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文本的互文性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对翻译的互文性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并结合翻译的互文性提出了一些翻译策略以供译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作为文学翻译的积极参与者,读者的期待视野对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接受美学认为译者既要做到使译文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又要使译文具有开拓读者认知接受视域的作用。林语堂的文学作品《京华烟云》的两个中文译本正是由于对于读者期待视野的不同关照使得译文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缺省的现象在诗歌中层出不穷,译者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对文化缺省的内容进行补偿,以期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本文在简要介绍文化缺省现象和翻译补偿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和总结了汉诗英译中一些行之有效的补偿文化缺省的策略,为译者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不可避免地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在文化差异背景下,通常有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译者应仔细权衡文化思想意识的内涵,力求做到最大限度的忠实和等效。  相似文献   

5.
归化和异化是处理语言形式与文化因素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从理论到策略,对异化和归化做了一一介绍。本文认为,译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归化译法或异化译法,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它们在翻译过程中相辅相成的现象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当今,医疗翻译人员供不应求,组建医疗翻译团队迫在眉睫,医疗译者素质的高低更是决定此类文本翻译质量优劣的关键.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与翻译实践,分析译者在医疗翻译过程中所兼有的双重角色,以及应具备的三种核心素质,为培养医疗翻译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入手,选取典型的坭兴陶外宣英译进行探讨,主要研究这些文本在何种程度上符合生态翻译学的“三维”即交流维、文化维和语言维转换的翻译标准并对不符合这一标准的部分运用“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策略进行“汰弱留强”。  相似文献   

8.
一、英语翻译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透彻理解原文--基础素质.英语翻译人才首先需透彻理解原文,这是做好翻译的基础.失败的翻译,或者说错误的翻译,往往是译者没有真正"钻进"原文.一般来说,英译汉时译者"进不去"的情况比汉译英多.这是因为译者有时没有或不能理解英语原文,而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理解汉语一般不成问题.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文化也一定会反映在民族语言的不同层面上。谚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生产经验和生活准则的概括,是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思想的总结,也是该民族历史人物、事件、神话传说和风土民情的记载。异化与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其本身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具体语境、时代与译者本人的翻译风格,以及译语读者接受能力等的策略取舍问题。当原语和译语两种文化冲突或一种文化空缺时,用哪一种翻译策略或哪一种具体翻译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避过文化冲突的雷区,有效地翻译,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美的艺术感受。  相似文献   

10.
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既要以原作者的视角,又要以读者的视角,还要以创造者的视角来再现与传达原作。文章通过比较一些文学作品的翻译,证明要想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艺术美,忠实性和译者的创造性是文学翻译中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翻译中的作者、译者和读者这三个要素来作为分析点,主要分析作者与译者、译者与读者以及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简要说明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拟从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寻到各自的位置,从而有效促进整个翻译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娱乐新闻取悦并满足读者猎奇心理的特殊性,以及中外政治文化意识形态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决定了译者在翻译娱乐新闻的过程中,必须在变译理论指导下使用编译的策略进行大量的实践,才能取得良好的信息交流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野草》一文是夏衍先生于抗战时期写作的一篇寓理散文,曾有张培基先生和刘士聪先生两位翻译大家翻译过这篇文章。众所周知,所有的翻译大家无不具有自成一派的翻译风格,本文中笔者将分别从遣词和炼句两个层次就张培基和刘士聪两位译者的译文进行对比,对他们的语言风格和特色特征进行分析,以对两位译者的翻译风格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4.
吉蒂昂·图里是世界著名翻译理论家,他是特拉维夫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图里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描写翻译研究与翻译规范,个案研究和母语译者与译者的培训,其中翻译规范是图里研究理论的核心和基础.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翻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中国的翻译研究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启示.《时间机器》是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成名作,他1866年出生于伦敦,是20世纪初英国的著名科幻作家.本文主要从图里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对《时间机器》进行分析,探究翻译规范对翻译文本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翻译作为人类跨文化沟通的主要桥梁之一,对人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商务翻译具有明确的职业性、实用性、行为性、目的性、专业性和跨文化交际性,以及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无论是在翻译理论方面,还是在翻译实践方面,商务翻译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学习价值。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要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及认真学习相关的国际商务知识外,还要了解和掌握商务英语的翻译标准和方法过程等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6.
赵鹏 《人才瞭望》2015,(2):165-166
语篇分析自诞生并建立科学体系后,发展迅速,得到大家一致认可。语篇分析牢固树立自上而下的思维模式,强调词、句子都为语篇整体服务,词和句子的翻译必须在语篇的束缚和制约下才能进行。笔者从语篇分析入手,通过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分析,探讨翻译中的语篇模式转换策略。通过研究提出:译者有时需要根据译入语的语言特点及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中的詈骂语生动地表现了中国的骂和挨骂文化。本文以韩礼德的语域理论为基础,从源语詈骂语的语场和语旨两方面出发,提出了影响詈骂语翻译的两项情景变体,即詈骂语的文化内容和詈骂功能。对比分析了《红楼梦》三个英文全译本中高频詈骂语“蹄子”所包含情景变体的再现情况,试图探讨三位译者的詈骂语翻译策略以及异同、得失。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结合以后,对翻译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影响。《圣经》是西方文化的基石,《圣经》的翻译自然引起了女性主义译者的关注。女性主义《圣经》的翻译就是使用两性兼顾的语言,使女性的身影在《圣经》中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19.
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学家和翻译教育学家彼得·纽马克在分析和总结其他流派的翻译思想的基础上,并成功借鉴一些跨学科的知识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这两种翻译理论,旨在让译者在日后进行翻译时能更加恰当明确地运用相关的翻译方法,从而使得译文不仅与原文所要表达的意境一致,还符合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习惯。  相似文献   

20.
《才智.人事人才》2020,(1):226-227
针对朱子学典籍的翻译状况,结合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以及原文的风格等,进行典籍风格、典籍可译性研究,旨在通过实例以及翻译方法的对比,进行不同反应手段的研究。而且,在典籍翻译中,应该针对词义变化、社会形态等典籍翻译的特点,进行翻译方法的改善,以展现朱子学典籍翻译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