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前,我国务类高校面临着许多问题:各种误解和沟通中断时有发生;“代沟”影响着人际关系;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工资收入偏低,师资队伍不稳定;办学资金严重缺乏;学生分配困难,家长意见较大等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全体公民的关心与支持。这种关心支持并不会主动发生,而需要学校充分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去唤起社会的注意。至于学校内部的问题,诸如师生关系、教师与行政后勤人员的关系、学校与教师的关系等,更需要通过有效的内部公共关系工作来协调、解决。高校应把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思想、管理哲学和管理方法,充分认识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2.
公共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发生的客观必然性决定了公共关系发生的客观必然性。协调与平衡社会关系是由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决定的,而协调与平衡社会关系就内在地包含着公共关系的协调与平衡。公共关系既是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产物,又对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进步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强化公关形象对构建和谐高校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公共关系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因素,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其目的在于建立、维持和发展学校与公众之间关系的总体协调,确保高校的方针政策顺利贯彻实施,并通过完成高校的基本教学任务,树立高校良好形象,提高高校美誉度。高校公共关系的这种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完全相契合。  相似文献   

4.
公共关系是地方高校为树立自己的组织形象,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建立良好的地方高校内外部关系,将行业专家纳入地方高校的专业教学体制,可以营造一个适宜于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和谐的内外部环境,为提高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进一步促进其发展提供充分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大学毕业生社会择业的瓶颈问题,使高等学校公共关系处于比较危机的状态,协调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之间的同步一体关系,是高等学校公共关系管理的当务之急。做好公共关系管理工作,首先要认清高等学校公共关系的本质,认清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达到社会需求标准的重要性;其次是要紧紧抓住高等学校公共关系的主体方面。由于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相互关系所决定,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公共关系的主体方面。高等学校培养出的人才,要得到人才使用单位的认同与支持,高等学校必须在公共关系的管理上实施开放式战略,充分发挥社会行业专家的桥梁纽带作用,敞开校门办学,与社会需要同步运行,这样,大学毕业生社会择业的瓶颈问题就有希望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6.
试论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公共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财会部门作为一种带有服务性质的“窗口”行业 ,应树立公关意识 ,搞好部门内部 ,以及与校内师生员工和各院、系、部处及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公共关系 ,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公共关系环境 ,提高管理效率 ,增进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观念和管理手段,已引入了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领域。并掀起了一股公共关系实践与研究的热潮,但就目前公共关系的实践和研究状况而言,似乎相对集中于工商界,而对于如何将公共关系的理论和技巧运用于学校管理系统,尤其是有意识地开展高饺公共关系工作,还缺乏认识。过去,高校办学由国家指定设置专业,学生施实“统包统配”,这种与整个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盲目  相似文献   

8.
学校与社会关系密切,特色学校创建离不开公共关系管理。有计划、按步骤地处理和协调好学校与政府部门、家长、社区、媒体等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在于促进社会公众对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发展方案、创建途径等的理解与认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鉴别特色学校创建的有关政策、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公众和社会舆论的支持。公共关系就是协调各种公众关系,争取社会舆论支持的一种实践活动①。毛泽东同志虽然未曾对公共关系概念及其相关内容进行过专门而明确的论述。但是,在他的论著中确实闪烁着耀眼的公共关系的思想。毛泽东的公关思想见诸于他众多的著作内,自觉于他的社交实践中。一、毛泽东公共关系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在与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时指曲:“我们的政策,不光要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也对政府公共关系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谐社会是公共关系事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公共关系要追求的最终目的。政府的公共关系只有在和谐的宏观社会环境里才能建立和发展,才能最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达到和谐组织与塑造形像等目的。社会环境因为有政府公共关系事业才能更好地走向和谐与健康发展。一、政府公共关系的价值政府要搞好国家的治理工作,满足广大人民意愿和要求、消除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开展国际交往、协调好国内外各方面的关系,必须开展政府公关,而在政府公关中,领导起主导作用。就我国现阶段的政府工作来说,开展政府领导公关不仅有理论上的意义,也有实践上的价值。具体说来,其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顺应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民主化的提高,使政府工作处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要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政府就需要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这就需要开展政府公关;政治透明度的提高,使上下内外的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协调、沟通政府与各方面的关系,也缺少不了政府公关;监督制度的完善,国际间的联系日益频繁,公民的参政意识加强,使任何领导都不可能有绝对的权威,领导人包括最高领导人也要通...  相似文献   

