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4 毫秒
1.
宗教社会学的范式转换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俗化理论植根于具有国教传统的欧洲宗教实践,宗教市场论脱胎于政教分离传统下的美国社会,它们构成了当代宗教社会学的两大理论范式。从以世俗化理论为主导到宗教市场论的繁荣,宗教社会学研究发生了范式转换。各国学者从不同的宗教经验与实践出发,在对话中延展了两大理论范式,其中也包含了中国学者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国家宗教关系的特点,是与欧美比较而言的。中国历史有自身的发展轨迹,所以中国古代国家与宗教的关系,其展开的历史背景与欧美不同,中国古代社会"政教关系"一词有自己的特殊指谓。人文化的儒学在中国古代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政教关系的基本走势:即教权绝对服从王权,宗教发挥"以教辅政"的社会作用。民间起义对宗教的利用造成了国家政权对宗教组织的警惕,外来干涉势力引起古代政府对外来宗教的警觉。  相似文献   

3.
美国宗教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是一个笃信宗教的国家。其宗教构成变化之大、教派之繁多、组织之活跃、对社会生活影响之广泛 ,令全世界瞩目。美国又是世界上较早实行政教分离的国家之一 ,但政教分离并不意味着宗教和政治无关 ,相反 ,宗教和政治已深深地融为一体 ,宗教与政治的分界线正在逐渐缩小 ,宗教在美国政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西方许多国家为保障宗教信仰自由而在宪法中规定政教分离原则,这主要是基于中世纪政教合一体制的历史根源。我国《宪法》也规定了政教分离原则,但并无这种历史根源可循。关于政教分离的制宪原意,我国除了保障宗教信仰自由,还受到了政治、民族与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些特殊的制宪原意延伸出我国政教分离的宪法规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教分离不排斥宗教人士参政议政;二是政教分离也要求国家公平地为各种宗教的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5.
什叶派在伊朗被确立为国教 ,是伊朗伊斯兰教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它是波斯民族及波斯文明同阿拉伯民族及伊斯兰教相互作用的产物。文章从什叶派被确立为国教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措施、作用和影响等方面 ,深入剖析了这一历史进程 ,以期对人们理解伊朗民族与宗教的关系、伊朗政教关系等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国族-国家与传统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国族意识是其文化基础,世俗化是其主要走向,而宪法则是其得以建立的合法性基础。宪法是国族-国家区别于传统国家的首要标志,政教分离、宗教多元以及宗教信仰自由,则是国族-国家区别于传统国家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国族-国家的形成以及现代宪法的诞生,不仅标志着现代国家政权世俗化的实现,同时标志着政教之间关系的根本性变革:在政教分离的国族-国家,宗教不再分享国家行使暴力的权力,难以凭借武力进行精神垄断并排斥其他宗教,于是宗教的多元化开始出现,宗教信仰自由才成为可能。宪法对宗教信仰自由的文本确认,是对传统宗教专制的一种矫枉,并反过来说明国族-国家取得了超越于宗教的政治地位和组织力量。依此剖析中国国族-国家的建构可以发现,传统中国的政治呈现出一种二元结构,即在城市,县、府以上实行的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科层制,而在乡村则是靠宗法进行治理的宗法政治,政教之间存在交织,现代意义上的国族-国家并不存在。清末"新政"以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所进行的乡村建设,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传统的宗法政治,而今在村民自治制度尚未发育成熟之际,宗法政治又呈现出死灰复燃的态势。因此我国当前的国族-国家建构,应以实现国家政治的现代化为任务,着力对农村社会进行现代化改造,以非个人的行政权力代替宗族组织,以法律关系代替血缘关系,使农村社会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论宗教与法律协调的几点理论根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政教合一国家中,宗教教义也是法律规范,法律与宗教是完全协调一致的。当今世界上除极少数国家外,都采用政教分离的政治制度,在政教分离国家中,宗教与法律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不同范围。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同时,宗教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很大的影响,正确认识法与宗教的协调关系对国家制定有关法律及宗教政策有重要意义。下面试根据我国历史上和当代的实际情况探讨宗教与法律协调的理论根据。一、法律不直接规范调整人们的内心信仰,确认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宗教活动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从根本上避免了法律与宗教的…  相似文献   

