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兴的城镇弱势群体源于社会变革和公民个体的生活变迁,其产生和存在对社会稳定、发展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本文从研究吉林省城镇弱势群体的现状出发,分析其特点,进而提出对城镇弱势群体保护与保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时期城镇弱势群体的状况体现在收入低、就业难、生活困难等方面,他们的形成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解决城镇弱势群体问题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真正体现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支持网络视角深入探讨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问题,以大学生弱势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尊重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差异性,从政府支持、信息支持、市场支持、社会支持、高校支持和家庭支持等六个方面,寻找具有针对性的系统化解决对策,完善大学生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顶层设计,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化的社会支持,将社会支持转化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内驱力,提升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弱势群体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弱势群体在就业、利益表达、维权、心理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境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社会安定与和谐.在论述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特征、困境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消解当前我国弱势群体困境的主要对策,这包括:实行就业援助,不断提高弱势群体的就业竞争力;努力构建起理性的、畅通的和制度化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加强司法救济,大力完善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制度;积极构筑起弱势群体的精神支持和人文关怀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20世纪 90年代以后 ,中国的城镇贫困问题日趋严重。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城镇贫困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 2 1世纪我国缓解城镇贫困的对策 ,包括收入分配政策、减少失业的就业对策和社会保障体系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镇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镇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就业支持体系的重构3个方面对近10年来城镇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分析了城镇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的现状,提出了需要通过多视角深入研究、按残疾分类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试论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文中就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及其成因作了分析,提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的弱势群体主要由城镇贫困人口、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构成。多数农村贫困家庭的收入主要依靠种植和不稳定的工资收入,加之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较大,农民增收缓慢。目前,弱势群体的贫困程度未见减轻。因此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江苏省对弱势群体扶持政策主要有住房补贴政策、促进就业政策、教育均等政策和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等。结合江苏弱势群体构成及特点提出救助政策建议,对形成整合的弱势群体救助机制、稳定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阐述了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定义及类型,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中"双困"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在当前就业大环境下仍然处于被动地位,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还很薄弱,就业状况还存在较大程度的不确定性,最后探索出帮助做好"双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城镇贫困现象已成为当今社会一项突出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在分析吴江城镇低收入家庭扶贫解困现状、问题的基础上 ,对今后城镇扶贫解困提出以扩大就业为主的若干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