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与孔子同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史上烟烟生辉的杰出人物。老子早于孔子,是温家的代表人物。他在《老子五千文》中用“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道”这一超感觉、超时空、最抽象、最概括的哲学范畴来指称永恒而绝对的宇宙本体和自然规律,并据此构建起理论体系。老子是一代先哲,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哲学认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稍晚于老子。据史书记载,孔千年轻时代就崇拜老子,一生中曾多次访学、求教于老子。孔子曾极力宣传和提倡以“仁”为核心、以“礼”为途径的社会伦理道德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华传统思…  相似文献   

2.
老子与孔子同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史上熠熠生辉的杰出人物.老子早于孔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在《老子五千文》中用“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道”这一超感觉、超时(?)、最抽象、最概括的哲学范畴来指称永恒而绝对的宇宙本体和自然规律,并据此构建起(?)论体系。老子是一代先哲,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哲学认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稍晚于老子,据史书记载,孔子年青时代就崇拜老子,一生中曾多次访学、求教于老子。孔子曾极力宣传和提倡以“仁”为核心,以“礼”为途径的社会伦理道德思想。孔子是儒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孔子看作人类历史上的十大思想家之一。由于孔学和儒学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处于统治地位,所以孔学或儒学在一定的意义上是中国文化的代名词。中国古代不仅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就有不同面孔的孔子及孔学出现。其影响不仅渗透于中国古代,也影响于今天的中国及国际社会。历代研究孔子的文字也不知超过了《论语》的多少倍。  相似文献   

4.
<正>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罗尚贤著《老子通解》一书早已售罄。我期待出版界能再版此书,使更多的学者和老学爱好者能读到这本在研究老子思想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著作,并使此后的老学研究能在新的基点上进行,使广大人士能在新的聚光灯下领会老子的思想。这是本文写作的愿望。 (一) 老子是古代中国体系完整的哲学思想之父。他的深刻的论“无”和“有”的概念以及“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曾为百家学者所景仰。《史记》、《论语》以及别的一些古文献都曾记载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文献表明,孔子虽未能理解老子的深刻思维,但却以崇敬的心情说道:“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论语·卫灵公》述孔子语曰:“无为而治  相似文献   

5.
孔子和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两大伟人。他们创立的儒、道学派,不仅在先秦并称“显学”,而且历久不衰,影响深远,成为构筑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干。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共同植根于华夏文化的土壤,故存在着许多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征;他们之间又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别①和视角的不同,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些差异并存互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为一种多元一体的、具有自我调节和更新变化机制的系统。有鉴于此,进一步研究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异同,就成为研究和弘扬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令人惊叹的事实之一,是仅有五千言的《老子》,却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头等重要的源头,并被公认为深奥优美、言简意赅的古典文献。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在近现代社会中地位的日益提高,当孔子的学说已明显暴露出疏于科技的局限性时,《老子》却因其对近现代科学思想的哲学包容,而充分显示其思想异常的丰富性.与不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对宋明理学的关注和研究是康有为早期学术中心之一,万木草堂时期的他多次讲授宋明理学.康有为视界中的宋明理学理论来源复杂,思想构成多元,是孔学、佛学、老学和墨学等多种要素的和合体.于是,与孔学、佛学、老学和墨学的关系构成了康有为的宋明理学四维观.多维视角流露出康有为对待宋明理学的复杂心理,也促成了他由早年崇尚至后期排斥宋明理学的思想转变.  相似文献   

8.
在风靡全国的传统文化研究中,孔子及儒家的研究异军突起,方兴未艾。曾在一定时期被人们视作“禁区”的孔学和儒学的研究,正流布全国,成为文化史中的热门。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老年孔子研究会、山东孔子学会等学术团体相继建立,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山东儒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思想家研究中心和全国各地数十个中国古代思想(或文化、哲学、教育)研究所(室)等学术机构陆续设置。几年来先后出版了《孔子评传》、《孔子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9.
一 孔老夫子,鲁迅夫子,在中国文化史上也许是最有特点,最有影响的两位圣人,是一种什么关系?本文认为:有广义的方面,也有狭义的方面。 孔子,这位中国传统文化最有代表性、最重要的人物,他的整个学说——孔学,假如确如有的研究者所一再指出,一再强调的那样,其根本价值在给汉民  相似文献   

