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浙奉战争是孙传芳与张作霖两派为争夺江浙地盘而进行的战争.这场战争对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军事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成为全国人民反奉运动的导火线,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反奉的高潮.是导致北伐前夕中国政局转换的关键性事件.它也为北伐战争初期的顺利进行,客观上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发生了严重的民族间冲突与战争,学术界对南斯拉夫各民族发生变故,继而演变成民族间战争的现象作了很多研究。本文分析了巴尔干半岛民族迁移定居历史的前因及南联邦社会主义民族政策实行的后果,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南联邦发生民族冲突前国际国内因素的导火索作用。  相似文献   

3.
拿破仑战争的发生有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造成这个历史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旨在从传统和现实两个方面探讨拿破仑战争形成的原因.就传统而言,主要是战争伦理、政治传统和民族观念的影响,这些构成了拿破仑战争浓厚的战争背景;就现实而言,则是法国国内的矛盾与需要、欧洲封建国家的武力挑衅以及各国内部尖锐的阶级与民族矛盾,成为战争发生直接动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九一八事变后,抗日并没有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主流,当时中国政局的关键仍然是如何结束国内政局的分裂与动荡状态,以实现国家的统一;九一八事变后,中日之间的战争仍只是属于局部战争,而中日两国并没有进入国与国之间的一种全面战争状态。只有到了七七事变之后,抗日才真正成为中国社会压倒一切的时代主题,中国抗日战争因此应从七七事变算起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5.
二战结束后,泰国国内政局不稳,统治者为了自身利益,急于向美国寻求援助.但战后初期泰国只处于美国对外战略的边缘地位,因此美国拒绝了泰国的援助请求.随着东南亚共产主义势力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提升了泰国在东南亚所处的战略地位,确立了对泰国的援助政策.美国对泰国的援助大大加深了美国在东南亚的卷入程度,为艾森豪威尔政府调整美国的冷战战略做了铺垫.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的政治风险及规避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企业走出国门,实施跨国经营,是解决中国国内油气资源供求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维护和保障中国石油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由之路.目前政治风险的定义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表述.政治风险对跨国公司的经营有较大影响.中国石油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面临的政治风险是:石油资源引发的地区战争与军事冲突将长期存在;富集石油资源的国家往往政局动荡、纷争不断;东道国不连续的政策法规,加大了海外投资的风险变数;所谓的"中国石油威胁论",提升了中国石油企业竞争的不公正因素.规避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政治风险的策略包括:投资前的预防性策略,投资中的分散策略,风险发生后的补救策略.  相似文献   

7.
曹魏时期青徐兖地域是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地理单元,出自这一地域的青徐兖籍官吏是曹魏官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治活动影响着曹魏国内政局。一方面,他们在曹魏立国、魏吴战争以及平定国内叛乱中均功绩赫赫;另一方面,以唐咨为首的利城兵变和诸葛诞叛乱致使曹魏政局跌宕起伏。  相似文献   

8.
西安事变发生后一时之间震惊海内外,英美法苏等国为了保护各自在华利益,防止日本在华势力独大,均表示希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企图灭亡中国的日本瞄准中国政局动荡的时机,刚柔并济、恩威并用、自相矛盾、无所不用其及,企图煽动内战.然而见挑拨无望之后便原形毕露,开始实施其不可告人的全面侵华阴谋.中国共产党的海外报刊《救国时报》在第一时间电告海内外揭露日本的真实用意,极力赞同西安事变采取和平解决,这对稳定国内政局,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抗日救亡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战争频繁、土匪横行、政局动荡,灾多难广。频繁的战争耗费了大量资金,限制了救灾财力,破坏了森林、水利等防灾设施,阻断交通,延误救灾时机,造成农村生产力严重破坏,抗御灾害能力降低;土匪横行加剧了农村金融枯竭,干扰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导致正常救灾工作延耽;动荡的政局造成正常救灾事务无人负责,官员患得患失,不安其位,疏于开展基本水利、植树等建设性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国社会存在各种矛盾。这些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呈现出广泛性、复杂性、多重性、长期性等主要特点。各种矛盾的互相交织和相互影响,使这一时期的我国政局变得动荡不安,也引发了频繁和密集的内外冲突与战争,同时也使中日民族矛盾由此上升并最终成为制约和影响我国国内的其他社会矛盾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1.
从1913年江苏铁路、1914年浙江铁路收归国有开始,到1936年铁道部将苏浙路末期债务还清,前后持续二十余年。1920年平政院作出的裁决并未有效改变交通部归还苏浙路路债的困局,其中平政院自身执行力的不足以及军阀将路款挪作他用是主要原因。通过对1913至1936年苏浙铁路路债积欠案史实的还原梳理,在国家与社会互动视角下,力求以个案的形式展示北洋政府在权势羸弱情势之下无法履行法律债务的现实。  相似文献   

