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沙坪坝区按照重庆市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将曾家镇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镇”建设单位,积极探索符合重庆实际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子,努力打造“都市农业、新型农民、和谐农村”的都市城郊型新农村,力争把曾家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全市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2.
李春禄 《决策探索》2009,(18):53-53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及时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一个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在全国广大农村蓬勃兴起。粮食部门是重要的涉农部门,是党和政府引导农民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依托力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笔者认为,粮食部门要着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抓住粮食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联系,突出部门特点,发挥部门优势,围绕粮食做文章,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切实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培育造就社会主义新农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然而,实现这一美好图景的关键则是人,尤其是新型农民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全会提倡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创造作用。那么,如何培育新型农民,使他们能够发挥主力军作用呢?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育造就新农民农民是农村、农业的主人,两亿四千万农户、八亿农民无疑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既是新农村发展的美好蓝图,也彰显着新农村建设的理念、思路和方法。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关键、最根本的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本质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文化哺育和传承民族精神,反映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骄傲行为和心理的功能,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建设社会义新农村,必须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代表一个时代的先进文化,它将会拓展农民新的视野,激励农民昂扬斗志,锤炼农民道德品格,激发农民创造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面宽,涉及面广,诸如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做好“三农”工作等五个方面的关系需要正确处理。培育新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韩国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既是中央统筹发展全局、遵循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也是中央对新阶段“三农”工作发展思路的深化和升华,它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既快又好地推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并对主城区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要在全市走在前列,要在全国瞄准东部,要在近期赶超成都”的目标,我们深感使命光荣、任务艰巨。为此,我们必须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全区“三农”工作全局,做到“四个必须”:必须把握新农村建设“五个新”的精髓实质,即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乡风文明要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必须明确我国“新三农”的基本定位,即要着力发展都市农业、建设和谐农村、造就新型农民;必须坚持新农村建设的地位要特别凸显,投入要大幅攀升、思路要全面创新、举措要坚强有力;必须使各方面的“三农”工作始终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旋律来展开、来推进、来深化。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我党我国当前和长远的重大问题。太仓市妇联将站在全局的高度,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时期农村妇女工作,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以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为中心任务,大力开展“争当新型女农民,建设美好新家园”活动,以妇女干部“双带”型、妇女群众“双富”型、妇女组织“双向”型、农村建设“双新”型等有效通道为科学路径,教育妇女、改造农业、建设农村,扎实有效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根据安丘市当前农村劳动力输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缺一不可。由此可见,乡风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义。2006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乡风文明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通过各种形式,增强农民现代文明意识,让文明之风吹遍乡村每一个角落。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工程。由于历史形成的办学体制、经济、地域等方面的原因,农村教育仍然是我区教育事业的薄弱部分。按照“建设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教育的要求,农村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不适应”:一是学校校点布局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学校“硬件”设施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学校“软件”资源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四是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拓宽就业安置渠道,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显而易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已更加注重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农民利益,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然而,这些年全国因农民土地被征用而引发的矛盾却屡屡发生,这不仅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不和谐,而且成了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吕贤清 《科学咨询》2009,(23):32-32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投资小、见效快,农民直接受益的一项为民工程,体育工作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市八项重点工作之一。为农民直接服务的乡镇党委、政府,应当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倾尽全力,切实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乡风文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倡导并形成健康文明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相似文献   

15.
薛凯 《决策导刊》2006,(10):6-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难在西部。前不久,记者在国家行政学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班采访,与云南、重庆、甘肃的一些西部县(区)长进行了深入座谈。这些干部熟悉基层情况,执政经验丰富,想干事、勤思考、重实际。他们纷纷建言,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应更加切合实际,真正造福农民。  相似文献   

16.
早在2005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就提出了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且还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点。这是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科学判断和战略决策。现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尤其是农村党委、政府和涉农部门已经行动起来,做调查、作规划、下措施、定政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谋划策。我们坚信,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将在全国农村扎实兴起和有序推进。这是广大农民世世代代的期盼和最大的福祉。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功夫要下在“新”上。  相似文献   

17.
刘舅  糜力 《科学咨询》2009,(23):11-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前提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从而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然而,黔江区农民现有科技素质整体上偏低,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成为各级党政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书上的“新农村建设”,电视上的“新农村建设”,都不是自己领会的“新农村建设”,书上的经验是用来参考的,电视上的典型是用来借鉴的,唯有真正地理解了新农村的精髓,才能建设好身边的新农村。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我认为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抓住“4W1H”,即What、Why、Who、Whose、How。一、What,即做什么,要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自从新农村建设政策出台后,不少农民为中央关注新农村建设、关心农民利益而由衷高兴,但是,由于对新农村政策不甚了解,一些农民也会有种种担心,对此,我们不能埋怨农民不懂政策,而应该认识到是我们…  相似文献   

19.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不仅是当前农业科技进步、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新形势下的农民培训。包括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培养等等。“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作了明确部署,要求“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相似文献   

20.
徐韵 《决策导刊》2007,(10):20-21
当前,中国3000多万贫困人口、6000多万处于温饱线上的人口,绝大部分在农村,是农民。关注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就必须关注农民: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从根本上改变农民贫穷落后的现状。抓好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工程,笔者认为应主要着眼于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