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关键源动力.解放思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前提.对外开放通过推动中国经贸体制与国际接轨,成为引领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决定性力量,并使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巨大受益者.当前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构建面临四大挑战:中国与三大经济体之间经贸摩擦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疫情叠加中美贸易争端,加速全球产业链重组;经济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产业面临国际双向挤压;高水平开放滞后的弊端集中显现.对此,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实施五大战略对策:以新一波解放思想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积极务实妥善地处理与三大经济体的关系;营造透明、一致、可预测的营商环境;深入推行制度型开放;大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发展的高度简要分析和阐述了新世纪我国企业发展面临的四大新机遇 :一是我国市场进一步大开放的机遇 ,二是中西文化进一步大融合的机遇 ,三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 ,四是IT产业迅速发展、知识经济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主导的机遇。在分析和阐述四大机遇的过程中 ,指出了我国企业实现更大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新选择。  相似文献   

3.
银监会目前面临着两大机遇和四大挑战,面临的挑战远远多于机遇。目前,与其说其对中国银行业履行着监管的职能,还不如说它肩负着推进中国银行业体制改革的重任。对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现阶段通过内部的产权制度改革来促进它们的发展,比从外部对它们严格监管将更富有成效。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是十分棘手的难题,这也就意味着产权制度改革将是银监会面临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政府无时无刻不在干预和调控着市场体系,这对县域经济改革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同时,县域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能源制约问题.调整自己工业经济的定位,是金堂县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经济是非均衡的经济,即非均衡的经济运行和非均衡的经济发展。我国证券市场是在非均衡经济条件下或者说是在紧的经济运行条件下发育的,它既不同于小商品经济或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发育,也不同于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市场的发育。非均衡经济是中国证券市场发育面临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约束条件,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种种矛盾和挑战无不与其特征有关。然而,以往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证券市场改革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和中国目前正处在各自历史的分水岭。中国正在通过经济改革和寻求能使改革顺利进行的可以接受的综合政策来重构它的经济。澳大利亚在沉重的外债压力之下已喘不过气来,正在通过进行宏观经济改革,消除对国内经济和国际市场信息进行结构调整而在体制上的障碍,使经济得以振兴。我们两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我们从过去继承下来的历史遗留问题。澳大利亚外国投资政策与其现时经济问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紧紧抓住相互关联的四大环节:一是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二是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三是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四是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这四大环节无不与社会保障有密切关系,而且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显得越来越关键和紧迫,如果搞不好或者跟不上改革的步伐,就会拖企业改革的后腿。因此,如何紧紧围绕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建立现  相似文献   

8.
张勇 《理论界》2008,(10):19-20
中国的改革是一个发展制度不断创新和发展文化不断变迁的过程。但当前,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面临着既得利益集团通过阻碍持续制度创新和发展文化变迁所带来的压力。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必须进行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变革,这就需要持续的制度创新和发展理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中国经济面临着发展和改革模式的双重转换与整合。发展模式要由消费主导型数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换;改革模式要由分权让利向体制创新转换。产业组织创新是整合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模式双重转换的核心或基本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经济改革进入最后攻坚阶段。此阶段促使消费扩张潜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不利因素大于有利因素;消费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力量,必将对我国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改革攻坚阶段我国的经济形势为基础,论述了此阶段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之心理与行为的四大主要因素,以及居民消费心理与行为变化的四大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1.
《理论界》2015,(9)
谢地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深刻回答了中国国有经济的性质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会有国有经济、中国国有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以及如何扮演好其应该承担的角色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进一步深化国有经济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于金富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住发展机遇期、突破改革深水区"的战略思想,既指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良好机遇与主要风险,也确立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既明确了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也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在于政府改革。王厚双、关昊、张玉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全球经济治理战略的全面实施,必将对全球经济治理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张丹宁强调,今天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自身经济体量都决定了当下的改革需要更多的"创"。对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辽宁省而言,如何依托大众创新来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理论界》2015,(9)
谢地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深刻回答了中国国有经济的性质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会有国有经济、中国国有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以及如何扮演好其应该承担的角色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进一步深化国有经济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于金富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住发展机遇期、突破改革深水区"的战略思想,既指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良好机遇与主要风险,也确立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既明确了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也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在于政府改革。王厚双、关昊、张玉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全球经济治理战略的全面实施,必将对全球经济治理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张丹宁强调,今天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自身经济体量都决定了当下的改革需要更多的"创"。对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辽宁省而言,如何依托大众创新来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理论界》2015,(9)
谢地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深刻回答了中国国有经济的性质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会有国有经济、中国国有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以及如何扮演好其应该承担的角色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进一步深化国有经济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于金富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住发展机遇期、突破改革深水区"的战略思想,既指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良好机遇与主要风险,也确立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既明确了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也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在于政府改革。王厚双、关昊、张玉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全球经济治理战略的全面实施,必将对全球经济治理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张丹宁强调,今天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自身经济体量都决定了当下的改革需要更多的"创"。对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辽宁省而言,如何依托大众创新来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理论界》2015,(9)
谢地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深刻回答了中国国有经济的性质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会有国有经济、中国国有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以及如何扮演好其应该承担的角色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进一步深化国有经济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于金富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住发展机遇期、突破改革深水区"的战略思想,既指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良好机遇与主要风险,也确立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既明确了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也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在于政府改革。王厚双、关昊、张玉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全球经济治理战略的全面实施,必将对全球经济治理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张丹宁强调,今天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自身经济体量都决定了当下的改革需要更多的"创"。对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辽宁省而言,如何依托大众创新来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由深圳大学特区台港澳经济研究所苏东斌教授主持创作完成的《中国经济特区史略》 (以下简称《史略》)一书 ,日前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以特区经济发展史为基本线索 ,结合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 ,从多角度、全方位记录我国各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设立过程、发展状况和发展历程、面临的问题 ,展示经济特区前景的学术著作。1 以开放促改革是我国二十几年来最成功的经验之一。中国有远见地选择了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道路 ,但同时也就面临一个深刻的矛盾 ,即必须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寻求推进改革的动力。改革本身实际上是责…  相似文献   

16.
劳动就业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问题,各国政府都十分关注。在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长期存在,并日益突出,劳动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能否做好就业工作,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亿万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既是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本文立足于转轨时期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实际,具体分析了我国劳动就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突出矛盾,提出了解决我国劳动就业问题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以改革求发展是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历史任务。改革不仅从农村扩展到城市,而且把触角从经济领域伸向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道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作为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的积极的成果与消极的影响,引起巨大的反响,社会的变化导致道德意识动荡,旧的道德观念还未崩溃,新的还处于探  相似文献   

18.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为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所提出的创新举措,一方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动选择,另一方面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十三五"时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由需求侧转向供给侧,面临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必须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中国模式是我国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实践成果,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态势的重新评价.前改革时代中国模式为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实现作出巨大贡献,然而作为一种经验、一种有待完善的经济模式,进入后改革时代经济迅速发展积累下的矛盾日益凸显,中国模式面临着挑战.面对挑战和变化,重新进行路径选择是中国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并由此开启中国模式战略创新的新阶段,模式的战略创新是基于对前改革时代中国模式总结的基础上,寻求后改革时代改革发展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动中的社会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形势进行认真分析,同时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矛盾进行结构性分析,认为中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当前的社会结构改革滞后经济结构大约15年.指出中国已进入社会建设的新阶段,提出了中国社会建设的四大任务和进行社会建设的五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