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香港经济发展方向如何定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高博研究香港发展方向定位问题,要从发挥香港的优势出发。香港是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信息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旅游中心。这些优势构成了香港的国际经济的枢纽地位,在服务、促进国际...  相似文献   

2.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国际条件,特别是与亚太地区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密切相关,主要包括: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亚太地区政治与政策环境的必然选择;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对投资与融资不断扩大的需求;亚太地区相互经贸合作的促进;中国大陆的推动等几方面因素。本文主要针对这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认为今后继续保持和发展香港与亚太地区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对保持和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刊物《物流管理》第5卷上发表胡应湘的专访文章指出,继亚洲金融风暴后,香港政府在推动新一轮经济转型方面不遗余力。物流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顺理成章地被寄望为本港在21世纪的经济火车头。香港拥有天然深水港,2000年以吞吐量1810万个标准箱的成绩,再度获得全球最繁忙的货箱港口称号。可是,随着盐田、蛇口、赤湾及南沙等邻近港埠陆续制订物流发展蓝图,香港的航运及物流枢纽地位须面临新挑战。香港在物流发展战略上,须赶快与球江三角洲经济融和连合,尤其是加强中港两地跨境运输,藉以促进两地人流货流…  相似文献   

4.
亚洲金融风暴以来,香港经济状况及前景颇受世人瞩目。作者在港居住、经商五十余年,以亲身体验与细致观察所得,论述了香港大都会经济的特点、金融风暴对香港的影响、香港现存的优势条件。作者对香港未来持乐观态度,并提出一些发展与改革建议。香港回归前后,它的未来前...  相似文献   

5.
97年后香港经济前景将如何?它的国际地位会不会发生变化?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关系将向何处发展?这些问题,在上海市、北京市和广东省,都引起了政府领导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对策研讨会相继召开。江苏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对香港经济的变化及怎样进一步发展与香港的经济合作也作出了反应。 国内外大势决定香港97后发展前景美好 近30年来,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东方之珠香港无疑是一个重要角色,它经济的高速增长令世人目眩。97年后香港  相似文献   

6.
1997年7月1日零时,全球目光焦点凝聚香港。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一国两制”宏伟构想由此具体付诸实践。回归后的香港,先后成功举办了三个国际财经盛会,其中在第52届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期间,全球181个国家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纷纷应邀来港,体现了国际社会和香港各方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认同和信心,也对未来香港继续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投下了信任一票。香港经济自1996年下半年起走出低谷,结束调整,全年本地生产总值(GDP)实质增长5%。进入1997年,整体经济承接上一年逐季上升的势头,持续…  相似文献   

7.
1880年,华人伍廷芳入立法局打破港英政府机构由英人垄断的局面,是香港华人在英殖民统治下参与管理香港事务的开始,是华人实力增强、地位上升的重要标志。华人地位上升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实力的增强,另外,具有人道主义与自由主义思想的轩尼诗港督给华人参政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并在客观上成为港英转变对华统治方式的起点。同时,华人参政并不意味着华人获得管理香港事务的真正权力。  相似文献   

8.
加强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确保香港的平稳过渡和未来的繁荣──内地、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发言摘登1994年12月13日,北京大学港澳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港经贸商会共同举办内地、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前后,如何保持...  相似文献   

9.
香港的回归给内地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对云南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九七”回归前后的香港经济,阐述了香港与内地经济的互补性、与西部经济的互利性、与云南经济的互联性,指出香港九七回归是推动云南省对外开放上新台阶的历史机遇,从而论证了借“九七”东风,开展全方位的滇港经济合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洗寻了被殖民统治150余年的耻辱。中英举行香港交接仪式,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及英王储查尔斯、首相布莱尔等出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行政、立法、司法机关相继如常运作,香港开始“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新时代。1997年9月23日至25日,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五十二届年会在香港举行。中国总理李鹏主持开幕礼,朱基副总理发表演讲。之后,又有世界经济论坛及国际基金公会年会等高级国际性经济会议,在港隆重召开。1997年9、10月间,董建华首次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身…  相似文献   

