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昌县工业行业的形成,是全县工业经济技术发展的结果。它与会昌资源、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人民生活和风俗习惯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等各种外部环境相联系。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工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将越发明显,各行业之间和各类产品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结构关系,因此,只有把握好工业行业结构变化条件及影响调整的因素,工业产品的结构才能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那么,优化工业产品结构的基本原则和标准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专业化生产与协作是社会分工的一种形式,是合理地组织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手段。工业生产的专业化,是指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在工业中逐步形成的一系列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或产品的零部件、甚至个别工艺的部门和企业;工业生产的协作,则是指各工业部门或工业企业为了共同生产某种产品在工业部门、工业企业内部或在工业部门、工业企业之间所发生的生产上的联系。马克思说:“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资本论》第一卷362页)在工业生产中,专业化与协作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专业化把整个工业划分为各个独立的部门和企业,把产品的生产过程分为各种不同部分或阶段;而协作又把不同的部门和企业、不同的部分和阶段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农业部门再生产中出现的矛盾是生产过程与产前服务、产后服务的联系失调,农业的初级生产和后继加工的联系不健全、不协调,致使农业再生产运动遭到种种阻碍,难以稳步增长。这种矛盾是部门生产过程内部各个阶段生产组织之间、生产因素之间的联系失调,以《资本论》中关于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关系的理论去分析此类矛盾,难以揭示其实质。因为两大部类关系的理论是说明两大部类产品补偿消耗了的生产因素和更新生产因素、追加生产因素的关系,不是说明部门生产过程内各阶段生产组织之间、生产因素之间的联系运动。要分析这种矛盾必须运用部门再生产过程纵向结构的理论,才能加以说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关系的理论作了集  相似文献   

4.
对外贸易与工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数据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而工业结构是产业结构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工业内的行业之间质与量的关系.国际经验表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是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题.同时,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工业化过程,工业结构的不断演变和升级是工业化过程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一) 现阶段,我国农村人民公社,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它的生产资料和产品都属于各核算单位的集体所有,因此,公社不仅同工业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经济联系,需要采取商品交换的形式,而且公社与公社之间以及公社内部各核算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必须采取商品交换的形式。正因为这样,人民公社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须有一个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工业和商业都是国民经济整体中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工业是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部门,商业是组织社会商品流通的部门。因此,工业同商业的关系,实际上是生产和流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统一过程,其中生产是起着决定作用的,但流通过程又是生产过程的继续。所以,反映统一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与流通关系方面的工业与商业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并且互相影响,以致它们可以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座标和纵座标。”(《反杜林论》1970年版第144页)从这个意义上讲,改善工商关系,是国民经济调整的重要任务。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 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经济关系是地区经济结构中的一项重要经济关系。地区经济结构反映生产力在地区之间的布局以及各个地区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制约,是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就如何建立合理的地区经济结构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这是很有意义的。对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关系,过去就有了较多的研究;对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关系,近年来也引起了人  相似文献   

8.
一、企业集群的经济特性在经济学上 ,相对于企业集群有一个概念叫做地域生产综合体 ,这是指 :“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区内 ,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 ,恰当地 (有计划地 )安置各企业 ,从而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 ,这样的一种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 (相互制约的结合 )就成为生产综合体。”[1 ]生产综合体的概念虽然也强调了各企业之间应当保持应有的经济联系 ,但它与我们所说的企业集群最大的区别在于 :生产综合体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各企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一般是由政府计划所决定的 ,如果人们能够对各个经济部门之间内在的经济…  相似文献   

9.
在近期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对非正规部门的讨论吸引了世界上很多的经济学家,他们广泛地讨论了发展中国家工业经济中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对这些研究进行简要综述,第一节讨论非正规部门理论的形成过程;第二节分析非正规部门出现和存在的原因;第三节探讨非正规部门和正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四节说明非正规部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五节介绍非正规部门向正规部门的转换问题;第六节是一个简评。  相似文献   

10.
<正> 一般来说,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比例关系,它主要包括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农轻重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基础产业部门与加工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与非物质资料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部门的部产业之间的关系.考察产业结构,从质的方面来说,主要是考察产业结构的关联与协调;从量的方面来说,主要考察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它的目的在于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与利用,以增强整体效益,促进社会生产.本文所论述的珠江三角洲仅指四市十三县的“小三角”.  相似文献   

11.
工业部门结构优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在工业化过程的不同时期,工业部门结构有不同的内容。随着工业化过程的深入,工业部门之间以及工业部门内部各行业,各生产环节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其数量比例关系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并趋向于协调,工业部门结构优化的序列总是从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然而,任何一种工业部门结构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产生的,每个时期工业部门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前期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果,其后续生产过程必须要受前期形成的固定资产比例关系的制约。因此,工业部门结构的变化是渐进的,要改变当前的工业部门结构,  相似文献   

