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缺失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提高,科学方法的传授引导和科学活动能力的锻炼加强,从而形成综合的科学观,最终达到科学精神的形成.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统领,形成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核心要求,也只有在科学精神的统领下,科学教育才能有实效性.但是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突出问题是在教育过程中缺少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形成不是抽象的,要在符合科学精神的科学知识传授过程中和科学方法训练中获得和体现.反之,科学教育中就不具备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2.
科学分类(实际上是指对科学进行分类)是一项古老的科学学或科学哲学工作。关于分类的科学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对科学分类本身至今还处于一种相当不自觉的状态。科学是人类对确定性的追求,发现、认识并理解科学,进而运用科学是人在这个小小星球上存在与发展的自然选择——人择。人类追求科学的确定性存在:形式或抽象的确定性,历史文化或对既成存在的确定性,以及未来的确定性。这形成了科学的三元结构:形式科学元,解释/实证科学元,设计/实践科学元。这三种科学元构成了科学分类的元结构。在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三类科学中,设计科学是目前最欠发达的科学元,今天人类对发展的不满与担忧的绝大多数问题是我们所进行的设计水平不高引起的,根本问题是设计科学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任何科学都必须精密、精致,促使科学精密精致的根本在于其各科学元的公理化实现。其实,所谓的后科学社会则是设计科学的春天,而今天所有不够科学的科学都需要通过公理化的努力实现科学化。  相似文献   

3.
试论科学素质的构成要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科学素质的构成要素,认为科学素质构成要素可以分解为知识、能力、科学方法和品质四个方面,并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在科学素质中,知识是科学素质的核心,创新能力是科学发现的源泉,方法是科学发现的杠杆,而品质是科学素质的非智力因素,对科学素质的培养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科学的文化,这里的科学不仅仅指器物层面的先进技术,不仅仅是生产力,首先指的是科学精神,即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科学就是理性,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科学精神是最重要的,是一个民族是否具备现代意识的试金石.为弘扬科学精神,建设先进文化文章提出以下几点措施:确立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的文化氛围;创造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的体制环境;加强领导,把科学文化建设真正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加强素质教育,从小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意识;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5.
科学概念的滥用严重地损害了人们的科学理性 ,使各种伪科学和歪理邪说泛滥成灾。为了保卫科学的纯洁性 ,必须对科学的现代概念作出界说。本文提出 ,科学是具有普遍概括性的客观知识 ,主体对事物的感受、评价、及其主观的信念愿望的表达不应称之为科学 ;科学是可否证的理论学说 ,哲学形而上学和各种无法否证的学说 ,不应称之为科学 ;科学追求的目标是真理 ,但科学不等于真理 ,它是可错的 ,衡量科学的标准是可否证性、创新性而不是真理性 ,老生常谈的不应再称之为科学。  相似文献   

6.
康有为眼中的科学是科学技术,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源本.康有为的科学观偏重于科学的应用价值.梁启超强调科学的深层结构是科学方法,但他对科学的认识也存在误区,他把科学的实践所造成的灾难看成是科学的滥用.他赞赏科学的精神价值,但找不到这种求真的精神价值与中国求善的理想人格价值的通道.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学校科学教育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但科学精神的缺失是中国近代学校科学教育的致命弱点。探其原因,近代学校科学教育的产生动因是科学精神缺失的直接缘由;畸形的科学文化理论构建是科学精神缺失的深刻缘由;传统的治学方式是科学精神缺失的重要缘由。  相似文献   

8.
科学建制的类型及其伦理样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的社会建制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自从 17世纪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以来 ,到目前为止 ,人类有小科学和大科学这两种科学建制类型。由于科学建制的类型和结构不同 ,科学伦理也呈现了不同的样态。与小科学建制结构相应的是以科学家职业道德为核心的科学伦理样态 ,与大科学建制结构相应的是以伦理的社会建制为特点的科学伦理样态。大科学建制时代的我们 ,应关注科学伦理的社会建制化。  相似文献   

9.
近现代中国人接受西方文化影响,其最大者莫过于科学。中国人接受科学的路径是:最先是科学器物,进而为科学知识和科学学科规范,再进而为科学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西方文化中对中国人具有同样影响力者,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人何以接受马克思主义?一个文化逻辑上的观点是:中国人是以接受科学的心理,最后选定科学社会主义的,相信科学就必定相信"科学的主义"。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为什么会成功?科学的成功说明了什么?这是如何合理地理解科学的重要论题之一。科学实在论的“逼真”论证和“无奇迹”论证认为,科学的成功说明了科学理论是对实在的正确的或近似正确的描述;劳丹对此进行了逐一反驳。他认为,科学的成功只说明了科学方法的可靠性。对科学成功的这两种理解都是片面的和狭隘的。关于科学成功的理解应该是多维度的,既有历史的、认识的、方法的、经验的维度,也有社会的维度。当我们把这些维度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解科学的成功时,科学的成功说明了科学只是在整体上对世界的内在机理的模拟,真理是两者的相似程度等于1的理想状态,是科学追求的目标,科学理论是在谈论世界,而不是描述世界。这是关于科学成功的一种弱实在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