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   总被引:284,自引:3,他引:284  
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课题 ,但是 ,有关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却一直模糊不清。利用 2 0 0 0年人口普查抽样数据 ,本文对我国留守儿童的规模、结构、分布、家庭类型和受教育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文章利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估算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结构、地域分布等基本情况,并重点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家庭照料状况等。所得研究结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和问题是影响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要素畅通流动的关键。在厘清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概念和估计口径的基础上,以2010年和2020年两次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为基础,重点分析2010年以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年龄和性别结构、地区分布、居住安排等重要人口学特征及其变动趋势,并考察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入学(入园)机会、在校情况和超龄就学等最新教育状况及其发展态势。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依然庞大,留守可能性与年龄和性别存在密切关联;随着母亲外出趋势增强,农村留守儿童面临更普遍的隔代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机会与农村儿童整体相比不再有明显优势,且面临更严重的超龄就学问题。应继续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现象。  相似文献   

5.
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留守儿童的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华 《西北人口》2010,31(5):82-87
留守儿童能否得到优质的学校教育,与教师的认知与态度是分不开的。本次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认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父母外出后,给孩子成长带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要是根据他们日常生活中与留守儿童的接触,从而形成对其的总体印象,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总体评价与判断是比较可靠的。同时,调查也发现农村基层教育系统尤其是处在农村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比较重视,但要警惕将留守儿童"标签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海 《西北人口》2008,29(5):107-110
少年儿童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农民工家庭由于亲子教育的缺失而对儿童人格的形成产生了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农民工的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农村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老人的收入状况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个过渡性问题,又是一个在现有人口规模下将长期存在的问题。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本质是收入困境。理论上可以证明,留守老人的边际收入呈现递减的趋势。实证研究也表明,留守老人的年龄与收入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没有外部政策干预的情况下,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态将有恶化的可能。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收入和生活问题是中国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条件,政府应该把为留守老人建立社会安全网作为一个长期战略问题来考虑。  相似文献   

8.
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学刊》2019,(3):38-51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的不完全流动产生了大量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对这些儿童的学习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一方面,已有的流出地环境极大地制约着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另一方面,留守家庭成员也会通过积极、消极抑或是不自觉的行动来回应现实需求。因此在分析父母外出对家庭结构和个人所带来制约的同时,进一步考察父母外出后家庭成员能动因素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2013年CEPS调查数据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认知水平、学习成绩和综合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母亲外出的流动安排对农村留守儿童造成极不利影响;良好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氛围、家庭及个人的自致性因素都显著正向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综合发展;学校和朋辈群体环境中阻碍因素的影响大于支持因素;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留守男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和认知水平优于留守女生,但留守女生的成绩和综合发展能力更好;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主要差异在于身心健康。基于此,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兼顾眼前和长远利益,减少发展代价;公共政策和制度设计应嵌入家庭视角,自觉顺应人口流动家庭化趋势;强化家庭责任、发掘能动性,联结多方资源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友好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9.
我国留守老人状况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周福林 《西北人口》2006,(1):46-49,56
本研究利用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抽样数据对我国留守老人的总量、年龄构成、地区构成和家庭类型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留守老人总量为1790万人,留守老人分布密度在市镇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人口流动使生活在隔代家庭的老年人比重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研究综述   总被引:105,自引:1,他引:105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识,对2006年以前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文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尽管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多学科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的方法也在逐渐规范化。但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研究中的结论存在一些矛盾,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还很多。要明确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全国留守儿童总体状况,制定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指标体系,以便准确地掌握情况、了解问题,为制定对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According to Xinhua News Agency,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of Gansu took the lead in implementing the Full-Coverage Action of Care for Left- behind Children in Gangsu Rural Areas in 2009.To achieve the goal,the government made and implemented a plan of building  相似文献   

12.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对农村留守群体的关爱服务。有效落实对留守群体的关爱服务,基本条件是准确把握其基础信息。然而,留守妻子最基本的信息却几近空白,成为关爱服务这一群体的瓶颈。本文综合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抽样数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2010年全国妇女地位调查等数据分析当前我国留守妻子的基本状况。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留守妻子规模3 600万。留守妻子地区分布呈分散化趋势;年龄有高龄化趋势;教育和经济状况仍不容乐观、身心健康状况堪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较大规模问卷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社会化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留守儿童在性格特征、基本生活技能、人际交往、规范遵守、奋斗目标、成人角色等六个方面的社会化不及流动儿童。文章最后从社会化主体的角度对这一差异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解释。  相似文献   

14.
陈国华 《西北人口》2011,32(2):70-74,82
本文利用较大规模问卷抽样调查结果,从社会文化机构接触、大众传媒接触、社团活动参与、课外知识来源渠道四个方面对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比较分析结果一致表明,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要优于留守儿童。文章最后从社会结构制约和家庭教育缺乏两方面分析了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家庭老年人来自孩子的经济收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出了一个农村老年人来自孩子的经济收入(支持)理论函数,阐明家庭养老与孩子规模和孩子质量关系。并利用调查获得的实际数据予以检验和证实。  相似文献   

16.
《人口学刊》2019,(4):84-93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1997-2015年数据,采用倾向值匹配分析方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评估农村地区成年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家乡父母的健康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成年子女外出务工的对照组,农村成年子女外出务工会使留守父母过去四周患病的概率显著增加2.7%,65岁及以上的留守父母IADL受损概率显著增加6.1%。这种负面影响也显著地体现在对留守父母心理健康的影响上。研究发现留守父母的生活满意程度显著低于非留守父母。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从性别差异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父亲的身心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比母亲更大;和女儿相比,儿子外出务工对留守父母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更大。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道路上,农村地区留守父母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因此,政府部门应出台支持家庭老年照料的政策,加强对农村地区社区和机构照料的投入,减少子女外出务工引发照料缺失给父母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共资源对农村儿童随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随迁是流动人口家庭化和家庭发展的核心环节,易受到共享城市公共资源的影响.因受到户籍制度的制约,城市公共资源和服务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可及性仍存在或高或低的壁垒,因此,探究流入地城市公共资源,尤其是教育和医疗资源状况对流动人口子女随迂决策的影响,对于理解中国流动人口家庭化实现过程及政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个人数据的基础上匹配同年全国各地市医疗和教育资源数据,并构建农村儿童随迁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流入地城市的公共资源数量与可及性对儿童随迁决策有重要影响;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随迁决策倚重于不同类型的公共资源;而户籍制度壁垒会显著降低公共资源对流动人口子女随迂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