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海洋"作为一个承载着现代意识、世界想象和生命觉悟的特殊意象大量涌入中国现代文学,深刻变构了现代中国人的文化想象和世界认识,持续生发出一种新的海洋意识。在现代中国文学表达中,"海"经历了由已知向新知、由边缘向中心、由混沌向辨实的更变,其中纠缠着理想与日常、异域与乡土、自我与他者的冲突。这渐渐塑形的现代海洋意识,正折现着现代中国在文明转型中的种种憧憬、热忱、尴尬和困惑,蕴含着现代中国的文化个性和精神症候。  相似文献   

2.
宋清华 《齐鲁学刊》2006,(5):118-121
理性具有超越经验世界的特征,这是由理性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理性的超越性追求,体现的是人类对自身有限性的超越,它源于人的本性,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创造性的表现。理性借助这种超越性的追求,来探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为人类建构完美的自我形象和至善的理想社会原型,以体现人性的崇高和尊严。但理性所建构的理想世界,乃是一种形而上的理想追求,为的是唤醒理性的反省和批判精神,以避免僵化、停滞以及功利价值追求,鼓励人超越现存,激发人的指向未来的内在创造潜能,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向更符合人性需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公民意识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民意识作为现代社会的精神蕴涵与表征,对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这种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它对于传统臣民意识形态的冲破与超越,而且还表现在对于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发展的精神揭示和观念引导上,可以说,它是国家现代化恒久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理性总是力图超越经验世界,追求至善的理想价值,这种追求源于人的本性,即人对自身有限性的超越,体现的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创造性,这种至善的理想,固然对人类具有价值和意义,但它并不能在经验世界实现,而只能作为形而上的理想在超验世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纯粹形而上的理想如何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总是力图超越经验世界,追求形而上的理想,这种追求源于人的本性,即人对自身有限性的超越,体现的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创造性,这种形而上的理想,固然对人类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但它并不能在经验世界实现,它永远只能作为至善理想在超验世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类只有具备了意识,才有从事各种精神活动,包括艺术活动的可能。艺术是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就是说,只有当人类一旦具有了超越现实的企图,并借助某种再造的“形象”表现这种企图时,艺术才有可能诞生,所有的艺术都是这种足以构成积极幻想与相当混杂的心理交织的结果。意识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是把人与动物划分开来的标志。初始的意识是  相似文献   

7.
超越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和普遍的现象。人类社会由低级走向高级,由野蛮走向文明,都是人的超越意识和超越实践活动,推动一切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结果。因此,超越意识是人类特有的超越现实、超越历史乃至超越自我的意识,从而人类才不但能认识世界,而且能改造世界。近年来,在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领域中,“超越”似乎成了一个热门概念。有些文章片  相似文献   

8.
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在人类历史上尽管有许多不同的形态,但是其功能都是一样的,这就是使人对世界产生虚幻意识。这种虚幻意识是由人的生存状况所决定的。意识形态不仅作为一种虚幻意识在人的思维中存在着,而且成为日常生活的实践。在这种实践中,我们似乎是主体,但是实际上我们都受到了生存状态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生产力和技术是人的生存方式及其变迁的决定性因素。在前资本-技术时代,人类处于自然人类的生存状态。在资本-技术的现代社会,人类处于技术人类的生存状态,在这种生存状态中,由于资本和现代技术的生产、消费的异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割裂,导致现代人陷入异化的生存状态。在未来社会,人类解放或自由人的联合体将实现,人与技术之间和谐相处的“技术-人类共同体”将形成,人的生存方式将进入理想状态。从对西方现代人的生存方式的批判性超越和对未来社会人类理想的生存方式的展望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启和展开,也是一种未来社会属人的生存方式可能性的实现和具体化,马克思的生存方式思想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代新儒家把儒家哲学与基督教加以比较后认定,宗教精神是一种“外在的超越”传统,而儒学只是一个“内在的超越”传统。如果从儒学与宗教之异同的大致区分来看,这种说法基本上是可取的。但是如果我们就此承认儒家哲学只是内在超越而否认它的外在超越,即儒学所发散着的浓烈的宗教意志和信仰意识,那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儒家哲学作为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的永恒价值。就儒家哲学的实质即核心内容看,它仍然分成两个层次,即以合性为主体的自我超越和由心推物、及世的世俗的超越。前一种超越由它的必胜之学昭示出来,后一种超越则由其天命观和社…  相似文献   

