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11﹂月J︸.rf卜﹄压rrt小︸,月少OO0 000、、生‘护粉游伽淞瓜晚励沁衡陈忽伶协为氰别私余昏象镯履淤夸蕊憨ha黔多熬平脚昏御殊形争已扣眠寄谢澎卿弧石泌办勿肌毅办份昏甄大争枷补孤此枷l7;lo粼饥平全蚕热戳肝婚补如沁交豁办伽氢镶矛如朴瓶世豁勿赴如备uJo机霎泌加补慨躯办凳爪精纷沙彗︸富身0 00口振染少年趣俘名文章里瘦弱但肠合伶献蹄枷赞渺凰0 00。却。0 0 00佼吟自雪歌滚0 00展壑宇宙本笑场何小朴一余和私称下熟小合栋建介沙补么山0 0 00拼OO珊清酌寄京师龙茂才达夫五古一首@前人~~…  相似文献   

2.
一  从春秋战国迄今两千多年来 ,公私关系问题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话题。对于公私关系的不同认识形成了多种公私观念 ,从政治思想层面看 ,传统公私观念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 ,以君主之私为天下大公的公私观念。这种类型的公私观念 ,其内在的价值规定是君主之私凌驾于国家之公之上 ,国家之公又凌驾于臣民之私之上。在表述上则强调崇公抑私、立公去私。中国传统道德推崇以德配天 ,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而天德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至公无私。这类公私观认为君主的德行上应天德 ,于是大力崇公抑私 ,甚至要求“以公灭私”。在传统…  相似文献   

3.
沈骅 《船山学刊》2014,(1):127-132
顾炎武提出的"天下之私,天子之公"、"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是明末合私为公论的最清晰、最明确表述之一。在顾炎武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种种救时济弊对策中,都体现出合私为公的指导思想,合私为公成为顾炎武经世学术的一个基本立足点。顾炎武等学者所提倡的合私为公论,其理论渊源可上溯至先秦儒学。  相似文献   

4.
尔省社令叶学联令卡今"·、一卞遮、亨走扶象夙仍唯如,轰牙一码畏镬码声j飞击耳j长\﹁尹·广么丫l尹门小司夕十/八川夕口序一束省社兮科像拼合食三于周霆念私奋日主入初瓜除袄的理谕来派于寿乞思主羲哲宇匀甲阂画啧的培合·"少、公尸丫广.气﹄\九,’八华丫从人!,沪J尸户了/石夕姜/.1日生铸犷、 挣之岁匕p矛术产沁舍琳叮分于门日岛月、移拿科理铃垂、赞展,协贫声束补砰联、粤手、一十间有一."扣八扣年 篆遇乎,"·一朴阁令摆萦宁孕孑求乏搏真理旁伙示私科肤了/十成刊户分呀︺宝"瓜教f.刁叹件J胜万/沙沁产几寺十\口玛侧刃口、履车有撰全息叮誉…  相似文献   

5.
莫贤梁 《理论界》2013,(3):110-118
本文首先诠释曼德维尔"私恶即公利"这一"无赖之语"中所包含的深刻自发秩序思想,并用"化恶为善"一语概括其内容,然后阐述斯密与休谟对他的批评与发展。斯密提出的无形之手的神奇功效可用"化私为公"一语来概括。从曼德维尔的化恶为善到斯密与休谟的化私为公,是自发秩序理论的修正和发展。最后,阐述化私为公的实现过程与必要条件。本文诠释了他们的这一划时代的伟大发现,即基于人性论视角的自发秩序思想:在无形之手引导下,人们从利己天性出发追求其私利最大化的同时,却出乎意料地实现了社会公利的结果,一种化私为公的市场秩序就自发地形成了。本文旨在阐明,在他们的自发秩序思想中所蕴含的基于人性论视角的利己人假设所推演出实现化私为公的可能性之逻辑,并通过对其诠释而作出理论的重构。  相似文献   

