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作为社会"保护伞"、"安全网"、"减震器"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严重滞后,已成为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严重瓶颈.而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一部分、有着重要地位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更是一个高难度的课题.另一方面,人口流动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问题,特别是对农民的结构性流动来说,在目前还仅仅只是个开端,从人口乡城流动的角度审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事业,有利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同时也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农村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救济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但是大部分农村社会保障主要依靠农民有限的收入,并且对农民利益重视不够.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若干深层次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其中主要问题是当前我国养老保险需要从应急机制着眼于长效机制的转变.本文分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的深层次原因,并指出农村社会保障要实现应急机制向长效机制转变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很落后,存在着覆盖面窄、待遇水平低、统筹层次低、转移就业的农民缺乏社会保障等问题.新农村建设为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提供了历史机遇,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而且是社会收入的"调节器".农民作为共和国的公民,也有人格尊严,本质上要求平等对待,也应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以维护其生存权与发展权.唯有如此才能体现人权保障的价值追求.因此,人格尊严、平等对待、人权保障共同构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宪政基础.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会保障,是对于以遭受不确定性与确定性风险包括自然风险与人为风险为常态的农民的社会保护.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沿革,庞大的农民群体被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边缘,需要未满足且呈非均等化供给态势.运用社会权利与需要满足理论厘清建构农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进行可行性分析,阐明保障每一位公民普遍享有"无差序"的社会权利与实现需要满足,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应然诉求.  相似文献   

6.
正苏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孙宪忠:《中国农民"带地入城"的理论思考和实践调查》指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及其附属使用权,是我国农民的重要财产。在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今天,如何处理好"进城农民"的"地权"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传统的由国家征收农民土地,同时转换农民身份为城市人身份,并给予城市社会保障的"三费一补"做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基本社会保障建设正在向纵深推进,但农村社会保障仍存在着制度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任何制度的有效供给,都必须有相应的需求,制度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一致.作为需求方,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需求具有紧迫性、多样性的特点;但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自身的声音微弱,其利益诉求难以有效表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需要增强农民在社会宏观层面的谈判诉求能力.  相似文献   

8.
[摘要]我国要实现十七大报告所提到的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农村短期内只能构建独立于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必须以社会公平为价值取向,通过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内容体系、建立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常态化供给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体系等路径,逐步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严重缺失,集中表现在:农村社会保障项目残缺不全;已有的制度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非农产业农民群体成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盲点.这种状况使得农村居民加大了预防性储蓄的力度,减少了收入中用于即期消费的比例,从而直接影响到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因此,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成为扩大内需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问题,在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表现形式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虽然符合我国国情,可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这种农村土地制度本身固有的一些缺陷逐渐显现出来.但是从土地的社会功能尤其是社会保障功能考虑,我国农村目前这种土地产权制度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只是部分地牺牲了土地的生产要素功能而已,可以利用城镇化、农民合作组织以及农村社会保障等途径来部分替代土地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节器"。本文对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且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认识层面和具体操作层面中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摘要]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土地保障制度一脉相承,土地的占有形式和经营方式决定着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在土地保障基础上历史和现实的农村保障属于低水平制度安排。农村土地属于农民个人所有或者属于集体所有都不足以解决农村绝大多数农民的低水平社会保障问题,其唯一出路在于土地国有化。农村土地国有化不仅是农村土地制度同城市土地市场利用导向接轨的必要前提,也是农民社会保障同城市居民社会保障同等化的必要制度基础。唯有如此,我国才能实现土地使用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私人所有,社会保障国家责任的城乡统筹。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工业刺余反哺农业的产物.我国原有的以家庭保障为主、集体保障为辅、集体经济为基础的农村社会保障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我国应进一步明确新农村社会保障的政府职责,建立切实可行的筹资机制和高效的基金运行机制,重点推进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社会保障就没有全社会的进步与稳定.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指标体系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本世纪末,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国家"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中经济建设的总目标.我国11亿人口有9亿在农村,农民的生活状况最能真实地反映出整个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因此,实现小康的战略重点应在农村,而为加速农村小康进程,则应集中全力,主攻实现小康的薄弱环节.国家统计局有关农村小康的研究资料表明,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是实现农村小康的最薄弱环节,应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地区差异的存在,决定着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高低不一,如何  相似文献   

16.
在对徐闻调研的基础上,探讨生态农业经济"公司-生态文明村-农户"双轨道运行的发展模式;并形成以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为中心,生态文明村为依托,保证农民最低生活保障三者互动运行的农村基本社会保障模式;就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体系资金的筹集、用途、运营及管理,提出"四条保障线"、"双系数"方案、"妇联协助管理法",体现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内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非典"发生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历了严峻考验。虽然这一次疫情并未在农村地区广泛传播,但已经暴露出了农村在应对突发性灾难事件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面对"非典"发生后的严峻挑战,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改进革新,在发生突发性灾难的情况下首先需要考虑解决农民的人身救治问题,把农民的灾难救助纳入社会保障的轨道上,依法予以解决。结合国际社会灾难救助的一般规律,今后我国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改革的主要趋向是:在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下改善农村医疗状况,加强农村医疗队伍建设;加强国家对农村养老事业的资金投入,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建立乡村突发性灾难的社会救助制度;加强立法,对乡村危机时刻的社会治安和秩序进行有效管治;建立基层社会组织物资储备系统以应对危难时刻的群众需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灾难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建设落后于城市,形成"二元社会保障体制".其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保障具有鲜明的伦理特性,伦理道德支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运行,社会保障制度推动伦理道德的进步和发展.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结构不合理主要是由于二元保障体制的存在,这使广大农民一直处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边缘.因此,建立新型的充满人文伦理关怀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非贫困农村中社会保障需求与供给因素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性依赖于对社会保障供需因素特点的充分分析。我国非贫困农村地区农民的保障需求主要是对其“安全需要”层次中各种生活风险的保障需求 ,同时对于农业和非农业两大农民群体 ,其各自的保障需求又有着不同的特点。从社会保障供给条件来看 ,非贫困农村地区已具备了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社会经济条件 ,而且不同农民群体的供给条件也各不相同。根据社会保障供需条件的特点 ,农村应建立针对于不同农民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并实现社会保障体系设计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