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星期评论》是国民党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创办的进步期刊,主要撰稿人有戴季陶、沈玄庐、李汉俊、朱执信等.该刊介绍、研究国内外劳工运动,宣传社会主义和其他新思潮,倡导妇女解放,在“五四”时期名噪一时.该刊曾和《每周评论》一起,被时人誉为“舆论界中最亮的两颗明星”;又与《每周评论》、《湘江评论》、《星期日》一起,并称为宣传新文化的“四大周刊”.  相似文献   

2.
新文化激进知识分子,从激进的思想文化革命到激进的政治革命,目的都在于推进现代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进程。以伦理革命和文学革命为主的思想文化革命,对推进思想领域的现代化和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进程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他们发起的文化与思想启蒙运动,很大程度上都作为维护共和政治或重建社会政治秩序的一种手段,这种政治功利主义态度决定了其文化激进态度,尤其是全盘性反传统的激进态度。这种激烈的文化反叛,使其失去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因而也就失去了建构新文化秩序的基础,最终使民主与科学流于空洞的口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给五四文化启蒙注入了新的现代性的内涵,但新文化激进知识分子急于在社会革命方面取得进展,对建构新文化秩序却没有充分的准备,这便注定了五四文化启蒙运动是一次未完成的启蒙。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社会主义传播史上,《每周评论》作为“五四刊物的先锋者”,是早期在中国播种社会主义的关键性报刊之一。深入研究《每周评论》传播社会主义的史实,从《每周评论》的背景逻辑、传播逻辑和价值逻辑入手,考察其议程设置的宣传艺术,引导社会心理进行思想宣传的手法和利用学理争论传播主义的技巧。以此梳理《每周评论》传播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为当代意识形态领域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4.
一、从《湘江评论》到《政治周报》《湘江评论》是毛泽东五四时期主编的影响深远的革命刊物,其文章与评论很多是毛泽东亲笔写的,从内容到形式,丰富多采,很有战斗力、说服力。《湘江评论》的创刊宣言,宣传了“世界革命”、“人类解放”思想。《湘江评论》论述了“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的思想。毛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论文  相似文献   

5.
魏金枝是“五四”第一代作家,“五四”时期是他思想的激进时期,也是他人生的转型时期.在浙江一师这个新文化熔炉中,经过“五四”新思潮的洗礼,魏金枝接受了无政府主义思想,参加进步学生运动,传播“五四”新文化,进行思想启蒙,并积极宣传和参加工人运动.这时期,他由一个追求个人生活改善的知识青年转换成了一个思想激进、勇猛和关注大众命运的战士.这成为他人生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问题”与“主义”的论争在本质上还是意识形态内在规定性的冲突。五四以来两种思想谱系分别以不同的变形进行着思想的交锋。从《新青年》和《每周评论》演绎出的思想史命题来看,今天的学术立意不应该总是停留在孰胜孰负的判别上。作为启蒙思想史的一桩公案,“问题与主义之争”是思想史上一次双赢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7.
《新青年》杂志关于世界语的讨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学术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期间,陈独秀、钱玄同等人大力宣传世界语精神,强调语言的人造性和政治功能,而陶孟和、胡适等人则大倡世界语"无用论",强调语言的民族性、历史性。语言学方面的争论,实际上显示了新文化阵营中激进与稳健两派学者政治观的分歧。这场讨论不仅推动了世界语在中国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五四"时期的国语建设。  相似文献   

8.
作为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是早期社会主义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也是“四大副刊”中最激进敢言、最具进步性的报纸副刊。以往研究注重论述《觉悟》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注重论述五四时期陈独秀、陈望道等思想精英们的主要观点,该文特将视角转向1920年《觉悟》的“通信”栏目,厘清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初状态,剖析五四时期广大青年对社会主义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力图呈现早期社会主义接受史的一隅。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爆发后几年,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五四作出了初步的解说。他们极力凸显其政治意义,赞扬五四政治运动中“直接行动”的精神,昭示了马克思主义者把五四视作一场“革命运动”的萌芽和共产党人五四激进革命话语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每周评论》紧跟时代潮流,密切关注时事。在国际国内政治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该报积极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连续系统地报道五四运动,宣传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并以附录的形式汇集当时社会最引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客观真实地报道时事。《每周评论》第1~25期由陈独秀任主编,主要以评论时事政治为主,笔锋犀利;从第26期开始,胡适接任了报纸主编,报纸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评论性文章减少,成为"问题与主义"之争的阵地,由政治评论转向多元化评论。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新文化运动对新文学、白话文的提倡,《每周评论》大部分文章都是用白话文所写成的,语言通俗易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每周评论》较之前的报纸在版式上也有所变化:分段分行;区分大小标题;使用标点符号。《每周评论》较为全面深入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赢得了全国思想界和舆论界的积极反响与回应,因此,研究《每周评伦》对研究五四时期的思想、文化、社会变革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尊“禹”是《淮南子》与墨家政治思想的历史契合之处,但其具体内涵有同有异,深刻反映出《淮南子》对待墨家思想的复杂的政治态度.强烈的“求治”意识是《淮南子》与墨家思想的政治共识,在此基础上《淮南子》对墨家的基本政治主张有所反思和汲取.“圣王之治”是《淮南子》与墨家相同的政治理想,墨家蕴含“利民”思想的“圣王”现对《淮南子》影响深刻,成为后者“民本”思想的重要理论资源,但《淮南子》并未完全认同与接受墨家的“圣王”观,而是站在黄老道家的根本立场,有所取舍和融会.  相似文献   

