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对长三角地区的“专、精、特、新”型“小巨人”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分析企业家灵性资本对组织即兴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双元创新的中介作用和差序氛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企业家灵性资本对组织即兴能力有正向影响;双元创新在企业家灵性资本和组织即兴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差序氛围感知负向调节企业家灵性资本对双元创新的影响,且负向调节双元创新在企业家灵性资本和组织即兴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不确定环境下高管团队断裂带如何影响创新效率这一关键问题进行追踪研究,以团队断裂带相关理论为基础,区分社会属性断裂带与信息相关断裂带,构建高管团队断裂带对创新投入和创新效率作用机制理论模型。本文基于制造类高新技术企业2011-2017年间高管团队、创新投入及效率等相关数据,对高管团队断裂带、创新投入及创新效率之间影响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属性断裂带负向影响创新投入和创新效率;(2)信息断裂带对创新投入和创新效率具有正向作用;(3)创新投入密度在社会属性断裂带与企业创新效率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创新投入强度在信息相关断裂带与企业创新效率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4)环境不确定性在社会属性断裂带与创新效率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在信息断裂带与创新效率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区分了信息断裂带与社会属性断裂带在环境不确定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并将创新投入区分为投入额度、投入密度与投入强度,分别就其中介效应进行细分研究,据此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研究财税激励政策对新能源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选取2013-2019年新能源产业的面板数据,探究政府补助与税收优惠两种财税激励政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了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两种财税激励政策均能提升新能源产业的创新绩效水平,且政府补助的激励效果优于税收优惠。(2)研发投入在财税激励政策与创新绩效之间承担部分中介作用。(3)相比于实质性创新,财税激励政策对策略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4)研发投入承担的中介效应存在企业异质性。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财税激励政策效果的研究,对提高财税激励政策的有效性,提升新能源产业研发创新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企业创新为中介变量,向制造业中小企业家发放问卷,得到315份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家的战略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相关影响;企业家的战略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创新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绩效只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弘钰  赵迪 《管理学报》2023,(4):521-529
基于事件系统理论,通过296对新员工-领导的两阶段配对数据,探究了越轨创新失败事件关键性对新员工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越轨创新失败事件关键性正向作用新员工的创新绩效,对失败任务的反思学习在越轨创新失败事件关键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协同多样性氛围感知不仅能强化越轨创新失败事件关键性与对失败任务的反思学习之间的正向关系,并且正向调节对失败任务的反思学习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精神性的觉醒和焕发往往带来创新绩效的突破,但其动力机制尚待探索。为此,以企业精神性因素、组织创新成分理论和创新交互理论为依托,探讨企业创新绩效的精神性动力机制及其边界条件。通过对363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CEO的精神型领导行为对公司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公司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CEO的精神型领导行为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动态环境不仅调节了CEO的精神型领导行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而且调节了公司企业家精神在CEO的精神型领导行为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这种直接影响和中介效应随着动态环境的增强而增强。  相似文献   

7.
