。对"东北"诸多概念的理解,也可扩展东北史研究领域的视野。本文试从历史、地理、方位、文化等角度去分析"东北"的概念,以求探索东北神秘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王韵 《青海民族研究》2005,16(4):144-148
在唐代从西北、东北和西南等地有大量的民族内迁,这些民族的内迁有其各自的原因和特点。本文分析和论述了唐代东北和西南民族内迁的情况、原因及其特点,这些民族的内迁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唐政府和东北、西南地区民族的关系以及唐代在不同时期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5.
《民族论坛》2009,(8):I0001-I0001
为总结历史经验,弘扬优良传统,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强力助推科学跨越、富民强省,湖南省委统战部组织开展了湖南统一战线60年"十大事件"、"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经过有关部门推荐、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定,8月3日评选结果隆重揭晓。湖南省省长周强在讲话中说,湖南统一战线60年"十大事件"、十大人物"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在湖南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生动反映了广大湖南统一战线成员爱党爱国爱湘的赤诚情怀。这次评选活动必将激励湖南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和湖南省委周围,积极投身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为实现科学跨越、富民强省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解放东北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有步骤地领导和创建了各级人民民主政权。东北光复后,立即选派干部,奔赴各地,召开民主参议会或人民代表大会,"自上而下"地接收敌伪政权,组建政府。1946年8月,进行改造各级旧政权,开展农业大生产运动,巩固了民主政权。1947年7月开始,通过村选,召开东北人民代表会议和城市人民代表会议等方式,"自下而上"的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东北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建设为全国人民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闯关东人的性格就是中华民族的性格,闯关东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是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历史条件的产物,这种精神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天人合一思想、齐鲁文化精神和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东北特色,为实现民族融合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裕固族的社会制度发展史具有十分显明的特色,尤其是历史上的部落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朝鲜族农民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拓荒者和水稻种植的先行者,他们带着水稻种植的技术、经验和籽种迁居东北各地后,开发水田,改写了近代东北没有水稻种植的历史,改变了东北以种植旱田为主的单一种植结构,使东北地区发展成为中国的六大稻作区之一。所以,朝鲜族的稻作生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东北各地稻作生产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和阿拉伯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都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思想遗产,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体系。它们不仅在世界文明发展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今后也必将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两种文化体系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许多不同的发展过程和特点。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伊斯兰以前时期和伊斯兰以后时期两个大的阶段。伊斯兰以前时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阿拉伯半岛是阿拉伯人的故乡,也是阿拉伯古老文明的发源地,根据神话传说和经典记载,阿拉伯人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数千纪的远古时代,有文物考证和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  相似文献   

11.
直到清朝末年才逐渐消亡的下辽河平原"辽泽",因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了东北南部的历史进程.从辽泽地区在原始时代是不同新石器文化的地理界限,商周时期是东胡和氵岁貊族群的地理界限,西汉末年以来是乌桓、公孙氏政权、鲜卑、高句丽、渤海以及明朝时的蒙古族等与各中央王朝的地理界限.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证了东北回族抗日救亡斗争的历史,揭示出东北回族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反抗日本侵略、维护民族独立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界各族人民,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共同抗战。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地区状况的特点之一,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整个东北及内蒙古东部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大部分地区面临着日本的侵略威胁,特别是日本积极策划对回族地区的侵略。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地区状况的特点之二,是民族地区旧制度依然存在,民族压迫更趋严重。内蒙、新疆、青海、宁夏、云南、甘肃、四川、贵州、广西、海南岛、湘西都爆发了少数民族反抗国民党的起义。少数民族开始觉悟,他们的斗争最终汇入整个中国的民族解…  相似文献   

14.
吴昊 《民族论坛》2008,(10):36-37
<正>少数民族习惯法在不同的阶段、不同历史时期所发挥的作用并不都是一样的、也并不都是积极的,只有通过具体事例来分析民族习惯法的社会作用和历史影响,才能比较客观的、深入的、全面的了解民族习惯法在民族地区的影响和作用,从而指导我们更好的在民族地区进行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统一战线是我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少数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是党的一项重要民族政策.本文系统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和发展、在社会主义时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燕族兴起于商,发展于周,是当时位于今华北和东北地区的一个强大诸侯国,特别对上古时期祖国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史学界所瞩目。本文试对其族称、发展及对东北的开发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17.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族志、家乘、家牒、家志、家史等,是家族文化的载体之一,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家谱在不同的时代,显现出不同的形态,曾经在传统社会发挥着各种作用,在那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家谱被认为是“四旧”之一,曾被剔除掉了。  相似文献   

18.
从编撰体例、研究角度、研究思路等方面对《神秘的东北历史与文化》一书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的主张。全国各族人民面对日军对国土的践踏和对中国人民的屠杀,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共同反对日军的侵略,广大回族同胞也积极团结和行动起来,建立自己的武装开展抗日斗争,成为全国抗日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作出了贡献,谱写了现代史上回族人民的光辉诗篇。本文对刘震寰、王连芳领导的渤海回民支队的创建、发展和战斗经历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对內蒙古东部四盟市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蒙东四盟市与东北三省山水相连、文化相同、人缘相亲,在人才、技术、自然资源等诸多方面有互补性,奠定了合作开发的基础。振兴东北,拉动内蒙,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三省一区联合互动,必然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会带动东三省和蒙东四盟市的新一轮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