12.
由于陈独秀的被捕,《每周评论》从二十六期开始由胡适出任主编,主编的改易,使得《每周评论》的办报方向发生了变化,胡适与陈独秀所受的教育以及他们所接受的思想不同。本文将从两人的思想与《每周评论》办报方针的联系来探讨主编对报纸舆论导向的作用,从而阐明“政治家办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惟有孟母可作女范》是周作人的一篇重要佚文。该文一反“五四”新文化的主流,将一位儒家旧女性孟母树立为女性的典范。这篇佚文既显示出周作人独特的理想女性观和家庭教育观,也显示出其思想的转变,即由早期的激进反传统转向辩证地审视传统,并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建构现代中国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
王光祈与瞿秋白都是“五四”时期主张改造社会的知识分子,但二人的命运和社会改造思想完全不同。王光祈的社会改造思想建立在无政府主义基础上,主张通过非暴力、非政治的改良手段改造社会;瞿秋白也曾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但很快就转变成为主张暴力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除不同的家庭背景以及二人对母亲死亡经历的不同心理归因导致二人社会改造思想的差异外,对“五四”时期涌入的各种思潮的认识不同是造成二人思想分野的根本原因。王、瞿二人社会改造思想的演变反映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文化改良和政治革命的思想分流,政治革命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是被瞿秋白和王光祈式的“五四”知识分子集体取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年代中期,随着国民革命的兴起,新文化阵营核心成员的分化,五四新文化运动遭遇了危机。但是,以胡适为精神领袖的现代评论派坚持了五四启蒙传统。他们以书生报国的情怀,从对教育问题的重视、对法治的呼吁和主张有节制的爱国运动几个方面,继承并发扬了五四启蒙传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这份操守,使得五四启蒙传统薪火未绝。  相似文献   

16.
对胡适与“现代评论派”的关系的认识历来颇多分歧.闻学峰的《创办人、编辑人还是撰稿人——胡适与<现代评论>的关系再探》一文通过史料爬梳与考证,将胡适定位为《现代评论》的“撰稿人”,并进而认为“把胡适称为‘现代评论派’的骨干或领袖是有欠公允的,更是缺乏足够的事实支撑.”对于胡适与“现代评论派”关系的这一判断,以及在具体论述过程中对于《现代评论》的创办缘起与《现代评论》的政治姿态的阐发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7.
茅盾开端之作《蚀》三部曲并非政治与文学的简单勾联,从政治文化视角看,主要反映了作者的政治体验和个人情绪。引人注目的是,小说中刻画了深受“五四”影响而在新的政治文化语境———革命下的“颓废的一代”。茅盾在文化的层次上对“五四”精神、“五四”一代作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徐志摩与章士钊关于信念的论争,是五四文学革命中新文学派与《甲寅》派论战的组成部分,是桐城派文学与新文学对立的反映。从思想根源上说,新文学派与章士钊的分歧在于双方社会变革思想的不同。前者属于激进型,后者则是渐进型。章士钊的社会变革思想,虽不无可取之处,但总起来看,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这决定了他必然失败的结局。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在“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潮中有着重要影响。他从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的关系入手 ,开始关注、思考国民性问题 ,着重针砭了与现代民主政治、现代民族意识不相适应的国民心理阴暗面 ,考察了国民性弱点的病源 ,还进一步探寻了理想的人性、理想的国民性结构 ,并不断寻求能够有效地改造国民性的新文化。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后 ,他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作为新文化阵营中主张“调和”论的思想家和以马克思主义观察国民性问题的先驱者 ,其国民性观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呐喊》、《彷徨》在文学史研究中一直被认为是五四新文学的经典性文本,代表着新文化的“反传统”特征。其实这并不完全符合这两本小说集的实际。《呐喊》、《彷徨》既表现了新文化的价值立场,也保留着一定的传统文化的价值立场。这种新与旧、现代与传统的错综纠缠,体现了鲁迅一种特有的文化情结,构成了《呐喊》、《彷徨》价值判断的多元性和思想意蕴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