12.
由于公共危机类型多样、生成原因复杂和发展趋势不确定等原因,有必要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着手构建一套运行有效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基于系统论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要把握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结构性及开放性等特征,一方面,站在全局的高度重视公共危机意识、相关法律法规、组织体系及信息管理网络等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制约的关系以及各子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关联性.另一方面,又要重视公共危机预警与公共危机管理整体的关系,超越时间序列,将公共危机预警机制贯穿公共危机管理始终.  相似文献   

13.
所谓经济联系,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在人、财、物和供、产、销等方面所发生的各种联系,有纵向和横向之别。纵向经济联系,是指企业、地方各级部门与中央部门之间的联系。横向经济联系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所发生的一切联系。搞活经济,既要搞好纵向经济联系,又要搞好横向经济联系,两者偏一不可。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本质上是聚集于一定空间的企业相互联系形成的开放经济系统,因此本文试图从企业层面入手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它进行全新解释。首先,本文阐述了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区域的本地化经济关系和区域的区际经济关系,以及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交织形成的区域经济关系网络。认为,区域经济关系网络使区域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有机地结合,形成区域生产系统。其次,对区域生产系统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并从要素的竞争与合作、系统与区内外环境的交互作用以及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对区域生产系统的特征进行了解释。第三,指出区域生产系统是区域经济系统的核心,它的特征和变化代表和反映着区域经济运行的机制和变化。因而通过分析区域生产系统能够揭示区域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在结论部分,作者还进一步提出增强区域生产系统运行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 经济运行机制是指一定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其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经济运行机制是协调经济过程的经济机理的总称;第二,经济运行机制功能的发挥依赖于经济过程中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第三,整个经济运行机制是有规律地按一定方式运行并发挥总体功能的。这表明,经济运行机制是一个涉及整个经济活动机制体系,反映着特定经济过程中的全部联系和运动,存在于社会再生产  相似文献   

16.
浅谈加快市场体系建设问题覃北云市场体系是各种商品经济关系的具体体现和综合反映,是各种市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生关系中生成的集合体。商品供求关系,交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者、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全部经济关系,便构成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7.
宋慧敏 《理论界》2004,(3):158-158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有效地进行管理而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保护经济资源、获得经济信息、调控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并使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工作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制度、措施和方法的总称。内部控制与内审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内部审计发展到了今天,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在西方,现代的内部审计以评价内部控制和企业内部经济活动为主。内部审计已经突破了原有的审计范围,从单纯评估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的是否真实、正确、合法,朝着经营管理的纵深方向扩展。其作用也从单纯查错防弊的防护性作用向改…  相似文献   

18.
政府、企业及非营利组织的共生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文琪 《江淮论坛》2006,20(2):73-77
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组织制度,政府、企业及非营利组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共同置身于普遍联系的社会生态系统,并构成了社会经济结构的三大部分。部门的差异并不能导致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反而促成了彼此间的共生态势。本文从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职能差异以及它们各自在现代社会中的变革要求出发,阐述了三者之间建立互利、互惠、合作共存关系的前提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国际体系由其内部各单元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而结构形成,结构单元的性质以及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和作用方式,决定了体系结构和体系模式。在国际体系中,主权国家作为主要结构单元彼此之间互动,对国际体系的内部权力分配产生影响并作用于国际体系的权力结构。权力模式形成于行为体间的互动关系之中,表现为一定的稳定性、持久性和行为上的可预期性。特定的权力模式,建构起国际行为体间特定的关系形态,从而实现了国际体系中权力与生产性要素的分布态势与流动模式。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从宏观的体系运行态势还是从相对微观的行为体互动结果来看,对权力模式的理解与分析都可以成为透视国际政治迷局的重要的理论钥匙。鉴于主权国家是国际体系中的主导结构单元,人们可以通过对主权国家持有的国家权力规模和其他主权国家间权力指向冲突与利益关系的分析,对国际体系的特征做出基本描述。国际体系结构单元的权力互动主要体现为大国间的权力互动过程,在互动过程中,大国的权力欲望伴随着自身实力的不断积累而持续膨胀,进而产生对已有国际体系内的权力结构和政治安排进行调整和改变的企图和行为。  相似文献   

20.
与一定的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企业财产(关系)的运动和操作,亦即企业经济运作或运行,乃是企业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并以企业行为作为自己过程的集中表现。企业动力与目标、企业行为、评价企业行为的标准,是相互联系的几个基本问题。一、企业行为所谓企业行为,是指企业在其经济活动中,在有关人、财、物、产、销等各方面活动的经济决策中,所具有的、以统计上的大数定律形式表现出来的带有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