10.
通往庄子哲学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子哲学上承老子哲学,但不是对老子哲学的直接继承,而是在孔子通过学校教育所开创的新的文化局面的基础上向老子哲学基点的重新回归.孔子创立了自己的思想学说,同时也创立了能够传承自己思想学说的教育传统;随着知识分子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进入社会的上层,形成了当时的一个精英知识分子阶层.他们为了得到政治统治者的青睐和重用,竞相以自己的思想主张标榜自己,排斥别人.他们传承了孔子的思想传统,但也分裂了孔子的思想传统,酿成了众声喧哗的文化局面.庄子在当时是一个非精英知识分子,他生活在一个近于政治权力真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没有介入上层政治权力关系和精英知识分子文化纷争的积极性,但这也使他超越了并在超越的基础上包容了各种不同精英知识分子的思想学说.从这样一个非精英知识分子的角度感受和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是正确阐释庄子哲学的唯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孔子学说的渊源即儒家文化的渊源,可追溯到尧舜禹汤以及文武周公。其中如“监”、“中”、“明人伦”和《易》乾坤两卦是极其重要的思想财富。“监”讲继承传统,吸取前人经验。“中”揭示辩证的思想方法。“明人伦”强调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乾坤两卦体现朴素唯物论的宇宙观。它们基本上被后世儒家,尤其宋明新儒家所歪曲、埋没。因此,儒学不等于孔学。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审慎地吸取孔子思想中的精华,而对宋明理学采取坚决批判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人才规格问题,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对于整个社会都是举足轻重的。孔子是学校教育的先躯。他的一生主要从事文化教育活动。他的教育思想里就有个人才规格问题。在孔子的思想中,道德总是处于第一位的。这是他对人才最基本最主要的要求。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也都是以“德”用人的。这个“德”就是“忠”、“孝”。东汉有个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他承前启后,强烈地影响了中华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和精神风貌。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身后,其学说往往发生分裂和变异,人们对他的认识也很不一致。中国的孔子和德国的黑格尔就是这样。2500多年中,人们对孔子的评价有褒有贬,总的情况是,在古代褒多于贬,较长时期甚至处于“独尊”的地位;近代则贬多于褒,有时甚至被指责为“万恶之源”;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孔子?我认为在经历了长期的褒扬——肯定和近百年的贬弃——否定之后,现在是到了深入做合题文章——实行否定之否定的时候了。下面就此谈些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4.
探讨中国哲学家老子“隐”思想的文本,意在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中“隐”文化观与其实践的关系。老子哲学观是在“无我”客观认识论基础上反映他的唯物论与实践论的;老子的“无我”观是通过“隐”思想及实践方法体现出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隐”文化现,反映出中国人认识宇宙存在的一种客观态度及其对待相对存在的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无论愿意与否,只要谈到中国的文化史,无法回避也不可能回避的是孔子。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物能比得上孔子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历史如此休戚相关,以至于有学者认为“孔子简直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作为中国文化的巨擘,世界文化的名人,孔子大概也是西方人了解最多和最为熟悉的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曾多次入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列,在世界上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本世纪的最初三、四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伟大的革故鼎新的转折时代,那么,鲁迅便是这一转折时代造就的一个思想、文化的巨人和天才.再如果说发端于五四前后的中国新文化的建设是以“清理旧帐”,即批判和否定中国封建传统思想文化为其前导和基础,那么,鲁迅则是当时致力于此的众多先驱者、奠基者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象征.可以说,鲁迅毕其伟大思想家、文学家的一生,很大一部分精力和心血就花费在对“旧帐”的清理上,其为中国现代历史发展和民族新文化建设所作的杰出贡献及所立下的不朽功绩,同样也有很大一部分就表现于“扫荡废物”、廓清道路这一艰巨的劳作之中.而对于构成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明及其创始者孔子的批判,则不仅是鲁迅“清理旧帐”所最注重的工作和对象,而且是能够充分反映和体现鲁迅文化思想及特点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17.
孔子思想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对中外文化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继承了中国奴隶社会以及初封建社会的民本思想、宗法思想、中庸思想、大同思想,并以此形成了一个以“仁”为中心内容,以“礼”为表现形式,以“中庸”为思想方法,以“大同”为远大理想的思想体系。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是孔子学说的思想方法,也是孔子的唯物主义思想部分中最核心的内容,是辩证法在孔子思想中的典型运用。中庸贯穿于整个孔子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8.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没有给后代留下直接的著述,他的言行主要由他的学生收集在《论语》一书中。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两千多年来,它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仁”的学说与佛道二家的消极遁世学说共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封建统治者、知识分子和底层人民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来运用和发展“仁”的学说,致使孔学原貌难辨。因此,有必要以《论语》为直接依据,对孔子的“仁”重新加以述评,以便概括地理解它的原意。  相似文献   

19.
康有为《论语注》诠释特点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有为认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三统三世、大同小康、托古改制,然孔学被曾学遮蔽,被刘歆篡伪,被宋儒歪曲,故他以《论语注》为载体,援西入儒,对孔子极尽赞美之辞,弘扬孔学大道,绘制社会发展的改革蓝图。  相似文献   

20.
孔子老子人生价值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老子人生价值观比较研究阮青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人生价值问题研究的民族。孔子老子为先秦时期两大“显学”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尽管在他们的著作中没有出现“人生价值”一词,但是,在围绕着“人”的问题所进行的探讨和论述中,却经常涉及到个人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