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贫富差距是影响、阻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今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日益突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以及职业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令人担忧。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十二五"规划中,贫富差距程度的大小将是衡量社会发展和谐与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论缩小贫富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越来越富裕的同时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和两极分化,在阶层、行业、职业之间,城乡之间,地域之间都存在这种情况。贫富差距过大容易激发社会矛盾,不利社会稳定,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长期贫富差距过大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缩小贫富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从解决分配不公着手,要从解决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着手,需要执政党、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杨炳群 《南都学坛》2006,26(5):130-131
当前导致社会不和谐的根源之一是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这直接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应采取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调整收入分配结构,避免收入的过分悬殊;完善税收调节功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4.
贫富分化过大会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导致需求不足从而形成经济萎缩,还容易引起社会的动荡不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缩小社会成员过大的收入差距。要充分关注社会低收入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必须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应把构建利益均衡机制作为抑制当前我国社会贫富趋向扩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全面落实需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其必要的保证。现阶段,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以公平为基石,缩小贫富差距,使社会各阶层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形成合力,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遵循等价交换、谋求盈利、公平竞争、经营自主、对外开放、充分承认个人利益的原则,对道德观念产生了双重影响,有它的优越性、积极方面、正影响,也有其自身的弱点、消极方面、负影响。研究市场经济对道德观念的双重影响,探索解决负影响的对策,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8.
论弱势群体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突破口是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做好弱势群体工作,因为当今弱势群体问题凸显,已表征着社会的不和谐,从而影响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包含着深刻的价值意蕴,关注和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必须以关注和解决弱势群体问题为先导引领和谐社会构建;目前应着力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人们思想状况与贫富差距扩大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人们思想素质的差异是导致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而贫富差距扩大对人们思想有着消极影响。我国要使贫富差距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限度,要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就必须在完善分配制度的同时重视人们思想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当前,民族地区经济滞后状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一是动摇 着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二是成为政治和谐局面的严重隐患;三是削弱着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对此,必 须要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和谐社会的内涵,主要阐述了构建和谐社会要有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区域结构、社会主义三个文明的有机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通过剖析和谐社会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我们全民族为之长期奋斗.  相似文献   

12.
浅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坚持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突出强调“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背景下,贫富差距过大却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一个主要社会问题.从基尼系数上看来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危险的地步.我国贫富差距不断地在扩大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我们必须加以重视.文章通过剖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贫富差距这一现象,揭示其内在根本原因,从而根据我国具体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探析人工智能对人类思维能力的双重影响,对于选择人工智能发展的合理路径,尽早预测和防范风险,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人工智能帮助人类提高了感知能力和思考能力,带来了局部认知的深化,同时有可能逐渐弱化整体认知的思维习惯;人工智能引导人们注重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时有可能逐渐弱化对因果关系的追寻,对事物变化可能的后果缺乏敏感性;人工智能使得个人的自我意识不断完善和延伸,同时有可能影响"大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为了消除人工智能对人类思维能力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必要倡导和培养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用心"思维能力,以促进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政策的指导下,社会各阶层总体生活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也出现了贫富悬殊的问题.研究目前贫富差距对社会稳定的影响问题是当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儒家修养理论在中国历史上起着双重作用.儒家修养理论对当代中国"以德治国"的思想起着积极作用,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我们只有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道德建设,增加法治依赖,变自律为他律,变人治为法治.中国才能成为真正的民主法制国家.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与贫富差距--20世纪末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尼系数的国际比较表明,中国的贫富差距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农村居民之间、城镇居民之间、城乡之闻、地区之间以及单位之间的贫富差距都在原有差距的基础上有所扩大,调控贫富差距的理论依据是贫富差距必然论和功能论,而调控贫富差距的现实选择是努力增加财富和适当转移财富.  相似文献   

18.
普惠金融的发展,让社会各阶层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进而逐步缩小贫富差距。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较大,为剖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富差距的影响效应,构建农村普惠金融扶贫效应模型和推算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基于全国31个省的相关数据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进行实证检验,阐释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富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贫富差距的改善作用不显著、缺乏可持续性且存在地区差异。对此,提出我国应当从完善金融体系、优化金融服务和创新服务工具等入手,不断扩大普惠金融对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正面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生命生产的双重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并从我国目前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现象,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必然性。同时,提出了从发展经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等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本文重点从和谐社会的内容、特征以及途径等方面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