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经济合同是一种特殊的法律形式。合同双方的经济利益是发展合同关系的动力。加强经济合同的作用,可以缩小行政命令对合同双方意志的直接影响,可以提高经济杠杆和刺激所产生的间接影响的作用。经济合同是计划的工具。计划任务和经济合同的关系在于通过合同,使作为合同的基础的计划任务得到具体化、详细化和落实。保证按照原规定执行合同的基本手段应该是经济制裁,受害一方保留要求赔偿因违反义务造成损失的权利。制裁制度将会促进进一步加强国家统一的国民经济综合体中的国家纪律。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目前法律语境中,建设工程转包合同一律被依法确定为无效合同。但是为了有效维护转包合同法律关系中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农民工实际施工人的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专门出台了司法解释,确立了无效转包合同参照有效工程合同处理的基本原则,赋予实际施工人建设工程价款支付请求选择权,径直向发包人主张诉权等程序制度。然而由于司法解释对核心概念界定不一致和责任承担划分不明确、不具体等缺陷,导致实践中法律理解和适用上的新问题,蘧需进一步探讨和澄清。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矛盾凸显期,农村各种矛盾纠纷日益增多,为及时调解纠纷,维持社会稳定,实践中各种纠纷调处机制应运而生。本文分析了鄂北一个村庄的纠纷调处记录,研究发现,较之于"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现代司法准则,以"村庄法官"角色存在的调解者,不以立法条文以及事实情况作为判断是非的依据;实现法律意义上的公平、公正也并非是纠纷调处的主要目的,但他们在工作中特别注重当事人主观上的接受情况。同时,调解者经常集多重角色于一身,实行"保姆式"办案,还会动员多方主体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去;在另一些冲突中,调解者刻意不彻底解决纠纷,为当事人自动和好留下足够的空间,最终既平复了争议,又保存了当事人的颜面。结合村庄的调解经验,文章认为,尽管矛盾纠纷的增多,为现代立法快速进入乡土社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但到目前为止,无论是笼统意义上的法治理念,还是国家立法的具体规则都没有全面、彻底地进入乡村社会;各地村级调解机制设立和运作更多是为了维持社会稳定,而不是为了推进"法律下乡"。  相似文献   

4.
涉外经济合同(以下简称合同)是两个以上不同国籍的当事人,即一方为我国的企业或经济组织,他方为外国的企业或经济组织之间所订立的经济合同。合同的订立,需经双方当事人反复磋商,取得意思表达的一致,才能达成协议。而在双方当事人相互磋商的过程中,要约与承诺是两个必经的法律步骤。当事人的要约或承诺行为有无法律效  相似文献   

5.
《合同法》在合同形式方面做出了许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规定 ,但由于对法定形式的法律性质和效力缺乏明确规定 ,引起法学理论和审判实践上的诸多不同理解和做法。借鉴国外的有关规定 ,补充规定“缺少法定书面形式的合同无效” ,修改第三十六条的“合同成立”为“合同有效” ,删除第四十四条关于批准、登记生效的规定 ,使我国合同形式的法律趋于完善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廖文 《社会》2001,(2):16-17
在一个成熟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中 ,和房地产经纪人一样 ,律师是必不可少的中介。他们提供的服务包括 :法律咨询、起草和与对方律师交换法律文件和交易合同等 ,这些服务使客户在交易过程中得到法律的保障和保护。在我国 ,律师真正介入房地产交易业务的情况并不普遍 ,这是我国法律实务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之一。在房地产交易引起的纠纷中 ,只要购房者在购房之初能够向律师进行必要的法律咨询 ,有许多纠纷本身是可以避免的。在数年的法律实务中 ,笔者发现 ,许多购房者在购房交易上对法律、法规的了解是一个盲点 ,对许多常识性的问题都非常不清楚。例…  相似文献   

7.
我国《合同法》第44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的规定是有缺陷的。合同有效和生效作为两种不同的合同效力形态,至少存在两点区别:(1)在构成要件上,合同生效不仅包括合同有效要件,而且还应包括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生效条件或期限成就这一要件。(2)在具体内容上,合同有效,只产生保护效力和救济效力,不产生履行效力,其效力是不完整的;而合同生效,不仅产生保护效力和救济效力,而且产生履行效力,其效力是完整的。当然,合同有效和合同生效也有一定的关联,因为只有合同有效成立后才谈得上合同生效。合同生效对应于合同的未生效,合同生效是合同有效的下位概念。  相似文献   

8.
乡镇政府处于国家政权的最基层,其向上承载着庞大的国家机构体系,向下则连接着九亿之众的广大农村社会.乡镇在客观上担负着调处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重要职能,它以独特的方式调处、化解形形色色的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形成一套颇具特色的乡镇纠纷解决机制,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乡镇却面临着社会与自身的双重转型,并深深地陷入转型期的不适与痛楚之中,这种境况严重制约了乡镇调处农村社会矛盾纠纷职能的发挥.因此,乡镇需要通过制度与机制的创新,从而获得与其职能相匹配的调处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中,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制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在我国,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主要有环境行政复议、行政裁决和行政调解三种方式。对于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处理,我国一般规定为不可诉的行政调解行为,而对于自然资源纠纷的行政处理,则规定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裁决行为。这种法律规定的差异不仅导致了我国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法律体系存在混乱和冲突,而且在实践中也不利于环境纠纷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论无效抵押合同项下的法律责任张冬无效抵押合同项下的法律责任是指抵押权人和抵押人之间签订的抵押合同无效后,当事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其中涉及原债务人、抵押权人(债权人)和第三人多重关系,而在立法上,此问题并无明确规定。目前,随着担保合同纠纷的剧增,“无...  相似文献   

