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司治理原则--国企改革的"临门一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的发展与公司治理原则的问题,在当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关系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能否深入到底以及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从这一点说,李维安教授主持制订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草案)》很有意义。国有企业的改革从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进行了20多年,如果从1958年算起已经进行了40多年,但到现在为止,国有企业问题并没有解决,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国有企业效益比较低下的症结至今没有改善。有资料显示,2000年上半年国有企业的效益很好,利润增加了1.1倍,也就是850亿元,但这主要是用静态法来比较的,也就是说,用国有企业原…  相似文献   

2.
3.
道德治理--公司治理的基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缺失综合症已成为困扰公司运营、妨碍社会秩序和经济运行的最严重的因素,也是公司治理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从伦理道德体系在非正式制度中的核心地位以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经济发展与公司治理中的效用及相互关系出发,分析了道德治理在公司治理中的基石作用及其对公司自身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公司道德治理模式所包含的要素.  相似文献   

4.
从法学角度 ,公司治理是由法律、公司章程和契约对公司各利益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予以规范的制度体系 ,在一系列制度安排中蕴涵着满足主体 (人 )的需要的属性 (价值 ) ,在诸多有用性里 ,分权制衡、效益与公平、平等自由与正义、安全将成为主要的方面。而效益是公司治理的终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5.
企业党建和公司治理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一个企业并存这两种制度,能否和谐发展是中国特色的普遍性问题。从构建和谐企业的高度,运用政治学和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企业党建和公司治理和谐发展不仅必要的,而且可行的,关键是党政领导都要树立"领导即服务"的新观念,创新党组织的领导模式,完善公司治理的运行机制,对企业各种资源的配置进行科学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始终关注中国的发展问题,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说:"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以下不再标注)基于这样的认识,发展便成为邓小平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进行决策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7.
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党建和公司治理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这两种制度能否融合是企业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问题。调查认为,企业党建和公司治理不仅存在融合的必要性,而且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看,也具有可行性;为此进一步探讨了实践中企业采用的几种制度融合模式,并对几种模式存在的风险作了分析,还用具体案例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8.
创业企业公司治理研究对于充实创业理论、完善公司治理研究体系、促进创业企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创业企业公司治理的现有研究成果从理论基础、治理机制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与评价,并对未来创业企业公司治理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与单纯研究公司治理结构相比,李维安教授与他的课题组成员从公司治理原则这一更新的角度、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层次来研究公司治理,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的发展问题。通过对公司治理中实践探索、理论创新和政府决策的关系、公司治理与体制改革的关系以及企业制度创新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前制订中国公司治理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为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某种程度上的制度保障。一、公司治理中实践探索、理…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目标偏差、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及"搭便车"等代理人问题的存在,代理成本就无法避免.公司治理结构是为了解决代理成本问题而出现的,因此,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必须以效率为原则,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及监督机制来降低代理成本,以实现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基于商业银行特殊性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不是公司治理理论在商业银行领域的简单套用,而是公司治理一般与商业银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商业银行在合约、产品和资本结构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诸多特殊性对银行治理机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商业银行特殊性出发,既是研究银行治理问题的逻辑起点,也是进一步创新公司治理理论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2.
混合所有制于1997年首次进入公众视野,时隔16年再次引起热议,是因为混合所有制被认为是改革当前国有企业效率低下、负债严重,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现象的路径。在国资委"分类别、分功能"的混合指导思想下,在各地纷纷进行"次顶层设计"的大背景下,应当如何完善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具有时代与实践意义,而认清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是完善其公司治理的前提与基础。本文试图比较混合所有制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区别与特殊性,思考混合所有制企业混合之后的公司治理路径,为当前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13.
王丽芳  赵晓康 《河北学刊》2012,32(2):144-147
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即公司治理的制度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环境的影响、公司治理的激励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力的影响、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者资源与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形成的影响,由此说明了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思路,也为解答如何改善组织方式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这一问题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4.
必须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的历史和现状出发 ,坚持遵循国际惯例 ,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经验与我国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丰硕成果和国情相结合的原则 ,认识和解决我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这一问题。我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关键是理论缺位和制度缺陷 ,对此 ,必须走出误区 ,总结和研究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 ,以股权人格化为核心完善有关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15.
企业产权安排与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讨论了公司治理一般性框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奈特的方法分析了企业产权归属问题及其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否认公司治理问题产生于委托代理这一现代观点,导出了产生公司治理的真实根源,最后由公司治理的发展方向推断出企业制度的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16.
企业改制面临三大约束 :政府怕增加改革成本、经理怕失去企业控制权、职工怕失去工作岗位。满足这三个约束条件的企业改制方案必然带来改制后企业公司治理的严重缺陷 ,从而影响企业改制后的健康发展 ,最终还得由政府承担相应责任。因此 ,应通过规范政府行为 ,提高政府支付改革成本的能力 ,从而改变约束条件 ,进而改变企业改制方式 ,以尽可能避免改制企业的公司治理缺陷。还应该规范企业与政府、职工、银行之间的关系 ,发挥职工和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完善改制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评介青木昌彦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青木昌彦从信息结构的角度对组织模式进行了区分 ,探讨了不同组织模式对应不同的治理结构。他通过分析组织域和金融交易域的制度关联 ,及与劳动交易域和政治域之间的制度互补性 ,解释了公司治理结构多样性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论家族式企业的公司治理及其规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家族式企业自诞生以来始终在世界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族式企业不仅在中小企业,而且在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中也居主导地位。然而在我国,家族式企业往往被视为一种低级的企业组织形态。本文通过对家族式企业的公司治理特征的分析后认为,一方面,与一般的企业相比,家族式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具有一些特殊的效率,家族式企业因而并非是低效率的企业模式;另一方面,家族式企业的公司治理也存在着不同于一般公司的不规范之处,我们为此提出了相应制度规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和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迫切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去努力:一是克服各类人员的模糊认识,进一步明确企业改制的指导思想。二是调整股权结构,积极发展多元化企业投资主体。三是理顺企业内各组织机构的权责关系,形成协调运转、有效制衡机制。四是完善企业内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五是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切实理顺政府与企业在资产管理和干部管理方面的关系。六是改善企业党的领导,形成统一的决策、用人、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0.
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表明国企脱困后将进入公司治理改革的新阶段。为此 ,本刊特就“中国公司治理原则”问题组织了笔谈。在国内率先组织研究制订中国公司治理原则的李维安教授和杨启先、刘纪鹏、常修泽、管益忻等理论界、企业界的著名人士就此问题从不同角度发表了富有启发性的深刻见解。希望通过本期笔谈把对“中国公司治理原则”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