6.
顾炎武全面考察了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人性论的思想弊端,吸收了传统人性论思想和阳明后学中的一些积极观点,将人的物质性欲望纳入到礼制当中,赋予人欲以合理的位置,认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的“私意识”植根于人的本性,去“私”并不能成治,相反成治必须肯定人性之“私”.因此,他在提出“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的同时,也强调“行已有耻”,主张从客观实际出发,在社会生活中划出一条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7.
“公”与“私”虽然不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主要范畴,但是它却几乎渗透到宋明时期每一位儒家的伦理哲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之中。本文沿着宋明儒学发展的历史轨迹,通过对儒学重要个案的考察,揭示了在公私之别上,二者既有国家之分、人我之分、物我之分,又有义利之分、理欲之分,还有公有和私占之分;在公私关系上,宋明儒学经历了“圣人之道至公而已”、“无物我之私”、“至公无私”、“循理而公”、“天下为公”、“廓然大公”、“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大公无私”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旨在说明,宋明儒学公私观在其自身发展的脉络上显示出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之特征。  相似文献   

8.
。十︸埃恻踌到拐.浑沛葬公械御形二暇彩旺姚绷随.理斟魏暇烟皿乍邪宕姐公叹的母。,620一抵任暇次阵川仔班小汁以|公暇叫郑之浏公‘坎嗽叫钾湛任脚.6工.ao.ao哪。T④︸米和刃戴普留卜公暇衡卜恻权卞埃长.牟望嗯婿期昌刀架斌眺欢叔﹄荣令岌于释O二一) 000-000‘000‘000‘0。,一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深厚的"原罪"意识,其根深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私"之初,并非起源于个体观念,缺失个体是传统文化最大的积弊.在中国历史上,人文思想的启蒙,往往突破私的禁锢,闪现个体化的萌动.一种文化形态何以塑造出这样普遍、持久的崇公灭私的文化心态,是深入认识国情和民族性的重要问题.宋明理学的思想家们以身、生、情、欲的观念,重新发现"私"的合理性,逐步推动了人文思想的启蒙.  相似文献   

10.
"公""私"及其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明末清初,公私观发生具有转折意义的发展,出现大批崇私以批判传统公私观的思想家。其中,王夫之基于传统公私观,将"公"主要确定为三个内容:"公共"或"普遍","天理"和"公正无私"。与之相对,"私"则表现为"个人""私欲"和"私利"之义。其公私关系观也相应呈现为:传统意义上"循公废私"、近代相对合理的"存公抑私",与明末启蒙思潮相表里的"化公崇私"。自清初至当代,王船山公私观在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编织乐园     
t甲g》_6万招)侣月了5., 7!10离14.口72艺7日‘口称6导导酬导5喇粼引粼4别不汉东含之么公么2仁f仁仁仁‘、…、巴L--l︸eelJ一1 esJ︸J﹃一︸︸,︸一﹁l滋一Tl叫司|,J﹁︺l叫曰﹃州IT月州司|T|叫习艾T口沪州亡、甲f、J口﹄尸侧护、,,、工黔-口」声、减卜‘尸l 刊,一勺‘今 ~厂」 圣一:「L-、共卜一丫一二二一::}!22《乃声/29,5)!」J~、节父、,._了、J.口月凡 .广令︵﹁羚咒沁卜连肠、建注︸一乙二」编织乐园  相似文献   

12.
眉卜把朋一笋镜-船未相一单间,淆-未日寺银落菩未__…声娘来一通睛明准一人_我雄…云一负等沁一徒伏灵人儿釜乞吞再一姑骸赢,权明补. 愁朽- 输…万麦 汝徒 雨人-先奸右题小影甸也晴光绪初元眼文心大令徒先杆祠查琴得遣像盖瑙藻明行人司津服无师办香潜?﹃年祛尹人司﹄丰J声十二双又?十丫年乃自匙协渗今基刘之祠营者灵也湘冷郭妈私待郎奉泌祀之忍赞错今而扁之赞曰滩读混然其道淇·窥唯扑先生耸,见端崖的艘明性飞,,,卫矛力声冶未,夕滩﹃丫笋︸℃夕争一砂一"准jJ、若.。建私心之年喊世之杆前社長趙瀞園先生遺墨~~…  相似文献   

