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论当前我国保税区存在问题及改革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保税区的产生是与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有密切关系.保税区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增长点.随着我国入世承诺的兑现,保税区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对我国的保税区管理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
建设内陆港口,对于内地城市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内陆地区城市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以西安国际港等大型商贸物流园区建立内陆港口实际案例为样本,借鉴国内外陆港发展规律,对国内内陆地区建设陆港及依托保税区建设现代物流体系进行了分析,论述了陆港综合交通体系与保税区布局与功能作用,提炼出可供参考的陆港发展模式,研究认为,陆港建设必须以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为引导,建设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和科学合理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我国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制约性因素及对策,对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给予了充分的论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国际贸易理论为依据,以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为背景,论述了马钢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指出了马钢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国入WTO,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税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发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商投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腹地经济的发展.但是,保税区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头分管"的管理体制、"区港分离"的设区原则以及出口导向的国际分工定位.限制了保税区对腹地经济的辐射作用.实践中,应加快保税区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区港联动",努力提升区内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发挥好保税区对腹地经济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从1990年代开始,在沿海地区陆续设立了15个保税区.但由于国内外情势的变化和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保税区正面临着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迫切问题.通过对国外自由贸易区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与模式的研究,得出了我国保税区转型的几点启示.希望这些启示对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以及今后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外向型农业是我国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过程中,我国现有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及落后的农业基础制约了外向型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立足国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发展“三资企业”对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对扩大外向型经济的规模,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开辟国际市场将起到积极作用。我国投资环境的现状同发展“三资企业”的需要还存在着差距,“三资企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正确把握“三资企业”的发展方向,是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所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广大内地各省、市区也出现了不少外向型企业,这一切已引起国内外人士的极大关注和热烈议论.本文就保定市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几点粗浅看法.一、保定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信息灵通.  相似文献   

10.
试论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外向型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加速经济成长的主潮流。本文首先概述了外向型经济的概念、特征和标志 ,然后对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指出建立起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在今天不断全球性的经济中,自由贸易区并不是一个新的现象,而且现在已经有了100多个这样的贸易安排在实施中或在谈判中。自由贸易区导致的对于中国和各个东盟国家的影响程度,将依据产业和贸易的结构、要素和资源禀赋以及每个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我国保税区与世界自由贸易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保税区是我国继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特区之后对外开放度最高的特殊经济区域 ,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国际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示范区。目前 ,我国保税区正面临着向自由贸易区的转型 ,深入研究我国保税区与世界自由贸易区的联系与区别 ,对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对外窗口、改革试验田和市场经济前沿的保税区,在扩大开放、促进中国公司跨国化、发展国际自由贸易区,以及参与经济全球化和率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保税区的企业大都为中外人员共同工作,由此导致了企业管理中的跨文化问题。应该看到,这是一个重要的企业管理问题。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企业管理中造成文化冲突,导致跨文化问题的产生。为此,应该确立跨文化管理观念、文化平等观念和文化融合观念,通过异质文化间的平等交流、沟通,达到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减少、缓和和妥善解决保税区企业中的跨文化问题,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分析宁波保税经济区发展与演变的基础上,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国际深水枢纽港、集装箱远洋干线港以及区域产业升级方面论述了建立宁波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从区位、港口基础、物流枢纽、经济腹地和城市综合实力方面阐述了建立宁波自由贸易的有利条件,认为宁波自由贸易区的核心功能宜定位为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现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的良性运作,必须有良好的法制环境.CAFTA的初建阶段,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及其经济贸易等相互关系的现状,决定着CAFTA法律的现状,使CAFTA法律构成多元化,调整范围较广,并具有框架性、灵活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区域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并行发展是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世界其他地区已经遍开区域经贸合作之花,而东亚地区也开始了区域经贸合作的初步尝试。本文旨在从国际法角度,探讨在东亚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法律框架。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区域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肯定了区域贸易协定在国际贸易自由化中发挥的作用;接着介绍了区域贸易协定在东亚地区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赞成在东亚地区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建立。然后,从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一般性问题、相关实体性条款的应有规定、争端预防与解决机制等方面初步构想了东亚自由贸易区的法律框架。最后,本文呼吁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加快自由贸易协定示范文本的制定,为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传统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成为外向型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保税物流作为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使能因素,对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优化产业配套、降低国际物流成本、提升运作效率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简要归纳国内保税物流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拥有我国首家(B型)保税物流中心的苏州市和同样拥有(B型)保税物流中心且以加工贸易闻名全球的东莞市为研究对象,从区位、交通、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支柱产业等方面对保税物流与加工贸易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对比分析,为国内保税物流的发展和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充分发挥保税物流的作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欧盟东扩使欧盟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体和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给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带来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看,欧盟东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保税区发展中争论最大的问题表现为两点,其一是目标模式的选择;其二是管理体制的设计.这是构建中国未来自由贸易区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两个难题.在我国加入WTO背景下,我国保税区必须找到一个新的定位.因此对我国保税区的定性、定位及管理体制作全面分析并进行国际比较,对提出我国保税区管理体制改革目标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平台,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否有效促进出口产业升级,成为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和出口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议题。作者基于2007—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中国出口产业升级的影响,旨在考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能否通过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有效推动出口产业升级,同时考虑技术水平、地理分布、“市—片区”布点、设立批次等城市异质性。研究结论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有效推动了中国出口产业升级,在开展严格的识别假设条件和稳健性检验后,实证结果仍然是稳健的;从影响机制看,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推动出口产业升级;从城市异质性看,对于拥有高技术水平、地处东部地区以及“一市多片区”以及“长周期”的城市,其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出口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更强。文章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研究层次上,已有关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关系的研究均停留在省级层面,忽略了城市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异质性,而文章作者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更为深入地考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出口产业升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