8.
公民宗教是在政教分离的情况下,借助于宗教的形式来为社会确立共同的政治信仰。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宗教形式,而是借助宗教感情来维护政治上的团结。美国的公民宗教为我们提供了在政教分离的情况下,利用宗教的政治功能来服务于社会政治生活的“范例”。公民宗教对改善我国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在宗教界进行以爱国主义和公民教育为主题的政治信仰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是个以白人移民为主体 ,又有土著人 ,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国家。在宗教方面 ,本土的土著宗教和外来的移民宗教和平共处 ,自由存在。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移民国家 ,不同的宗教、教派拥有不同的信众 ,但任何一种宗教、教派都没有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 ,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不大。因此 ,澳大利亚虽宗教、教派众多 ,但没有国教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各国,美国一向被认为处理宗教冲突、实现宗教自由的典范。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简单明了的规定,直到现在仍然是美国处理宗教纠纷的主要依据。本文追溯了从欧洲人逃避宗教迫害来到美洲,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制定之间的基本过程,指出,美国看似中立的宗教自由政策,其实有着浓厚的新教色彩。它的理论根据,是洛克的自然权利、社会契约、政教分离、宗教宽容的学说;而这套学说本身就有着基督教的背景。正是因为美国宗教自由政策的新教背景,使它在处理当前的国内国外问题时常常显得捉襟见肘。这虽然是人类历史上处理宗教冲突问题的一大创造,但有着根深蒂固的问题,无法照搬到别的文化中。  相似文献   

11.
宗教与国家的关系是宗教问题的核心,也是中国共产党宗教观的核心。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历史现象;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宗教国情具有"五性"的特点;宗教问题关系到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新中国的各种宗教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家尊重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各宗教一律平等;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必须在法律政策范围内活动;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的渗透;宗教应辅助社会进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相和谐。上述观点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国家观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人们都习惯于将门户开放政策视为美国的早期对华政策。但这项政策的目标定位并不仅仅限于中国。根据美国国务卿海约翰 1899年、1900年和 1905年三次颁布门户开放照会的历史背景和照会内容,回溯近代早期中外关系演变的历史进程,及美国资本主义扩张的历史轨迹,不难看出,这项政策的目标主体是在华争夺“势力范围”的列强,中国只是实施这项政策的目标客体。美国的对华政策早在门户开放政策出台前就开始形成,门户开放政策本身具有更广泛的扩张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适逢朝核危机白热化之际 ,美国提出对驻韩美军基地进行重新整合 ,必然有其深刻意含。整合拟分两阶段进行。整合后的驻韩美军不仅将具备更强大的震慑力量和更快速的反应能力 ,亦将成为美国构建全球范围下国家安全战略网络的先驱部队。重新部署驻韩美军是美国早已确定的全球范围下驻军调整行动的一部分 ,但此举无疑将加深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忧虑。这对本已危机重重的半岛问题而言 ,无疑又楔入了一个危险参数 ,其作用的敏感性及其动向效应引起了东北亚国家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结合赛珍珠的作品来探讨她的宗教观。赛珍珠同时深受基督教和中国宗教价值观的影响,反对殖民主义和传教士的文化霸权,认同中国宗教,在作品中探讨东西方宗教的冲突和融合,主张建立一个各民族、各文化、各宗教彼此平等、尊重和沟通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有其复杂的的缘由.其中既有历史原因、现实原因,也有外部原因.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苏联解体这一现象,对今天如何认识和坚持社会主义提供了诸多警示.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与朝鲜间关系的发展不仅是两国出于各自利益的主观意愿,更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态度和利益。朝鲜半岛重要的地理位置不仅使其在历史上成为各大国互相争夺的焦点,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重要战略工具。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更加重视朝鲜半岛在美国东北亚地区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美国以朝核问题为切入点,制造地区紧张气氛以维持和加强日韩对美国的军事、安全需要,同时将日朝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纳入自己的地区战略和掌控之中,以维持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遏制中国。可以说,日朝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态度和利益,也因而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形成了全球经济依赖美国的局面,这种依赖性使美国具备了影响他国政治和立法的能力。为了保障其获得最大利润,美国通过制定301条款推行经济霸权。然而,301条款本身是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初步动摇了原有的经济依赖关系,全球经济对美国依赖的不对称性减弱。在后危机背景下,其他国家应该采取联合行动,要求美国废除301条款。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关于美国2004年总统大选的定性研究。在分析大选调查数据的同时,笔者探讨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在处理宗教与政治关系上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及策略。结果表明,布什更好地利用了宗教因素为其政治服务的方式和策略,赢得了主流教派的支持和认同,获得了广大选民的理解,从而达到了利用宗教为其政治竞争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美国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周期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出口导向型的中国深受其害。回顾已有的文献,采用状态空间模型检验美国的边际进口倾向,描述美国贸易保护的周期性;通过对经济周期和政治周期的分析解释了美国贸易保护的周期性变化;然后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验证了"轮胎特保案"中美国政治经济周期与贸易保护之间的关系。认为,对美国贸易保护的防范必须加强对美国经济周期和政治周期的研究,把握两种周期交织在一起所引发的贸易保护的周期性波动,加强国际协调,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