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严春友 《河北学刊》2006,26(2):36-39
庄子的思想存在着内在矛盾,这些矛盾是由于庄子没有把道的观点贯彻到底造成的。这种内在矛盾或许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若把道的观点贯彻到底就会导致自我否定。《庄子》作为一个文本,是世界思想史上将哲学与诗完美结合的独一无二的经典,这样的文本是不可研究的。我们所谓的研究既违背了庄子思想的本意,又是对这个经典文本的某种破坏。  相似文献   

2.
庄子人生哲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其思想对改变现代人的生存处境有积极意义,使庄子人生哲学思想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研究的思路由四部分构成庄子人生哲学的认识基础;庄子人生哲学的理论构架;庄子人生哲学的现实启示;庄子人生哲学的觉解境界.研究的文本主要依据《庄子》内七篇和述庄派的十二篇文章.  相似文献   

3.
庄子人生哲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其思想对改变现代人的生存处境有积极意义,使庄子人生哲学思想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研究的思路由四部分构成:庄子人生哲学的认识基础;庄子人生哲学的理论构架;庄子人生哲学的现实启示;庄子人生哲学的觉解境界。研究的文本主要依据《庄子》内七篇和述庄派的十二篇文章。  相似文献   

4.
文厚泓 《船山学刊》2012,(3):103-106
人生哲学是中国哲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以"现实性社会人生哲学"为主旨的先秦诸子哲学的突破,《庄子》内篇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独特的"超越式个体人生哲学"。它以超时空的道为自我的本体;以个体自我为哲学的主体对象;为个体自我提出了超越式的人生价值取向———通于大道而外天下、逍遥无己。它为中国现当代哲学提供了新视域。  相似文献   

5.
庄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立意奇特,其中充满了对传统和现实的激烈批判,充满了追求个人自由的浪漫主义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才能。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是最富有文采、思辨水平最高的一位哲人,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其哲学中有着不少精辟的见解,尤其是地的人生哲学,至今仍具有重大价值。在庄子哲学中,人生论占据了很大部分。虽然他的许多观点是悲观消极的,但其睿智的思想,独到的见解,潇洒的人生态度,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精神财富,在科技发达,物质丰富,但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出现疏离的当今世界,庄子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6.
庄子人生哲学中的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人生哲学是关于人生观的理论学说。庄子的人生哲学表达了他对社会、人生、理想、自由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反映了他的生活目标、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庄子的人生哲学和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一样充满了矛盾,本文拟对这些矛盾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并试图揭示庄子哲学的根本矛盾和根本错误。一外化与内不化《庄子·知北游》说:“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古之人是庄子学派的理想人物。“外化而内不化”是庄子学派理想的生活原则,也是全面分析庄子哲学的一个契机。外化即随顺外物的一切变化。庄子认为客观世界的一切都是必然的,不可抗拒的,因而人们只能随顺外界的必然,任何脱离和抗拒命运之必然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大宗  相似文献   

7.
庄子的“道”物关系思想是他与后学在人生哲学上发生分歧的本根。基于“道”创生万物同时又在万物之中的形上前提 ,庄子坚持离物“体道”的人生哲学路径 ,而其后学执持的却是相反的即物“体道”之途。围绕如何对待自我肉体生命以及现世社会规范、价值观念这两个焦点问题 ,庄子挺显了追求精神自由和个体独立的超卓人生姿态 ,而其后学则表现出了看重自我肉体生命并入俗自适的世俗精神旨趣。  相似文献   

8.
任何理想因素和现实实践都存在着无法抗拒的矛盾必然性。不管当时社会政治多么美好合理化,环境氛围多么有利于理想因素的成长,可这种现实矛盾却是无法消除和避免的。战国中期,在社会各种矛盾异常尖锐的局面下,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就表现得尤为激烈。当时在向理想推进的实践途径中,许多哲学家都作了艰辛的努力。儒家学派,四处游说,希求与统治者合作,建立“礼”之下的大同世界;法家力图用“法”来统治人民,形成残酷刑法之下的社会政治制度;而墨家则试图用“爱”唤醒统治者的良知,缓解激烈的社会矛盾。尽管它们的努力,对中国几千年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自身的  相似文献   

