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病情的最主要手段.望其气色,闻其气息,问其感受,切其脉象,四种方法综合运用,以达到确诊病情,对症下药的目的.笔者在基层长期调研工作中,也逐渐感觉到中医诊断学上的"望闻问切"四法,非常适用于我们的调研工作.调查研究工作需要深入基层,通过察看、询问、走访、体验等方式获得调研素材,然后研究综合,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因此,做好调研工作要念好"四字诀".  相似文献   

2.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道、成事之基, 是实施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基本条件,是我们党的一项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毛泽东有句名言: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是对调查研究工作重要性的最简要的马克思主义概括。作为从事决策调研工作的同志,要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 使之更具针对性,更富于时代性和创  相似文献   

3.
一、突出重点。党和政府在各个时期都有中心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这个重点进行,为中心工作服好务。为了与中心工作的步骤合拍,调查研究必须具有超前性,否则,调研工作会成为“马后炮”,失去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的意义。搞好超前调研,主要是指调查研究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趋势的预测具有超前性。这要求从事调查研究的同志,第一,有敏锐的政治洞察能力,把握整个社会的宏观趋势和事物的微观特征;第二,强化超前和先导意识,目光长远,具有一定远见和“透视”功能;第三,有努力开拓、勇…  相似文献   

4.
寻乌调查是我们党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同志一生中进行的规模最大、资料最详细、内容最丰富的一次调查研究.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本文借鉴毛泽东同志当年开展寻乌调查的调研方式,开展"新时代寻乌再调查",全面总结寻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柑橘等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深入剖析当前寻乌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为当前寻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有效参考.本文总结了此次调研对做好新时代统计调查工作的三点启示,即在新时代的统计调查工作中应坚持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特色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在调查研究方面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观点和一整套的方法,颇具特色.它给予我们的启示是调查研究是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持的;调查研究必须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掌握调研艺术,提高调研水平和质量;必须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相似文献   

6.
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一般来说不 外三种:一是通过调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找到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二是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总结经验,以便进一步推动工作;三是将二者合并进行。但不论哪一种,都离不开“发现”二字。有人说,发现问题就等于问题解决了一半,或者就等于解决问题。可见“发现”问题在调查研究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而“发现”技巧则是调查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所有调研者都必须认真掌握,灵活运用,努力提高调研能力和水平。其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既要大中见小,又要小中见大。凡是调查研究,无论哪一种、哪…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共中央曾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股风是在毛泽东的大力推动之下刮起来的。1960年12月24日至1961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议正式开始之前及其期间,毛泽东先后听了5次汇报,逐渐形成了大兴调查研究之凤的思想,并且在会议的最后一天,发表了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主旨的讲话。毛泽东说:“请同志们回去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  相似文献   

8.
"兴"是中国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该文综合分析了"兴"在先秦文献中使用的情况,并从<周礼>职掌"六诗之制"的"大师"一职设置的时间、职能,探讨其教授"六诗"的大致时间最早也应在春秋晚期.又从先秦其他文献对"六诗"各个概念的使用情况,探讨了"六诗"诸义项产生的先后次序,发现"六诗"之中,风、赋、比、雅、颂的使用时间均早于"兴"."兴也"最早见于战国帛书,"六诗"的称谓也仅见之于<周礼>,故"六诗"及"兴"诗概念的产生及应用大致应在战国中晚期,而<周礼>"大师"教授"六诗"的时间也应该在此稍前的一段时间.至秦汉之际,以"兴"说诗的现象开始较为多见,成为毛诗以"兴"解诗的前驱.  相似文献   

9.
《调研世界》2022,(5):F0004-F0004
《调研世界》月刊坚持调研与实践融合,调研与创新互促,调研与成果共享,是调查研究与统计学术研究成果的发布载体,统计学术的交流平台,决策管理的重要智库。《调研世界》的办刊宗旨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从调查中来,到调查中去,服务政府统计发展。刊出的内容主要以各类统计调查分析、研究报告、科研成果为主,涵盖各种调查方法、方案设计和理论研究、制度建设、能力评价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潘广义 《社区》2012,(21):11
社区干部分楼包片,各楼门院设立楼门院长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新时期社区建设中出现了困境,具体表现为"六难":一是精神传达难。社区有事通知楼门院长只能张贴通知或通过召开楼门院长工作例会进行,遇到紧急情况就需要逐一打电话落实,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效果不好。二是问题汇报难。如果楼门院长对工作中发现的大小问题都到社  相似文献   

11.
作为儒家的学统,“六经之教”是理解儒家文论及其意义的内在视野,它深刻地影响了儒家文论话语的建构。首先,经典意识确立了儒家文论“宗经、征圣、明道”的最高原则,儒者因此致力于论证“道”、“圣”、“经”的同一与贯通,抽绎“六经”文本的文体品性和作文规则。其次,“立象尽意”、“知人论世”、“以易逆志”和“知言养气”实质性构成儒家经典释义学的基本框架,实现了对“六经”的价值转换,并在对“六经”的诠释中引领出有关文艺根本精神和文论构建思路的理解。最后,“六经之教”规范了儒家文论的价值取向,直接生发出的文论意义就是文艺成为“成人”的助缘、媒介和途径,其文化功能在于造就情欲与理性和谐统一的道德理性的个体生命。  相似文献   

