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二月间在第二期“理论与实践”杂志上看到章沛同志的“关于陈白沙的哲学思想”一文,觉得还有相当道理。他认为陈白沙的“道”是物质而又是运动性的东西;陈白沙用静坐的办法去“得  相似文献   

2.
<正> 广东陈献章,别号白沙先生,他的哲学思想上承宋儒理学的影响,下开明代心学的先河,在广东可说是首屈一指的哲学大师.他的思想,自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开始,直到现代中国,一直被视为“心学”、“唯心主义者”,没有异议.我的专著《陈白沙哲学思想研究》对这个几乎是“定论”的看法提出了异议.接着是《广东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发表了辛朝毅同志的《陈白沙哲学本体论的再认识》一文,就白沙哲学的本体论问题与我进行商榷.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不同意见的争鸣对学术研究是有利的.因此值得欢迎.  相似文献   

3.
章沛同志在“关于陈白沙的哲学思想问题”一文里,就陈白沙哲学体系中,道底范畴,道的规律性,道心关系,以及所谓涵养后“我道合一”问题等各方面加以论述,反对人们把陈白沙列为唯心主义者,而认为他的哲学思想,“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哲学”。我对于章沛同志的论据,有不同的意见,现在提出来讨论。首先,就要搞清楚在陈白沙哲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问题的那个“道”,是否如章沛同志所说的:“具有客观实体意义”,“是宇宙万物  相似文献   

4.
《陈白沙哲学思想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以下简称《研究》),是章沛撰写的广东哲学思想史方面的专著。这本书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在全面地掌握关键材料的基础上,为陈白沙是主观唯心主义这一断定翻了案,指出了陈白沙的本体论的真正面目是“自然道论”的朴素唯物主义。同时,对陈白沙的哲学思想体系的各方面,也作出了崭新的论断,因而是一部有其特色的专著。作者根据历史观点,肯定了陈白沙是明代杰出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上承宋儒理学的影响,下开明儒心学的先河,在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和作用。作者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判定了陈白沙哲学性质的内在矛盾,即既有唯物又有唯心;并对其意义作了具体分析。作者运用了辩证逻辑的对立同一思维律,在肯定陈白沙的“自然道论”的同时,又进一步分析了他的自然观、本体论思想与作为“道的认识结果”的涵养论思想之间的内在矛盾,并且指出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实践”第二期刊出了章沛同志的“关于陈白沙的哲学思想问题”一文后,接着在第四、五期合刊上,又有李锦全、陈玉森二同志撰写了“陈白沙哲学思想是唯物论的吗”一文,对章同志论述的诸有关问题提出异议。我认为这样的讨论对于整理中国哲学遗产是有好处的。现在谨根据我在读白沙诗词的过程中所发现的白沙哲学思想,把它初步补缀成篇,用以就教于章沛、李锦全、陈玉森等同志及研究哲学史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6.
陈白沙是明代最具诗名的理学家,虽颇为文学史冷遇,但有着不容忽视的诗史意义与文化价值。学宗自然,要归于自得的陈白沙的道学思想与诗歌实践相融为一,借诗明道。自然率意、主张性情的诗歌追求之下始终有着深沉的儒者关怀与难以割舍的风雅情结。  相似文献   

7.
<正>宋明理学是儒释道相融合的新儒学,道家文化是宋明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白沙心学在基本价值取向上与理学程朱派是一致的,因而对道家文化的吸收,批判与宋明理学具有某种一致性。可是由于白沙心学的非正宗特性和陈白沙本人的特殊生活经历,使得白沙心学的道家文化观具有自身的理论特色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8.
论陈白沙的佛教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文化是白沙(陈献章)心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白沙心学思想体系中,溶铸佛教文化,特别是对惠能禅宗的吸收和改造,就是其佛教文化的突出表现。本文通过白沙心学对佛教文化既相融合又相冲突的分析,揭示白沙心学佛教文化观的理论架构和思想特征。一 白沙心学作为宋明理学的组成部分,同宋明理学一样,是儒、释、道思想融合与冲突的产物,在白沙心学思想体系中包含着儒、释、道的思想内容。然而如何界定佛教文化在白沙心学中的地位,却存在着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观点把白沙心学完全归结为禅学,并把白沙心学中“自然为宗”的思想内…  相似文献   

9.
一、白沙诗论主旨与江门自然之学陈白沙是一个具有自己的思想体系的理学家兼诗人,其诗论渗透着他的理学思想。白沙在《与湛民泽·第九》中申明了他的学说宗旨:“此学以自然为宗者也”,“自然之乐,乃真乐也。宇宙间复有何事?故曰,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在白沙的宇宙观中,“自然”是一个  相似文献   

10.
陈白沙哲学的理论路向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白沙哲学的理论路向及其影响黄明同广东唯一入祀孔庙的大儒陈白沙,创江门学派而成明代理学新派,终结程朱理学一统天下,开明代理学之新。白沙哲学对明代的影响已得后人肯定,然而其学说终未得充分发掘与合理评价。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对白沙哲学性质曾有较激烈的争...  相似文献   

11.
陈白沙(1428—1500年)与王船山(1619-1692年)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思想家和著名学者。两先生相区一个多世纪,学术思想亦不甚相近,然船山对白沙甚心仪之,《姜斋诗集》、《姜斋文集》中现存与白沙有关的诗文28篇,此外《姜斋诗话》、《明诗选评》等对白沙诗亦有评论。从它们可以看出,船山对白沙学术与文学不仅相当关注与重视,而且评价也是较高的。此中原因有二:一是部山先祖与白沙挚友任(号本斋,又号定山)、父辈与白沙传人有过密切的关系。据船山《显考武夷君行状》记载,在谪官湖南时,船山四世祖王震(号东斋)曾“与…  相似文献   