9.
逍遥境界一直被大多数庄学研究者看作是庄子人生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但是对于逍遥境界的内涵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庄子>书中关于至人、神人、圣人、真人四种理想人格,进而提出一个以真人为统领,含摄至人、神人、圣人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理想人格论,以期对庄子的理想境界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庄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而庄子的人生哲学更是其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庄子的人生哲学是建立在他的道的自然观基础之上的。在道的自然观基础上,庄子的人生哲学解决了人们生活中的六大困境:生死之困、物欲之困、道德之困、情欲之困、自我之困、及本性之困,所以他的思想对于追求美好生活,完美人生境界的人们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游:庄子生命境界的自由超越@黄承贵$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  相似文献   

12.
亨廷顿的"政治秩序"理论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这种矛盾主要体现为稳定与自由的矛盾、发达与发展的矛盾、形式与内容的矛盾、循环与进化的矛盾.亨廷顿"政治秩序"内在矛盾的形成主要有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两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组织作为一种实现民众意愿、保护民众权益、由民众自发组成的非营利性团体,可以有效弥补新型治理模式下"政府失灵"的困境,在参与社会矛盾化解过程中,有着各级政府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和加强社会治理;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和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组织是公民有序参与和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载体;创新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需要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4.
李秀华 《殷都学刊》2009,30(3):130-134
传统观点认为,庄子思想以崇尚虚无为标的,庄子其人以逍遥游世为准则.这种看法带有片面性.事实上,庄子对干宇宙、社会、人生有着比常人更为深切的关怀和哀怨之情.他不单是思想的巨人,而且还以自己的行为挑战世俗所谓的规范和权威,勇敢地保持和发展自我个性.庄子这种"不经"行为呈现了一种蕴含独特魅力的风度.庄子风度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本质上是对世俗社会的抗议.  相似文献   

15.
贵生论与贵神论是老子与庄子人生哲学的总体差异。老子的贵生论从道性自然的宇宙观角度强调人的生命实体存在状态的重要性,而庄子贵神论则从人性自然和个体生存困境角度,在关注生命的同时,更强调个体精神自由的重要性;自然解脱和自由逍遥分别是两人的人生境界,圣人和神人分别是两人的理想人格;在人生实践上老子提出养生与处世方法,庄子则进一步提出养生、处世与精神修养方法;两人的人生哲学对后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心斋"和"坐忘"是庄子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体道方式,是通向"与道同一"的终极境界的主要途径."心斋"和"坐忘"思想中体现了明显的解构倾向,体现在由两者引申出来的"崇独"思想合力解构儒家伦理名教的理论实践中."心斋"、"坐忘"思想的解构理论的张力又在庄子对逍遥于"世"的肯定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弱化,从而在解构思想内部达到了自我平衡.  相似文献   

17.
文学经典《庄子》一书具有丰富、多元的审美意蕴,其审美意蕴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自然界与社会中的功利性与实用性具体肯定而抽象否定;他以丑为美,审丑是为了审美;他推崇自然之美;但重视自然美、社会美和人性美的结合。创作主体、接受客体、文本及世界是《庄子》审美意蕴形成的主要原因。《庄子》审美意蕴的价值应一分为三:一是庄子创造出来的审美意蕴价值;二是《庄子》文本呈现出来的审美意蕴价值;三是读者接受视野中审美意蕴价值。三者异质同构,分别从不同方面共同建构了内涵丰富、审美价值多维的《庄子》文本。《庄子》用文学的、艺术的形式探讨形而上的哲学和美学问题,阐释"人如何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这一时期,诸子学说形成争鸣之势。这种态势,对庄子人生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庄子》一书对诸家学说均有所吸纳,亦有所遗弃。庄子人生哲学思想既得益于诸子学说正面的影响,也得益于诸子学说反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这一时期,诸子学说形成争鸣之势.这种态势,对庄子人生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庄子>一书对诸家学说均有所吸纳,亦有所遗弃.庄子人生哲学思想既得益于诸子学说正面的影响,也得益于诸子学说反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庄子哲学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和平思想,其终极理想就是实现人类的和平相处.庄子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根源在于打破了人我平等的局面,想要实现和平就必须承认事物之间的差异,建立个体之间的平等关系.庄子追求平等的实质是消解现实中的社会关系,然而这充满着一种空想性.庄子的和平思想引发出对和平可能路径的无限思索,和平局面的实现往往不是建立在对社会关系的消解上,而是建立在权衡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