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文章利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估算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结构、地域分布等基本情况,并重点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家庭照料状况等。所得研究结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   总被引:284,自引:3,他引:284  
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课题 ,但是 ,有关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却一直模糊不清。利用 2 0 0 0年人口普查抽样数据 ,本文对我国留守儿童的规模、结构、分布、家庭类型和受教育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和问题是影响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要素畅通流动的关键。在厘清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概念和估计口径的基础上,以2010年和2020年两次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为基础,重点分析2010年以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年龄和性别结构、地区分布、居住安排等重要人口学特征及其变动趋势,并考察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入学(入园)机会、在校情况和超龄就学等最新教育状况及其发展态势。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依然庞大,留守可能性与年龄和性别存在密切关联;随着母亲外出趋势增强,农村留守儿童面临更普遍的隔代照料;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机会与农村儿童整体相比不再有明显优势,且面临更严重的超龄就学问题。应继续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现象。  相似文献   

4.
全国妇联日前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我国0~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共有9683万人,巳近1个亿人的规模,并且还在逐年扩大,带来的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日渐突出。报告指出,全国有6102.55万农村留守儿童,占全国儿童的1/5;城乡流动儿童规模达到3581万人,与2005年相比增加超过四成。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邓丽指出,从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发展来看,这个数字今后还会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研究综述   总被引:105,自引:1,他引:105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识,对2006年以前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文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尽管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多学科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的方法也在逐渐规范化。但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研究中的结论存在一些矛盾,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还很多。要明确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全国留守儿童总体状况,制定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指标体系,以便准确地掌握情况、了解问题,为制定对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留守女童就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女性儿童。农村孩子挡不住父母进城的脚步,目前,全国农民工数量已达到1.45亿,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2000万人。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保护,留守儿童被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目前,教育部正在开展一项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多渠道寻找办法解决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危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中,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选择性偏差和测度方法的差异,父母外出务工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果联系在当前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为此,文章基于2017年湖北省农村留守儿童健康调查数据,运用反事实方法,从父母缺席的理论视角分析了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了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社交心理维度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留守儿童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社交心理维度上,父母外出务工会使留守儿童出现自我孤独感和社交回避的概率分别提高10.63%、10.96%。与父亲相比,母亲外出务工更容易使留守儿童产生自我孤独感。留守儿童年龄越小,产生自我孤独感的概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社交回避。因此,应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各阶段的心理状况并给予疏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妻子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农村留守家庭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核心劳动力,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当前她们在婚姻家庭、 生产生活负担、 自身的保障和发展等方面都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急需社会关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2015年我国留守妻子在规模、 分布和社会经济特征上呈现的新特点;突出家庭的视角,通过留守家庭的居住安排和同住老人、 子女的状况进一步剖析留守妻子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提出当前亟需开展全国留守妻子专项调查、 增强留守妻子及其家庭的发展和建设能力、 依托精准扶贫优先解决其生产和生活中突出困难、 实现留守妻子及家庭帮扶常态化、 体系化、 制度化.  相似文献   

9.
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学刊》2019,(3):38-51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的不完全流动产生了大量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对这些儿童的学习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一方面,已有的流出地环境极大地制约着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另一方面,留守家庭成员也会通过积极、消极抑或是不自觉的行动来回应现实需求。因此在分析父母外出对家庭结构和个人所带来制约的同时,进一步考察父母外出后家庭成员能动因素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2013年CEPS调查数据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认知水平、学习成绩和综合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母亲外出的流动安排对农村留守儿童造成极不利影响;良好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氛围、家庭及个人的自致性因素都显著正向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综合发展;学校和朋辈群体环境中阻碍因素的影响大于支持因素;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留守男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和认知水平优于留守女生,但留守女生的成绩和综合发展能力更好;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主要差异在于身心健康。基于此,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兼顾眼前和长远利益,减少发展代价;公共政策和制度设计应嵌入家庭视角,自觉顺应人口流动家庭化趋势;强化家庭责任、发掘能动性,联结多方资源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友好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10.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对农村留守群体的关爱服务。有效落实对留守群体的关爱服务,基本条件是准确把握其基础信息。然而,留守妻子最基本的信息却几近空白,成为关爱服务这一群体的瓶颈。本文综合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抽样数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2010年全国妇女地位调查等数据分析当前我国留守妻子的基本状况。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留守妻子规模3 600万。留守妻子地区分布呈分散化趋势;年龄有高龄化趋势;教育和经济状况仍不容乐观、身心健康状况堪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