11.
叶育长 《探求》2006,(2):46-48,45
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讲话中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衡量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多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随着广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社会各阶层利益矛盾冲突必然更为复杂。只有立足基层、不断改进加强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工作,才能更好地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2.
法律解决物业纠纷的运行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北京进入法律程序的物业纠纷为例,运用法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法律解决物业纠纷的行为主体、行为过程和行为效果,揭示了社会转型期法律在处理物业纠纷中的运行逻辑。  相似文献   

13.
隐名合伙是大陆法系合伙的一种形式,具有较强的合同特性,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自由与效率的法律价值取向,发挥着方便投资,有利融资,积聚社会财富的作用.鉴于我国现行立法对此未做规定,因此,从鼓励投资、满足不同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使市场主体获得广阔的投资发展空间;有效保护合伙人和债权人的利益,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和促进合伙组织的健康发展;促进尊重和保护合同自由原则的法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同是隐名合伙纠纷却判决结果不同的问题,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统一等等的角度出发,应该提倡设立该制度.同时,从各国现行法的规定和我国的立法实际看,宜将隐名合伙规定在未来的民法典中.  相似文献   

14.
张旭勇 《浙江学刊》2012,(1):101-109
村委会擅自对外处分集体财产行为直接侵害村民合法权益,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对于此类案件,不管是《合同法》第52条第5项,还是《物权法》第63条第2款,都不能为法院纠正违法的集体财产处分行为提供充分且有效的法律依据。基于保护村民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法院不得不错误地解释与适用《合同法》和《物权法》相关条款。解决上述司法救济困境的出路在于,还原村委会所行使的公权力本色,承认村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把集体财产处分合同作为包含了公权力要素的行政合同纳入行政诉讼。这样,"合同只能由当事人请求撤销"、"违法合同侵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才无效"以及"超越权限的代表行为有效"等私法救济障碍自然消解,权益受侵害的村民可以直接请求法院审查并撤销违法的行政合同。把集体财产处分纠纷纳入行政诉讼,是村委会集体财产管理权的公权力本质之使然。  相似文献   

15.
一、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的特点我国过去制定的涉及合同的几部法律 ,都有关于违反合同的责任的规定。 1 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在第六章“民事责任”中的第二节规定了“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其内容主要为 :违约责任的承担不以主观过错为必备条件 ,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有赔偿损失、支持违约金。 1 981年制定的《经济合同法》第四章规定了“违反经济合同的责任” ,其中对违约责任的规定是以过错为前提的 ,是过错责任 ,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是违约金和赔偿金。 1 985年制定的《涉外经济合同法》第三章规定了“合同的履行和违反合同的责任” ,…  相似文献   

16.
浅析养老机构服务合同的法律特征和主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要,弥补家庭养老能力的不足,政府积极倡导,社会热情参与,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养老机构迅速发展起来,养老服务协议亦被广泛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但是,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发展速度快、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等特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立法尚不完善,作为确定养老机构和入住老人相互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入住协议,即养老机构服务合同,也缺少明确的法律规定,1999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也未把养老服务台同作为有名台同规定在内,其它民事立法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也较少涉及到调整社会养老服务合同的内容,学者的论述更是寥若晨星。这种认知的缺乏和立法的滞后,必然导致对社会养老服务相互关系实际调整的乏力,也不利于充分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利于养老机构的健康发展。实际上,近几年入住老人或家属与养老机构之间的纠纷时有发生,有的已对簿公堂,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定,加之当事人未签订严谨规范的养老服务协议书,给及时处理纠纷增加了难度。 本文拟就养老机构服务合同的法律特征和主要内容做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呼唤在养老服务法制建设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建设工程合同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要求对其规制符合意思自治和法治原则,应当将建设工程合同并入承揽合同.理性回归契约精神.私法自治和国家强制之间具有天然的鸿沟,国家强制主要体现为法律管制,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违反法律之强制性规定均不完全导致合同无效,其在立法和司法中均有大量例外,以最大限度地维持私法自治.建设工程合同的主体、缔约方式、转分包、合同变更和转让、任意解除权、承包人留置权等制度,合同法均不应规定有别于一般承揽合同的特别限制.契约自由并不排斥政府对建设工程进行适当有效的管制,这些管制通常属于取缔性规定,而不属于效力性规定,应受行政法调整与合同的效力无关.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发展,边疆民族地区不同民族间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也日益增多,此类纠纷因合同流转主体民族多元、流转期限过长、流转价格过低等因素在履行中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流出方通常诉请法院解除或变更合同。审判中合同稳定性与情势变更之间的法律适用问题日益凸显,对此需要从法律、民族、社会的视角进行综合考量,在明确审判思路的基础上能动司法,提出规范和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司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黄伟忠 《社科纵横》2009,24(4):22-24
社会转型的加快,使基层社会矛盾呈现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土地承包纠纷居高不下、土地征用纠纷反复、劳资纠纷动辄引发群体性事件、环境污染、物业管理引起的纠纷增多。为了有效预防、成功调处和防止激化矛盾纠纷,要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从黉l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要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整利益分配,夯实社会稳定基础,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加强诚信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纠纷,其存在的意义在于能够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风险的时期,社会利益和冲突的多元化、社会主体关系的多元化、价值观与文化传统的多元化必然要求纠纷解决手段的多样化.因此,加快构建多元化家事纠纷解决机制,为社会主体和纠纷当事人提供符合他们利益和偏好、可选择的纠纷解决途径,既有利于缓解司法途径解决纠纷的压力,也有利于及时有效地解决社会纠纷."司法和谐"理念强调了对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家事案件的处理要注意充分运用调解机制,发挥人民调解、仲裁调解、行政部门调解等矛盾调处机制的作用,扩大了家事矛盾非诉讼机制的适用范围,从而真正探寻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问题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