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尽管从经济学的视野研究该问题的成果不断涌现,但是总体而言,对于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的整体性、层次性以及优化配置的动因机制的研究尚显不够。深入思考发达地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必须科学把握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在工业化、城市化不同阶段所呈现的动态演进特征,理性认识土地资源配置利用现代化对于区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作用,系统探索土地资源动态优化配置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虚拟土地"是指在生产商品和服务过程中所需要的土地资源数量,它以虚拟的形式隐含于产品中,而非真实意义上的土地。"虚拟土地战略"是指土地贫乏国家(地区)通过贸易从土地富足国家(地区)购买土地资源密集型农产品来获得土地和粮食安全的策略。虚拟土地贸易对实现粮食安全和土地安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完善土地资源社会化管理政策、试点实施虚拟土地战略、推进生态建设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基于虚拟土地战略的区域发展政策保障体系来实现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而解决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两者关系问题 ,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先介绍了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相关理论 ,然后主要以南京市为例 ,分析了产业结构的发展特点、不足及南京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系 ,最后对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海鹏 《贵州社会科学》2008,220(4):113-117
我国土地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土地节约利用势在必行。土地节约利用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根据我国在土地节约方面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探讨我国土地节约利用的一般性方法,并提出了土地节约利用的"规划—调配-流转"模式。其中,规划是这一模式的前提,调配是这一模式的核心和主要手段,这里的调配指的是土地资源调整配置和土地利益的调整分配,而流转是调配的目的和实现土地节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当前我国大城市郊区土地非农开发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入手,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埃里克森多核心结构模式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理论支撑,在分析研究南京市江宁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征、存在问题和土地利用潜力的基础上,提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一种形式.作为要素 市场的土地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是其运行有效性的标志.在不太完善的土地市场中,作为市场主体的政府可能目的在于通过市场而 合理取得土地收益;而在一个完善的土地市场体系里政府可能更强调市场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手段,并在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实现土地利益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7.
专利制度的合理选择与利益分享的法律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筠筠 《北方论丛》2005,(2):148-151
一切立法和司法以及整个法律制度事实上是在发挥着分配稀缺资源的作用,因此,所有法律活动都要以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效率极大化为目的,所有法律活动都可以用经济的方法来分析和指导.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专利制度的选择以及利益分享问题,对我国专利保护制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广西城市化发展中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来看,目前广西城市化发展中的土地利用存在以下问题: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人均占地面积偏大,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低;城市土地空间结构失衡;土地收益分配欠公允。因此,为实现城市化发展中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广西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科学规划,结合市场机制优化土地配置;严格保护耕地,确保区域内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加强对农民权益的保护;优化土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家庭承包制作为我国地权市场的发端和基本的要素组合形式,从经营性地权的层面提升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优化了利益分配结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资产性地权为主导的土地需求成为地权交易和要素组合模式的新特征.而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体制创新,使得逐步市场化的地权市场和多样化的要素组合模式正在推动要素配置效率和利益结构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土地的产权制度创新与利用方式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土地的产权制度创新与利用方式转变陈沛其在我国人地矛盾日趋尖锐的情况下,城市土地作为城市存在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城市社会、经济运行的物质载体,积极推进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达到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既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征收中的利益冲突及补偿机制和政策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建设和城镇化水平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与此同时,农村土地征收中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也不断加剧,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从本质上说,现行农村土地征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都是缘于与土地征收相关的各方主体的利益之争。在土地征收的各方利益主体的博弈中,国家和广大农民是最大的利益受损者,不仅对国家的长远和战略利益构成严重威胁,也极大地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对此,必须深入研究农村土地征收中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深化征地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征地补偿机制,以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2.
公共利益是土地征收的唯一理由,由于立法上没有对公共利益作出明确规定,因此需要从学理上提出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判断标准。公共利益应具有公共性、直接利益性、功能上的必要性。实务界可以根据此标准,采取听证、仲裁及司法的方式对公共利益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13.
土地征用的理论分析及我国征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土地征用是政府引导土地利用的重要权利。由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土地产权从绝对性向社会性转化,产生了政府的土地征用权。作者认为公共利益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并划分了公共利益的层次。通过对土地征用补偿的各种理论依据与原则的分析,认为补偿理论与原则的选择随经济发展动态变化。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我国土地征用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共利益的内容、补偿理论与原则的选择与当前的社会经济背景不适应,文章提出了与当前社会经济背景相适应的征地制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4.
试论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失地农民是我国进入新时期所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失地农民权益保护是当今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失地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权益保护缺失。失地农民及其权益保护问题是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背景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所形成的复杂问题,必须以树立国民待遇理念为先导,通过优化制度安排,完善法律体系,落实相关政策,构建失地农民权益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5.
权利保护的经济理论认为,在权利转让方式中蕴含着权利保护的经济逻辑,权利转让是联系个体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纽带,因此,个体权利的保护应该在社会整体的最优目标中来考察。通过对中国转型期地权流转的考察发现,中国的土地产权是一种没有防护的权利,权利的内在缺陷是导致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和土地财政膨胀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纠纷的类型及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土地价值的上升,土地权属的争议也开始大量涌现。在调研乡镇,按照纠纷主体划分,当前的土地纠纷主要包括三种基本类型:农户之间的土地争议、农户与村集体之间的土地争议以及村民小组与村集体之间的土地争议。在某种程度上,三种类型土地纠纷的实质是土地升值所导致的利益之争。因此,土地纠纷的化解既需要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更需要一种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受损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征收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越来越多。在征收过程中农民合法权益屡屡遭到侵害,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其利益必须受到保护。文章分析了我国征地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失地农民权益遭到侵害的根源,并提出了几点保障农民权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穆俊 《阴山学刊》2009,22(2):76-80
清前期,由于统治者实行了比较宽松的蒙垦政策,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土地被大量官垦,其地权关系也开始产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土地所有权为国有化的前提下,统治者为了自身利益,开始对归化城土默特地区进行官垦,导致该地区的土地使用权产生分化。在官地内,国有化的所有权对其使用权起支配作用,使得所有权分属于代表国家利益的不同集团。就公地使用权而言,最初只归蒙丁所有,但是窘迫的生活处境加之宽放的蒙垦政策,蒙丁开始把户口地的使用权转租给汉人。这种被“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实际是国家默认状态下的蒙丁对户口地的次级所有权,土地私有制的萌芽开始在蒙古地区出现。  相似文献   

19.
征地收益分配制度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王永慧 《兰州学刊》2007,(12):54-56
我国征地收益分配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受损、失地又失业等社会问题丛生.文章首先分析我国征地收益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征地收益分配制度和政策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征地收益分配制度的改革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19 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列强不断谋求中国内陆的电信利权,使用各种手段,或劝说中国设线,或求中外合办,或请自设,并期望将陆线与海线相接,建立起符合其利益和需要的电信网络。而清政府则坚守陆地设线权,极力拒阻列强在中国内陆设立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积极收回外人所设立的侵权线路,并以发展中外陆路边界接线来谋求或争夺经济权益,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的电信利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