11.
杨晓 《人文杂志》2008,(1):22-28
本文认为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对康德的先验哲学的超越.本文从对康德的先验理性的批判入手,展示了黑格尔超越内意识形而上学的现象学思路.遵循笛卡尔为近代意识哲学奠定的自明性原则,康德将现象与物自体的分裂作为其哲学的出发点.物自体不可知,知识只关乎现象界,知识的根据归于先验理性(主体自我意识),满足于主观有限的认识.而黑格尔一反意识哲学的清晰性、自明性原则,认为意识经验(现象)得以可能的根据正是理智意识不能清晰、自明地把握的物自体.物自体(绝对、存在--精神)就在现象中,通过现象开显自身.绝对降临意识,使得意识与精神之间有了明暗的实在关系.意识得以可能的根据就是作为其真理性尺度的精神,这种真理性自身是意识之光由之发出的玄暗.绝对精神(物自体)开显、创造、显现现象,这种开显、创造活动就是存在的事情,存在的事情(人类历史)及其事后的觉解就是存在--精神的澄明,就是真理性自身.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文明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文明界面,是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的.以民主法治为核心的政治文明建设,其基础是人的建设,是充分实现政治社会化的,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明确公民意识的现代公民的培育.所谓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它在本质上呈现为与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主体自由追求和理性自律精神.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女性文学的思想内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国女性文学作为 2 0世纪文学传统的一部分 ,直接而富于创造性地参与了中国文学现代精神的熔铸和锤炼。这种精神指向在女性文学的社会性主题、女性主题以及富于哲学意味的创作中有着鲜明体现 ,其思想内涵突出标示了对传统妇女文学的批判与超越。其间 ,女性意识对作品的内在意蕴产生了多样影响 ,那些因女性意识侧重点不同而形态各异的成功之作无不具有自身的价值。它们殊途而同归 ,表现了现代女性争取自身解放、实现“人”的价值的强烈意愿  相似文献   

14.
本雅明的历史时间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和生命存在的节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时间无疑是破解人类存在和历史意识的一把钥匙,时间在无形中规范着人的实践活动。现代线性论的时间观念并不能帮助人们真正理解历史,掌握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形成正确的实践观念。本雅明通过挖掘遗存在过去中的人类未来鸟托邦理想。提供了一种把历史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事实的国度和理想的国度统一起来的人类本真存在的历史时间意识。  相似文献   

15.
靳凤林 《河北学刊》2005,25(1):106-111
所谓现代性,主要是指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人类在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知识理念体系和个体、群体心性结构及其相应的文化制度方面发生的全方位秩序转型。它以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确立、理性作用的张扬和肉身美丽的凸显为主要标志。致使这一现象得以生成的精神动因是人类生死观由前现代向现代的巨大转变,而这种生死观的转型与变异又与现代人超拔"现在",贬抑"过去"与"将来"的断裂性时间意识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6.
裴利华 《理论界》2004,(1):40-41
规则,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是指人及各种社会组织和团体做出各种行为时所应遵循的基本社会准则和社会原则。没有规则就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规则意识,是行为主体自觉接受规则的约束,以即定的行为准则规范其全部行为使其在规则的框架内展开社会活动的思想意识。规则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作为一种内在的社会要素不断规范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行为和活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繁衍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进化,促进了人由生物的人向社会的人的转化。一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生动地表明人类社会须臾也离不…  相似文献   

17.
人的神化是对抽象的国家权力的神化,其形式和性质由政治制度决定。古希腊政 治制度的变革决定了人的神化的嬗变:一、在荷马时代,氏族贵族专政始创英雄崇拜,并限定 了人、英雄和神三者之间的界限不可超越;二、在古风时代,僭主政治的普遍建立使平民的地 位上升,人、英雄和神三者之间的界限被超越,代表民间力量的酒神开始名列奥林匹斯神系; 三、公元前五世纪民主政治鼎盛时期,一些英雄人物和平民在死后受到神化,但属公共行为, 家族和个人不会因此获得国家权力;四、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民主政治走向衰落,开始出现 了对在世的独裁者的神化,公共权力被私有化了,思想家们也为之进行了思考,这开了希腊化 时代帝王崇拜之先河。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人处于一种两难的抉择中 :一方面我们所要承受的传统价值毫无例外地包含着虚妄 ,另一方面要彻底拒绝这一切又面临着价值虚无。现代思想家认定人的生命本质是非理性的 ,从而将传统的理性观击碎 ,把乌托邦送入坟墓。现代中国人的处境比西方人更为尴尬 :虚妄的价值尚未摆脱 ,价值的虚无又威胁过来 ,这就是面对市场经济的两难抉择。现代人必须直面和超越这种尴尬 ,既不返回传统 ,也不割裂传统 ,而是重构属于每个人的意识世界 ,由“人是属社会的存在”变成“社会是属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在满足人类需要的生存实践中形成的,作为人类生存实践的产物,文化必须从属于人的生存需要以及满足这种需要的实践。人的生存需要为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内在的驱动力,同时又是现代文化发展的目标所在。个体的现代文化生成是通过个体自我意识的确证、个性自由的追求和现代文化的体认等环节实现的。随着文化的进步、个性的觉醒以及人的自我意识的增强,人的日常生活价值开始凸现。日常生活作为人类的家园和诞生地,滋生着每个人未来文化成长的各种潜能,陶冶着人的精神情操。但由于传统习俗的影响,当代中国公民的日常生活要想真正步入健康、文明、向上的现代生活,尚需来一场深刻的日常生活观念变革。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人类认识活动的哲学剖析,可以进一步明晰孤独意识的概念。作为人类自我意识的具体形态之一,孤独意识是主体与对象相疏离而导致的一种深度的心理体验。基于这样的哲学思考,可以探寻到孤独意识的两个主要成因(即主体精神需要与实现可能性之间的冲突、主体超越意识与其超越有限性之间的冲突),深化对孤独意识积极意义的理解:孤独不仅是人际的重要补充,更是人类获得幸福与成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