13.
试论我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的监察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古代中央对地方官吏的监察,始终是封建政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惮思竭虑地设计并推行了多种监察地方的方案和措施,即使在今天看来,其中也不乏合理的、有价值的因素。本文试就古代对地方监察的几种主要形式,分别进行考察,并比较其利弊,以期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一、任用行政长官监察地方官吏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前六年,秦国南郡的郡守腾给本郡各县、颁发了一部文告——《语书》,其中说;“今且令人案行之,举劾不从令者,致以律,论及令、丞。有(又)且课县官,独多犯令而令、丞弗得者,以令、丞闻。”课为考核;闻即上报。说明当时秦国对县一级长官令、丞的监察由郡守负责,郡守所遣之人,当是身边行政官员无疑。他们可能是最早有史料记载的监察地方的行政官员。由于当时只在局部地区实行,影响不大。 西晋王朝建立不久,晋武帝即全面推行以行政长官监察地方官吏的制度。泰始四年(268年)六月,晋武帝颁布诏书,内称:“郡国守相,三载一巡行属县”;“若长吏在官公廉,虑不及私,正色直节,不饰名誉者,及身行贪秽,谄黩求容,公节不立,而私门日富者,并谨察之。扬清激浊,举善弹违”。由于武帝重视,监察活动在当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西晋历史不长,到了东晋,地方监察制度逐渐遭到破坏。泰宁二  相似文献   

14.
朱子注《论语·泰伯》有言"盖骄者吝之枝叶,吝者骄之本根".这句话中的骄与吝各是什么,两者是如何相因的,以及骄与吝背后的支撑又是什么?在坚实的文献基础上,依循传统学术的进路,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吝是心态,骄是形表;吝是内,骄是外.骄吝的前提是自是、自宝,而自是、自宝却又来自于一个私己之我.私己之我在内,则为吝之心态;私己之我在外,则为骄之形表.  相似文献   

15.
编织乐园     
匕勺1 75(单位cm505一 1旧O山l口︸寻 一1.下,‘J二刁一食」 一一︸州曰︸八︺ ﹃一以朴卜︸亡3!嘴21山口甘|厂早一下巨口门]「了~L二_‘司巨乏进进主已获生丰日月日书曰翁影甲田编织乐园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民公私观念经历了这样的历史变化:传统时期的公私相对、有公有私;再分配时期的崇公抑私、公私模糊;转型时期的强私弱公、公私分明。当前农民由于过于强调眼前的、狭隘的家庭私利而不能合作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让农民组织起来,必须重新使农民树立正确的公私观念,即明确"正确理解的利益",而这又需要辅之以一场文化启蒙运动。  相似文献   

17.
原群下     
牛能触。虎能攫且噬。虫蛇毒物。能螫蠚以饱人之肤血。人不能也。然卒受制于人者人群而物不群也。夫牛知触。虎知攫且噬。虫蛇毒物。知螫蠚饱人之肤血。而独不知群者。则以触者。攫噬者。螫蠚者。利己而损物也。夫人则不触。不攫噬。不螫蠚。不利己损物矣。而亦有不能群者。则以利已损物之私。有甚于触者。攫噬者螫蠚者也。夫汉之党锢。唐之清流。宋之洛蜀朔三党。明之东林复社。可谓固有不私者矣。而卒不能以群群不群者。则又以君子恃其公。以决小人之私。而以公轧私也。盖小人之群。群  相似文献   

18.
刘中建 《中州学刊》2004,4(3):161-165
在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中,对待"公"与"私"关系的主导思维方式是"崇公抑私",其目的是实现"大公无私"的理想政治境界.但这一"大公"的理想境界却又不得不依赖君主专制这一"大私"的方式来实现,由此造成传统社会中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公私两无"(即理论和现实脱节)的尴尬局面."私"之不存,"公"则不立,这是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有过明确的论述."崇公抑私"思维方式对近代乃至现代中国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有着重要的意义.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所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则体现了我国在对待公私关系问题上的最新思考和重大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19.
靳明全 《东岳论丛》2004,25(1):109-112
郭沫若小说创作以描写自身心境、身边琐事为主要特征,他小说所描绘的世界,多是自己日常生活的体验,倘若将日本私小说以之进行比较分析,郭沫若小说借鉴私小说的匠心则明了。郭沫若留学日本的感受、文学观、创作个性是他借鉴私小说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略论走马楼吴简中的“户下奴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马楼户籍简中的奴婢,其各年龄段之性别结构与在籍总人口之性别结构虽有大体相同的趋势,但性别结构不平衡状况更加明显。当时豪强大族拥有大量奴婢,如果将其与普通编户齐民所拥有的私奴婢合并计算,估计三国时期长沙地区私奴婢约占总人口的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