12.
论秦汉时期齐鲁文化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春秋战国时期 ,齐鲁之地就是公认的文化中心 ,进入秦汉大一统之世 ,齐鲁仍长期保持着礼仪之乡、文化之都的特殊地位。齐鲁文化中心地位的形成和维系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齐鲁经济实力的强大和政治地理形势的重要 ,使其一直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 ;汉代的经学也是由齐鲁之学发展而成的。齐鲁文化不依赖政治权威 ,而凭借学术积淀和人才等文化因素形成并维系了自己的优势地位 ,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文化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3.
航天技术的军事应用引发了一系列国际政治问题,其中战争与和平问题尤其突出。文章以大量的国内外资料为依据,较系统地分析了空间军事活动有可能导致战争的两个原因以及和平有可能存在的三个理由。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中国省宪运动中,浙江省是其中的佼佼者。由于具有比较良好的地方自治意识和传统,在国家分裂之时,联邦主义作为解决时局的政治整合策略为浙江人民所接受。以制定省宪法为中心的浙江省联邦主义运动经历了坎坷的发展过程,但是这种理想最后在制宪失误、军阀政治和中国政治转型面前,被彻底击破。尽管如此,浙江省宪运动仍有值得我们思索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政治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最为重大,宋代政治对文学的影响尤大。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靖康之变”的民族战争,主战与主和的政治斗争都直接影响文学的发展。这就为宋代文学家庭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太平天国运动对上海近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红 《南都学坛》2008,28(4):59-60
太平天国在长江中下游的军事活动使江浙、苏南一带的巨大财富和充裕的劳动力进入上海,促进了上海租界的繁荣、航运和贸易的兴旺。同时,房地产、消费服务业和钱庄业也大量发展,推动了上海迅速繁荣,走向近代化。  相似文献   

17.
前蜀建立后,王建的假子作为创业勋臣,出将入相,盘据要津,在前蜀军事、政治舞台上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东出伐岐,连克秦、阶、成、凤四州;西败南诏,安定了前蜀的西南边境;但在后唐伐蜀之战中诸假子不战而降,导致了前蜀速亡。身为权要,他们不可避免地陷入政治漩涡中:王宗佶争立、元膺之乱及王衍继立等重大政治事件中假子都参与其中对前蜀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假子们贪赃枉法,擅作威福,也加剧了前蜀政治的腐败。  相似文献   

18.
江浙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根据发达地区的特点改进已有的农村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与普及应用、农村信息化人才资源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对江浙两省之间以及江浙两省各地区之间农村信息化状况进行了评价和比较研究.江苏省和浙江省都是我国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同属我国长三角区域,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都处在全国前列,但是江浙农村信息化建设模式不同,发展状况也不同,尤其是江浙两省内各地区农村信息化水平存在明显的不平衡.在探讨影响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的基础上,为加快两省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出对策建议:加强两省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育,提高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水平,是当前进一步推动江浙两省以及长三角地区农村信息化平衡、快速、协同发展的关键.特别要指出的是,苏南、浙东北等发达地区的重点是促进农村信息消费增长,而苏北、浙西南等地区的重点是发挥龙头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肃顺至宪宣时期,浙东文职幕僚在高门背景及科第出身比例上均呈上升趋势,且仕途前景较好。得益于中唐社会变革尤其是藩镇辟署制的推行,浙东才吸引了大量优秀文士入幕。晚唐时期,浙东同受战乱影响,导致来自高门及有科第身份的文职幕僚较少,且仕途平淡。这时出现了以军功入仕的文职幕僚,正是唐末浙东走向军事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阎锡山从自己利益出发,确立了拥段反吴的态度。为此他在战后号召全国封疆大吏发表拥段通电,为段氏上台执政奠定基础。由此赢得段祺瑞的信任,从而获得较高政治地位。同时阎锡山派军阻击北援直军,并游说部分直军南撤,使实力大损的吴佩孚得不到援军,不得不浮海南渡。吴佩孚返回洛阳后,凭借剩余部队仍企图继续作战。阎锡山领导晋陕甘等省军队通力合作,将吴佩孚从洛阳驱逐,使其统治崩塌。战后阎锡山的军政活动虽不乏一己之私的考虑,但客观上顺应了民众渴望和平的心愿,对当时北方的军事格局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