11.
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两大流派。它们理论的历史地位是在不断争论与融合中奠定的。两大流派均发展了过去的理论,但在国际制度、国际合作及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等方面有所论争。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争论与古典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争论相比,争论的主题更为深化和细致,方法上也有明显的新特点。这种争论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各理论派别需要以较为广泛的视角从其他理论中寻找新的理论平台,进行大融合以形成一种崭新的完整的理论,以推动国际关系理论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49年以前,随着潮汕地区海外移民人数与经济实力的增长,侨资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潮汕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对本土公益事业的贡献上,潮侨捐资办学、助学蔚然成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捐资教育不再局限于原籍所在的小范围乡村,他们已关注到大范围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参与公众本身存在以下问题:参与公众的参与水平发育不均衡;参与公众本身整体上正处于发育阶段;参与公众的结构不合理;参与公众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且发展不平衡;参与公众的参与需求旺盛但理性、能力不足;参与公众参与过程中理性和情绪的失衡.至少在现阶段,作为参与主体的公众仍然处于发育阶段,其成熟程度还难以支撑充分有效有序大规模的政治参与.所以,不仅要促进公众参与,更要促进公众本身的发育和成熟.促进参与公众本身发展的措施包括:推动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由金字塔形结构向菱形结构的转变;普及政策参与的公民教育;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学校选择运动”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保守主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之一,发端于保守主义者对进步主义者构建的“单一的最优制度”的反思,蕴含着保守主义阵营中新保守主义与传统派对公共教育政策文本中“选择”符号的不同理念,体现了专业化与市场化两大逻辑对“选择”这一政策符号解释权的争夺,并在特许学校的制度实践中达成妥协。由此,创立并强化了一套由保守主义意识形态主导的公共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特许学校是美国 9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型公立学校。在短短的 10多年时间 ,美国就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特许学校运动。特许学校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快的发展 ,原因如下 :一是在宏观层面上 ,公立学校质量下降 ,民营化浪潮的推动和国家政策的引导 ;二是在微观层面上 ,特许学校是一种小型自治的学校 ,实行新型的绩效责任制 ,提供特殊需要 ,并扩大了择校机会。  相似文献   

16.
美国学术界比较系统地考察了“9.11”事件后的中美关系,包括分析了“9.11”事件以来中美关系的积极方面和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未来中美关系有望继续保持合作的前景及其制约因素和仍将存在的问题,并就未来中美关系如何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美国学术界的这些研究总的来说是比较客观和具有积极意义的。当然,美国学术界在上述探讨过程中亦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中国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和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基于对公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585名流动儿童的调查,探讨了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及其对儿童城市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收入和学校类型对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和城市适应都有显著影响,在控制了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其城市适应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反腐英雄是威权与公众互相认同的政治人物,他们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进程起到了适当的范式与修正作用,因此就成为当前一批作家极力书写的对象,陆天明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但在陆天明的"反腐三部曲"中,英雄人物越来越模式化,越来越象"同一模板"浇铸出来的纪念章,具有"社会仪式"的政治效果,却失去了强劲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广西城市青年的工作相对比较稳定,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状况和对城市生活感到比较满意。他们的学习意愿强烈,舍得在自身教育方面投入,文化水平较高。他们已经成家的则家庭关系较稳定,愿意赡养老人,也能自觉遵守我国的生育政策。但是他们的收入低,生活开支大,家庭负担重。  相似文献   

20.
教育隔离主要表现为学校隔离,在不同性质的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之间就处于一种空间隔离的状态。调查发现,学校作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社会化的主要场域,不同类型的学校蕴含了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的不同社会交往逻辑。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发展同伴关系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局限,在民办学校就读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接触的大部分是相同身份的同学,与本地的学生几乎处于隔离的状态,对他们的社会融入感产生了负向影响。家庭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对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社会融入感产生了显著影响,其社会融入感不仅具有代际传承性,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