12.
唐朝府兵制有"火(十人)备六驮"的规定,以往学界一直认为"六驮"是指六匹马(驴或骡),传统文献中的"八驮"亦因此而被认为是八匹.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十人买十驮马一匹"之语,使我们能对"六驮""八驮"的含义重新审读."六驮""八驮""十驮"指马驴骡的负重能力,"六驮马"是指能承载起重量为"六驮"的马,"八驮马""十驮马"依此类推."火备六驮"指一火十人共备能负载六驮重量的一匹马或一头驴、骡.《唐六典》"火备六驮之马"含义最为准确,其他传统文献因省"之"字而致后人误解.《武周天册万岁二年(696)第一第二团牒为供马驴食料事》(73TAM508:9),第一团是完整的,共计廿九匹头马驴;一团为六队、三十个火,正可证明确是火(十人)备一匹(头)马驴骡.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农村现代流通服务六类人才需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施“新网工程”,目的在于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商品流通服务业的发展。繁荣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关键在人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商品流通服务业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六类紧缺人才制约着我省农村现代商品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我省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院校应高度重视这六类人才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六义"是汉代经学家的说法,它是经过一系列改头换面的处理"层累地造成的".赋比兴根本不是<诗经>特有的艺术手法,更不是<诗经>艺术价值所在.从"六诗"到"六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重寻阐释平台,予以摧陷廓清.  相似文献   

15.
陆九渊提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说:“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在他看来,六经乃圣人的“写心之书”。圣人之心与我之本心不异,如能照自己的本心天德去做,便是真能发挥六经者。堂堂正正地做人,是人生第一等的学问。因此人应致力于道德实践,成就完美人格。果能如此,六经便成为自己的注脚。陆九渊无一部经学注疏之作,他以生命实践为经典诠释的形式,相比之下,儒者注经成了等而次之的学问了。  相似文献   

16.
潘广义 《社区》2012,(31):11-11
社区干部分楼包片,各楼门院设立楼门院长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新时期社区建设中出现了困境,具体表现为“六难”:一是精神传达难。社区有事通知楼门院长只能张贴通知或通过召开楼门院长工作例会进行,遇到紧急情况就需要逐一打电话落实,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效果不好。二是问题汇报难。如果楼门院长对工作中发现的大小问题都到社区当面汇报,那么社区工作者们将会陷入繁重的接待工作中。三是作用发挥评价难。楼门院长作用发挥形不成完整的统计和分析。四是表彰奖励难。  相似文献   

17.
由于认识、利益、心态及制度等方面的原因,被调查人可能有意或无意地隐藏自己的真实看法以配合调查人的调查,从而使政策性调研陷入“配合陷阱”,导致实际执行时政策的失灵。“一事一议”政策即凸显了这一陷阱。欲期走出政策性调研的“配合陷阱”,需要对调研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参与机制、决策机制等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第六代”存在与否的争论甚为激烈,国外学者亦多有参与。这种讨论似乎是将业已发生了质变的中国电影,仍然纳入一个崇尚精英型意识形态的单一文化格局之中。就理论自身沿革的规律观之,“第六代”之争乃是不敢抛弃简约进行体系重建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第五章,考证出僧人无可(即方以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时在金陵,并等待郑成功舟师大举入长江之事.在这一发现启示下,文章欲考证康熙十年(1671)方以智"复明运动"中之所谓"粤难"这一重大悬疑问题.考明遗民曾灿之<六松堂文集>卷12有<石濂上人诗序>,其重要内容在传世<离六堂集>所载序文中被删除,如删除之"无可大师近以文字几罹不测"一语,即表明方氏"粤难"系一早期之"激动中贵人",亦即牵涉黄门宦官发案之文字狱.从而,以新见材料的考证,推进了方以智"复明运动"这一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刘勰的文学批评观是针对轻浮绮靡的齐梁文风和当时对同部作品褒贬不一的背景提出的,他的文学批评的客观标准是贯穿于"六义"到"六观"之中的系统批评观。"六义"是宗经的效果,"六观"是考察方法,两者都不能独立成为刘勰的文学批评观。刘勰认为,要正确评价作品,要综合从"六义""四事""三准""六观"这个系统中表现出来的批评方法。"六义""四事""三准""六观"互相联系、互相阐释,它们围绕的核心"情、事、辞"就是刘勰真正的文学标准。刘勰不论是谈文学创作,还是谈文学批评,都是从"情、事、辞"的角度来衡量的,并以其它文学批评元素为补充,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批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