12.
陈献章(1428—1500),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世称白沙先生。他的学说既出于象山,又异于象山。象山的“心”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四端本心;他的“理”是仁、义、礼、智等封建伦理纲常;他的人生境界是与自身四端本心相统一而合于宇宙之诚,实际上是一种封建的道德境界。白沙则把象山所倡导的这种“儒家真精神”为己观念,发展为为己之学。其“心”是“无所著”的“虚明静一”之心;其“理”是无限至  相似文献   

13.
陈白沙道论与道家思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白沙在使先秦儒家思想获得本体论的确证时,吸收了道家的思维方式、思维架构来提升原始儒家的观念,并使道家的本体追求得以不断发展。道论就是其中之一。这主要体现在先于天地、创生万物、至虚无形、道与物通、至大无际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陈白沙与明代心学盛邦和陈白沙名献章,字公甫。广东新会白沙里人。自幻警悟绝人,读书一览辄记。正统十二年(1447年)举广东乡试。翌年会试中榜,入国子监读书,旋受学於康斋先生。此后即绝意科举,筑春阳台,静坐其中,足不出户,专心致志于学问。成化二年(146...  相似文献   

15.
章沛同志在《关于陈白沙哲学思想的讨论》一文中,是从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来论述陈白沙的本体论“范畴体系”的。第一个方面,是物和心的关系。他说:“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而心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便是唯物主义;相反,则是唯心主义。”章沛同志所表述的这个划分“唯物”与“唯心”的公认的标准,当然是对的。当具体地谈到陈白沙的哲学思想时,章沛同志为陈白沙哲学思想的本体论“范畴体系”立了这样一个公式:“道——人——心”,并由此得出结论说:“这里反映了白沙本体论的三个层次,道中有人,人中有心。道是本体的,心是派生的。这就非常明确地说明了,白沙的本体论思想是唯物的,而不是唯心的。”第二个方面,是人能否认识道的问  相似文献   

16.
<正> 要正确地认识陈白沙的哲学思想面貌,特别是他的本体论和涵养论思想,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运用辩证逻辑的范畴体系方法,正确地弄清陈白沙的哲学思想体系,特别是其中的本体论范畴系列和涵养论范畴系列,及其相互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描绘出他的哲学思想的体系性,才能以他的中心哲学论文:《论前辈言铢视轩冕尘视金玉》为纲,贯串他散在于其他作品中的片段思想,从而理解他的哲学思想的全貌.关于这个关键问题,我已在《必须正确评价陈白沙哲学》(载《广东社会科学》1987年第一  相似文献   

17.
刘宗贤 《东岳论丛》2001,22(2):85-89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描述明代中期思想领域的变化云 :“盖自弘治、正德之际 ,天下之士 ,厌常喜新 ,风会之变 ,已有其所从来……。”这里 ,所谓厌常喜新的风会之变是从陈白沙之前开始孕育 ,而至陈白沙始有明显表现的。是陈白沙结束了朱熹学说的一统天下 ,而在阳明之前开明代心学风气之先的。之所以如此 ,固然有其时代背景 ,亦与陈白沙个人的生活经历、理想追求与道德情怀密切相关。从陈白沙时代的哲学意趣 ,陈白沙的处世哲学及人生境界等方面来分析 ,可以说明他是如何在个人的心性体验中把道家的人性自然、精神自由思想巧妙地融于儒家哲学中的。而在人生哲学中融会道家思想 ,正是陈白沙对宋以来理学发展的贡献 ,是他开风气之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明代前期的著名哲学家陈献章 (白沙 )也是一位重要的诗人与诗论家。在他的哲学思想与诗论及诗歌创作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白沙是明代心学的开创性人物 ,他提出“天地我立 ,万化我出 ,宇宙在我”的著名命题、“静中养出端倪”的方法以及“以自然为宗”的为学宗旨。白沙不事著述 ,却长于以诗表达思想。他不同意“诗为小技”的观点 ,高度重视诗的功能。认为诗应“率情为之”,反对“饰巧夸富、媚人耳目”的人为雕琢之风 ,提倡“浩然自得”,以诗人的独特体验形成自己的自家面目。但他又反对粗豪为诗、“恣意横为”,主张对诗的艺术法则一一理会。白沙诗作出于性情 ,发乎自得 ,在“鸢飞鱼跃”的物象中生发哲思。他的诗论与诗作 ,对于明代前期的复古拟古之风是一种反拨 ,同时对后来的文学解放思潮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苟小泉 《人文杂志》2007,(2):126-130
陈白沙本体论哲学强调的“自然”特征,根本上是为了指向本原,在本原的“自然”中获取“自得”的感应,从而透出“虚明静一”之心的感应性的诗性本体来。如何由“自然”求“自得”,白沙没有按照朱学路径,而是通过独特的“静坐”工夫的实践,“从静中坐养出个端倪”,对此心层层剥离,层层提升,最终透现“虚明静一”之心,敲开了“自得”之门,完成了对“诗心”之培养,从而成就一诗性本体来。白沙通过感应性的诗性本体,以“诗心”感物,便无不是鸢飞鱼跃。“鸢鱼”境界,即是诗性本体的呈现。  相似文献   

20.
陈确是我国明清之际一位终身生活在民间的学者。他在反对程朱理学中,对哲学认识论、知行关系、无神论、人性论、理欲论以及社会政治思想方面,都提出了许多精辟的理论见解。深入揭示陈确的思想,这对于研究蕺山学派的发展以至明清之际哲学思潮,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