11.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离不开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引领与统筹作用,尤其是在湾区文化建设方面,广州应大有可为。文章从穗港交流合作的角度,指出了目前广州在引领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通过发挥机构职能、利用人缘地缘优势做好对港文化交流工作,形成对港的文化影响力;同时借助香港的国际地位扩大广州的影响力,并充分利用粤语增强港人的文化归属感与湾区的文化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对放宽中国海外公民来港工作政策.他自有自己的观点.纵观全局,分析深刻.可见一位政治家的敏锐目光作为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的王敏刚,对放宽中国海外公民来港工作政策表示赞赏。他认为:港府放宽输人劳工条例及允许中国海外公民来港工作均有助促进香港的经济繁荣,更能及时地填补人手空缺以解燃眉之急。输入劳工,既可提高本地的竞争力,又可增加就业机会,香港工商业发达,源於香港工人具有极强的灵活性,许多老板都是从工人阶级中冒出来的,自行创业,因而会不断增加就业机会。另外,回顾3O年来香港的工商业发展,每一高峰期都与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国际法角度首先探讨了国际组织中非主权实体的成员资格问题,接着具体讨论香港这个非主权地区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问题:目前香港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参加了许多国际组织的活动,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十分独特;1997年后香港在国际组织中的现时的地位大多维持不变,总的来说,香港特区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香港回归,这是雪百年国耻、振民族精神的全国盛大节日,也是厦门经济特区加速发展的极好时机。回归的香港昙巾国目前唯一的困际性白中港.厦门则是中国目前唯一可实施自由港某些政策的经济特区,香港国际自由港的有效运作机制和成功管理经验,可以更好地为厦门借鉴和运用。厦门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又可以为香港企业提供新的发展场所和合作伙伴。港厦之间的合作关系可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上。抓住香港回归的有利时机,加速实施自由港的某些政策,促进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带动我国东南部地区经济的腾飞,为祖国的繁荣和统一作出特殊贡…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经济动力的推动下,华人商业不断拓展全球与区域的生产网络,带有重要的跨国特征。从系统论和过程观的视角,以中国人海外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当代香港福建华人跨界创业与族群网络构建的内外部原因与发展动力,可以发现,香港福建华人企业家的跨界移民经验与他们的成长创业密切相关。福建华人企业家凭借在族群网络与社团组织中建立的领导地位,进行跨界创业,参与当代香港的政治经济转型。通过强化自身的族群网络福建华人企业家发展了跨界政治经济参与能力,提升了在中港两地的社会地位与政治地位。当香港回归中国,成为中国的一个国际城市之时,福建华人企业家带有族群色彩的资本与商业网络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福建华人企业家与东南亚华人族群资本的天然联系以及同中国政府的沟通能力,提升了他们在香港商界社会的影响力。他们利用地缘认同、华商群体与社团组织等具有鲜明族群色彩的网络关系,在中国与香港的政治经济变迁中,成功地构建了跨越族群界限的政商关系网。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中国大陆通过香港转口贸易的增长,促使香港以离岸生产基地和中介人的角色,在中国大陆和海外市场之间,进行着庞大的三角贸易,国际化地位日趋提高和巩固。本文就如何借助香港的国际化优势来进行沪港经济合作,从而加快上海经济国际化进程,并对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港刊《香港社会科学学报》第 16期上发表文章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并不能解释香港经济的某些特色。文章简介和讨论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基本理念与近期的发展,指出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架构能提供另一套或许较为满意的解释,补充新古典经济学派不足之处。举例来说,二次大战后香港经济增长和发展被奥地利学派视为企业家寻找利润过程的结果;自由银行理论则提供另一个观点与角度,帮助香港制定政策保持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文章认为,奥地利学派完全否定数学和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分析上的应用,是不正确的。如采用科学化的现代经济分析工具,则…  相似文献   

18.
香港作为远东避税港之一,其税收法律制度颇具特色,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资金涌入,从而增强了香港的经济实力。’97回归后香港税法体制将按怎样的轨迹发展,无疑是人们所关注的,作者对此作了较为精辟的阐述,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台湾与香港的关系是两岸关系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香港回归后,台港关系状况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从整体而言,在新的交往态势下台港关系发展平顺,双方以经济为主轴,带动政治、文化等其他关系的发展。台湾在香港仍然保持有活动空间;港台经济合作正向更高层次发展;两岸三地文化在香港的聚合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交融和祖国统一大业。香港政治地位的转变在两地涉及外交与两岸事务中有所显现。经济关系、两岸关系以及两岸之政策将影响今后台港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香港回归的法律基础胡鸿烈本文认为,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一项国际条约,有拘束中英两国法律效力,因此其效力原已超越两国的宪法。香港特区基本法所规定的一国两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五十年不变,是我国根据联合声明所承担的国际性义务,并在联合国登记了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