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出发,可以看出日常生活审美化体现了人的自然需要,表现出人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等本质力量的肯定,具有个体与社会统一的特征。使"美"的内涵得到丰富和拓展,日常生活审美化可以看成此命题在当代语境下的新拓展。  相似文献   

2.
“日常生活审美化”进入我国学术界,最初是作为一种文化研究方法,目的是新的历史时期,开拓文艺学与美学的研究范围。它是“审美文化”研究的一种理论延续。伴着哲学研究的理论转向,美学向现实生活转向与开放也成为一种必然。在此理论背景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出,是对美学转向的理论概括与总结。它不仅仅是浅层面的物质审美化,更是一种精神性的审美化,是一种美学发展的趋势。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提法,不仅指涉美学与艺术走向日常生活,而且重在强调日常生活审美化对日常生活的超越。这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当下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内容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在我国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于: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西方学者对西方当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现状的评定,它是否适用于当下的中国?在多大程度上适用?要深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研究,有效的路径是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的实践活动,对不同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消费的全过程进行具体的、实证的分析研究,总结深层审美化的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新的实践,使美学理论为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徐法超 《肇庆学院学报》2012,33(4):11-16,32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趋势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结构和生命体验的模式,但人们对这一现象的态度和评价却往往是含混失序的。原因除了现实的社会文化环境的驱迫,和人作为有限的存在者的必然的瞻顾外,还在于人们在古典的、现代主义的和(尤其是消极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的审美观念之间的游移不定。为了克服这种含混,就要历史性地反省审美活动的本性,审查各种美学观念的合理性及其范围。而″审美暴力″这一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最能引发争议的现象,可以为这种反省提供例证和动机。  相似文献   

5.
"异化"存在泛化的现象,有其客观的社会环境因素,亦有解读者自身的缘故。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教训,旨在寻求马列文论在当下文艺批评中"为何"与"何为"的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6.
"美是生活"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美的理论.他把美与生活连接起来,认为美是感性的、现实的生活.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兴起,也作为一种美学的现实,突出地表现在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视觉性表达和享乐满足上.二者虽有不同,但都把美与生活联系起来,美是向生活领域的扩展、渗透.  相似文献   

7.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美学的本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应该是美学的本根。从哲学和美学的发展来看,回到日常生活世界是大势所趋;新实践美学从来就认为,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审美关系是人类的社会实践达到一定自由程度的产物,审美关系首先是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之中生成的,也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它具体表现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个人与社会的协调统一,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大体上有三个向度:精英化、大众化、市井化。中国当前仍然处在日常生活全面审美化的起步阶段,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提法,有以下问题需要澄清:一是要区分开审美化或审美泛化与消费符号的无限扩张之间的区别;二是要将西方的语境和西方的消费文化理论对中国的影响研究与语境化研究区分开;三是要明确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否意味着文化研究的兴起和文艺学的越界。在将"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泛化之前,首先对其进行语义分析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王焱 《东方论坛》2007,(2):48-53
"日常生活审美化"以及由它衍生的文艺学科边界问题的论争,无疑是近三年来文艺学、美学界最受瞩目的话题.围绕这一话题,学界产生了激烈的交锋,交锋主要来自对语境条件、主体身份以及对象性质的不同理解,并由此形成了论争的三大焦点:即"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不是当下中国的本土命题;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应如何;"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美的泛化,还是美的异化.  相似文献   

10.
当今,设计作为人类一种重要的创造活动,已渗透于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产生的各种日常生活化的审美活动更是将设计与美学的联系提到从未有过的紧密程度。围绕这一现象,就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的提出,艺术设计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相互作用,设计教育如何应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近来在国内引起广泛讨论.但日常生活审美化并未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美学现实,它不过是大众文化产品以审美方式呈现在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新型媒介文化人制造的文化幻象;大众文化不仅没有消弭审美与日常生活、高雅与通俗的界限,相反,它销蚀或钝化了大众的审美鉴赏力,不利于审美心境的营造,同时文化的视觉转向为审美现代性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日常生活审美化并非一个过时的论题,相关的问题仍然正在发生,相关的思考也一直在进行。重新解析这个论题,澄清存在的一些混乱是十分必要的。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话语存在着多重意味,名相似而实不同。学界都关注日常生活审美化,却忽视了对日常生活自身的二重性的分析,也就影响了对日常生活与审美的互动关系的正确理解。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艺术与生活、实用与超功利、雅与俗的关系等也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西方后现代消费社会中产生的话语景观,近年来一些中国学者为了解决文艺学学科建设所面临的困境而将其引入中国,但是,语境的错位注定了这只能是一次尴尬的话语移植。  相似文献   

14.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食利性与文艺学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物质生产无限膨胀,"充溢"到审美领域以后形成的虚假审美现象,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背后是当代学者与资本家的联姻,因此,它是一种食利者的美学.但"日常生活审美化"同时以其开放性向中国当代文艺学提出问题,促使其克服自身困难求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中,德国后现代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的名字出现频率较高,他的理论被当作肯定或倡导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西方权威而受到高度重视.然而韦尔施对日常生活审美化所采取的态度是批判性的,他的理论不仅不能为中国美学当前严重的实用主义倾向提供任何证明,相反,我们看到了他对伦理学和认识论等纵深层次审美化的论证."审美化"概念涉及到韦尔施美学的审美中断、盲点文化、艺术的双重结构和重构美学等问题;作为比照,我们同时也看到了中西"后学"之间的真正差距.  相似文献   

16.
伴随现代化的发展,日常休闲有被消费主义围困的危险。休闲时间异化为消费时间主要表现为:节日的庸俗化和日常生活的沉沦。休闲、节日、日常生活都立足于人的社会文化生存境遇和历史记忆体验。因此,从生存论视角反思日常生活之"真"并开启日常休闲的快乐生产有利于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女性主义汇入世界女性主义潮流;中国的女性艺术是世界女性主义艺术思潮的组成部分。基于中国女性艺术成长事实和世界女性主义潮流趋势两个角度,对中国女性主义艺术思潮界定后发现,从1989年肖鲁的装置艺术《电话厅》呈现两性对话的困境,到2016年姜杰的雕塑《大于一吨半》表达女性对性别体制全方位思考,中国的女性主义艺术思潮,不仅体现了思潮生长脉动,也体现了中国女性经验特征,大批女性艺术家致力重绘日常生活叙事美,创造了中国女性主义艺术思潮的三种日常生活叙事策略,见证了中国日常生活巨变和女性主体成长,并且成果斐然。  相似文献   

18.
以现代广告为主要考察对象,结合大量的案例对其日常生活审美化表现形式的三个方面,即:广告创作直接引用或模仿艺术品、广告创作呈现艺术风格、艺术活动成为广告的新载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认为现代广告审美化主要是生活层面的审美化,浅表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经济策略的审美化,对利益的追求使得现代审美化广告始终无法纵情美丽。  相似文献   

19.
大众文化在审美维度上的博弈发生在审美异化与审美拯救之间。在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抗衡中,大众文化突破一元,解构二元,为人的解放和人的现代化提供了多元的审美视角;在权力话语与反权力的实践的博弈中,大众文化引领着普罗大众突破了具有着难解的清教主义情结的精英审美权力话语的藩篱,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众审美实践;在“大众白痴”与“觉醒的酒神”的博弈中,大众文化赢得了其在主体性问题上的尊严,最终使沉醉的酒神得以觉醒,主体人格得以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