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就如何来正确衡量平均指标的代表性,以及在何种情况下用何种平均指标作为总体的一般代表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这一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由于平均指标在这门科学中具有更加广泛的用途,因而起着主导作用。在统计学中,各种统计方法均不同程度地利用平均指标的涵义,同时又受到平均指标涵义的限制,这就需要在运用上予以注意。一、平均指标的涵义平均指标即统计平均数,是表明同质总体中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条件下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用以说明总体中数量标志的典型水平,是一个代表性指标,其主要的计算方法有五种: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这些方法从整体上看具有以下涵义:(—)平均指标的各种计算方法所计算的值是具体的,但这些…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在阅读一些有关统计的期刊和书籍时,发现在一些文章中,有些作者把诸如人均GDP、人均收入这一类指标当作平均指标来使用。比如,由厦门大学黄良文教授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九五”国家级重点统计学权威教材《统计学原理》中第74页就把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当作平均指标来使用,《中国统计》杂志2003年1月刊《平均数是非评说》一文中作者把人均GDP、人均收入这类的指标当作平  相似文献   

4.
几何平均数是统计中常用的一个平均指标,但在几何平均数的长期应用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其作为一个平均指标所需进行的代表性大小的测定问题。认真研究这一问题,对正确运用几何平均数具有重要意义.几何平均数是与其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不同的另一平均指标,它是几何级数(等比级数)的平均数.在社会经济实践中,有些现象是按照类似于几何级数的形式变动的,例如,人口的自然变动;有些现象是按照一定的比率变动的,例如,在复利条件下本利和的变动.在所有这些情况下,计算等比级数的平均数或平均比率,特别是平均发展速度,均不能采用算…  相似文献   

5.
平均指标的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均指标是关于统计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一般水平的综合数量特征指标.平均指标分为数值平均指标和位置平均指标,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最常用的平均指标,其中前三个是数值平均数,后两个是位置平均数,这些平均指标表面上看来比较简单,但如果对平均指标的概念理解不深,就容易出现问题和差错,本文拟对数值平均指标的计算、权数的选择及其正确运用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统计平均指标也称之为统计平均数,是我们最熟悉并且在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与决策以及日常管理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指标之一.然而,人们在应用平均指标时,却经常出现一些使用和理解上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调和平均数是社会经济统计中常用的一个平均指标,其在实际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调和平均数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其作为一个平均指标所需进行的代表性大小测定的问题,从而使其在深入统计分析研究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文拟从调和平均数的特点出发,论述调和平均数代表性大小的测定及其在深入统计分析中的应用。一、调和平均数R其基本特征调和平均数是变量值的倒数的平均数的倒数,其在实际应用中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在实际中,由于掌握的资料不同,不能直接利用算术平均数X一计算,而需改用调和平…  相似文献   

8.
全国工普办制订的《工业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工作细则》中指出,为确保工业普查综合汇总数据能准确地反映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以及工业经济运行的总趋势,应使用经济趋势、动态趋势、比例趋势、相关指标、相关影响等评估法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质量评估。这些专门方法是用统计总体的平均指标来评估数据质量,是切实可行的。由于统计总体的数量特征除了平均指标外,还有变异指标。因此,笔者认为,还可以采用变异指标来评估工普数据的质量。这种评估方法有两个好处:一是变异指标反映了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如果变异指标符合要求,那么,…  相似文献   

9.
统计指数标准差的构造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统计研究与实际应用中,统计指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分析工具,主要用于复杂经济现象总体的综合变动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统计指数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特殊的平均指标,一方面统计指数进行比较的综合数量是作为个别量的一个代表,这本身就具有平均的性质;另一方面两个综合量对比形成的指数反映了个别量的平均变动水平,用来反映若干个个别量变动的一般水平.由于变异指标是用来反映个别量差异大小并衡量平均指标代表性高低的指标,因而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常常结合在一起使用.因此,统计指数作为一种特殊的平均数,其变异指标的构造将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周雄鹏 《统计研究》1986,3(2):66-69
一、旧疑问新命题 三十年前,苏联、中国的统计学界就调和平均数是否为独立的平均指标展开了一场论战。尽管当时对调和平均数的性质没能作出令人信服的阐发,因而既没有肯定也无法否定调和平均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然而这场争论却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即定义调和平均数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其计算结果和表示的经济意义均与算术平均数一样。至于何种场合采用算术平均数,何种场合采用调和平均数,则应根据所掌握资料的不同来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