跨界流动使得高管职业路径呈现多变性,有助于提升高管个人特质和职业胜任力,实现高管个人目标和职业成功,然而高管多变职业路径对组织创新有何影响,目前尚未明晰。本文以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手工收集的高管职业跨界轨迹数据,区分了高管多变职业路径的“多变挑战型”和“多变平稳型”两种类型,研究高管多变职业路径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与专一传统型职业路径相比,高管多变职业路径更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其中高管多变挑战型和多变平稳型职业路径与企业创新投入均存在正向关系。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企业的国有属性会削弱高管多变职业路径尤其是“多变挑战型”职业路径对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冒险精神与创业精神在高管多变职业路径与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上述研究结论为高管多变职业路径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提供了新证据,也为引导企业从职业发展角度培养创新型企业家及其创新特质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而蓬勃发展的数字技术能否以及如何催生和促进食品企业的创新行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扩展的知识基础观,以知识整合为中介变量和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本文构建了一种重要的新兴信息技术——数字追溯对促进企业创新行为(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影响的理论模型。采用四个可追溯体系建设示范地区中305家在数字追溯方面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食品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层级回归和调节中介模型检验方法,剖析数字追溯对促进企业创新行为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实证结果表明:(1)数字追溯对食品企业三种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知识整合在数字追溯与创新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其中数字追溯对流程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影响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存在完全中介效应;(3)环境动态性在数字追溯促进创新行为的直接路径中没有调节作用,但在中介效应的前半段(数字追溯—知识整合)和后半段(知识整合—流程创新、知识整合—管理创新)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管理世界》2021,37(1):76-87
本文采用2010~2015年北京中关村自主创新企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出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为了全面分析出口对创新的影响,我们将创新分为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部分:创新投入由研发部门支出和研发部门人员投入来衡量,而创新产出由新产品收入和专利授权数量来衡量。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控制住了出口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检验出口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我们发现:(1)总体上来看,企业出口显著促进了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2)从行业异质性角度出发,并不是每个行业出口都能促进企业的创新,在有些行业中出口对创新的提升是有限的;(3)出口对创新投入的提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先逐步减弱,再逐步增强,而对创新产出的影响随时间推移而减弱;(4)本文进一步采用2001年我国加入WTO作为稳健性检验,利用行业层面出口关税调整和政策时间变动构造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以出口关税下降形式的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影响,巩固了企业出口对创新驱动的因果促进效应。本文研究结果为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一步扩大开放新举措,提供贸易深化与企业创新驱动的理论支撑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精神型领导(Spiritual Leadership)是近年来领导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主题。目前文献中对于精神型领导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尽管已有学者开始探讨精神型领导的作用模式,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精神型领导如何影响员工职业发展还缺乏充分认识。本研究以内在激励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精神型领导对员工职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尤其是研究战略共识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和战略柔性的调节作用。通过334对直接领导与员工的配对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精神型领导行为对员工职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员工战略共识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2)员工战略柔性感知水平对精神型领导行为与员工战略共识之间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3)员工战略柔性感知水平显著正向调节了员工战略共识对精神型领导行为与员工职业发展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员工战略柔性感知水平越高,上述中介作用就越强;反之越弱。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379家电子信息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探讨了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2)协同创新网络特征的三个维度(网络规模、网络同质性、网络强度)均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3)知识吸收能力在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以跨国公司的回任人员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回任支持对双元性创新的影响,探讨知识转移和自我效能在上述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并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回任支持对知识转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转移对开发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转移在回任支持与开发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但中介效应有所差异,在回任支持与开发性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回任支持与探索性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效能在回任支持与知识转移之间起调节作用.拔靴法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效能越强,知识转移在回任支持与开发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之间所起的中介效应就越强.  相似文献   

13.
以来自63家859份员工-主管配对数据为样本,检验了员工实际介入组织和员工-组织关系对员工内部人身份感知的影响,内部人身份感知在员工-组织关系与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创新氛围对内部人身份感知与创新行为的调节作用。研究显示,员工-组织关系正向影响创新行为且内部人身份感知部分中介员工-组织关系对创新行为的作用;创新氛围显著正向调节员工-组织关系对创新行为之间的间接效应;而员工实际介入组织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制造业企业亟须借助绿色创新突破制度和效率困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立足本土"和谐共生"文化,基于二元合法性理论,构建了一个条件过程效应模型,探讨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内在机制与边界条件。基于2013~2018年我国重污染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1)绿色工艺创新、绿色产品创新均能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但绿色工艺创新相比绿色产品创新更能改善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绩效,而绿色产品创新相比绿色工艺创新更能提升企业财务绩效;(2)二元合法性(适应合法性、战略合法性)的中介作用揭示了绿色创新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关系中的和谐机制;(3)伦理型领导正向调节二元合法性在绿色工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但未能显著调节二元合法性在绿色产品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为此,本文进一步设计Post-hoc检验,结果表明:伦理型领导与绿色补贴的交互作用可以增强二元合法性在绿色产品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此外,经过一系列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本研究不仅从细分维度丰富了绿色创新理论研究范畴,为绿色创新与二元合法性理论的融合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为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创新实践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作为私营企业战略方向舵手的企业主,其个人和职业经历对企业的战略决策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高层梯队理论出发,考察了私营企业主的个体可观察经历对企业战略导向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检验了企业主可观察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职能背景与企业战略导向之间的匹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对2006年全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组织层变量后,企业主的年龄、教育水平、职能背景对私营企业的战略导向有显著影响,其中有专业技术职能背景的私营企业主倾向于采取探索型战略,有供销职能背景的企业主倾向于采取防御型战略。此外,企业主的教育水平、供销职能背景以及探索型战略导向有利于企业成长;而具有管理或专业技术职能背景的企业主采取探索型战略有利于盈利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何瑛  于文蕾  戴逸驰  王砚羽 《管理世界》2019,35(11):174-192
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实践,在某些情形下,阅历比简历更重要,丰富的职业经历有助于企业高管形成多元化的思维结构、广阔的管理视野、丰富的社会资源和过人的胆识,也是塑造复合型人才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和高层梯队理论,手工搜集整理了2007~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高管职业经历独特数据集,从职能部门、企业、行业、组织机构和地域类型五个维度构建了复合型职业经历的衡量指标——职业经历丰富度指数,对CEO职业经历与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进行理论解释、数据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CEO职业经历越丰富,企业创新水平越高,其中跨企业经历对创新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跨行业经历和跨组织机构经历,跨职能部门经历和跨地域经历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最小;影响因素方面,基于公司内外部治理的视角发现,市场化程度越低、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越低时,CEO职业经历丰富度对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国有企业CEO职业经历丰富度对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而股权制衡度对CEO职业经历丰富度与企业创新水平的调节作用不明显;影响机理方面,CEO复合型职业经历主要是通过丰富高管的社会网络资源以及增强高管的风险偏好倾向,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及高管职业经历经济后果领域的相关文献,将复合型人才的影响从国家宏观层面拓展到企业微观层面,为企业高层次人才的招聘和选拔提供新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77名IT企业中的研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探究谦卑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尤其是检验了创新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变量的影响之后发现:谦卑型领导对员工的创新自我效能与创新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促进了员工的创新行为,创新自我效能在谦卑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概念模型论证了企业家创业能力、企业创新类型与企业获得风险资本融资之间的关系,并考虑了市场导向与突变创新的交互作用对企业获得风险资本融资的影响,同时采用高新技术企业多行业的大样本数据验证了我们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家创业能力对获得风险资本融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突变创新能够促进企业获得风险资本融资,企业家创业能力对突变创新也有正向影响。市场导向的调节作用表现在,市场导向进一步增强突变创新与风险资本融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这反映出风险资本在选择投资项目时更加注重企业突变创新与市场导向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视角,通过对民营高科技企业315名高层管理者的问卷调查,探索了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战略变革前瞻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跨界搜索在战略变革前瞻性和动态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并且跨界搜索正向调节了动态能力在战略变革前瞻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战略转换迫切期待中国企业提升其组织创造力。本文结合战略管理理论与企业知识理论,构建了战略导向通过外部知识获取影响组织创造力的理论模型。运用162个有效企业样本对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及影响路径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导向对组织创造力具有倒U型影响;企业家导向对组织创造力具有正向影响;市场知识获取与技术知识获取对组织创造力具有正向影响;市场知识获取在两种战略导向与组织创造力的关系中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技术知识获取在企业家导向与组织创造力之间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它在市场导向与组织创造力之间的正面中介效应随着市场导向增高而减弱,且当市场导向达到高程度时转变为负面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