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王琦 《四川统计》2014,(8):52-54
羌族自称尔玛人,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因依山而居,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聚居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羌族人口少,加上她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这给羌文化的繁衍和传承带来不利,羌族不为外界所知晓就正常了.我心仪已久羌族人的民俗、风情,早想去羌寨体会一下羌族的新年.在茂县陈静老师和曲谷乡孙云华书记的安排下,终于得以成行.  相似文献   

2.
重塑非遗     
林风 《四川省情》2013,(5):10-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直接的见证者,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人类创造力的重要因素,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今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四川在灾后文化恢复重建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已跻身全国非遗大省行列。绵竹年画、羌族刺绣、桂花土陶等非遗进入产业化发展。甚至走出国门为世界所知。不过。依然有诸如青林口高抬戏、  相似文献   

3.
在汶川,羌绣产业正在走以文化提升带动产业发展的道路,这一模式的良性发展正在打破市场化过程中文化“为她人作嫁衣裳”的过往格局。“5·12”地震后,汶川羌绣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从文化提升带动产业发展的传承模式。“什么风,起了羌绣”座落在映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条街上的“汶川杨华珍藏羌绣苑”是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藏羌织绣传承人杨华珍开设。  相似文献   

4.
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建县以来,汶川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拥有卧龙自然保护区、三江生态旅游风景区等自然景观以及禹、羌文化和三国文化遗址等人文景观资源,同时也是"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羌绣之乡",2000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灾后重建中,汶川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先导性、战略性产业,2010年共接待游客14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18亿元,在2007年(2.34亿元)的基础上翻了近2番.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在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能量,按照专家们的说法,是唐山地震的三倍。不仅震惊了中国13亿各族人民,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特别关注。汶川地震灾难,其影响面之宽、影响力之大、影响度之深,使人永世不忘。在探讨地震影响和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尤其要关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在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能量,按照专家们的说法,是唐山地震的三倍。不仅震惊了中国113亿各族人民,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特别关注。汶川地震灾难,其影响面之宽、影响力之大、影响度之深,使人永世不忘。  相似文献   

7.
王琦 《四川统计》2014,(9):50-51
羌族的男人节——“基勒俄苴” 我一直都在致力于寻找和探索少数民族文化的灵魂。民族的东西才能永恒,了解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才能认识和尊重她们。在朋友的推荐下,我打算从“基勒俄苴”开始。 “基勒俄苴”节活动产生于氏羌社会游牧和农耕时代以前的原始部落社会,每年正月初五举行,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每年的这天,凡是有羌族居住的区域的男女老少都穿上节目的盛装,以户或家族为单位,在族长的带领下带着烧制好的兽形馍馍来到“俄苴节”活动现场。男子们在老释比的带领下,唱着“俄苴节”祭祀的古老羌族歌曲开始祭祀仪式。  相似文献   

8.
大爱北川     
北川,景色秀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是华夏人文始祖、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故里,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向藏东高原过渡的深山峡谷地带,幅员面积3112平方公里,辖6镇17乡,人口24万余人。居住着羌、藏、回等17个少数民族,其中羌族13万余人,占全国羌族人口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9.
大爱北川     
《四川统计》2012,(7):F0002-F0002
北川,景色秀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是华夏人文始祖、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故里,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向藏东高原过渡的深山峡谷地带,幅员面积3112平方公里,辖6镇17乡,人口24万余人。居住着羌、藏、回等17个少数民族,其中羌族13万余人,占全国羌族人口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情》2018,(11):10-11
川西北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质构造奇特,拥有丰富的立体自然景观,是国内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藏羌族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丰富绚烂。在川西北发展全域旅游,有基础、有资源、有市场、有政策,是川西北脱贫攻坚、底部突围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5.12”汶川地震给水电十局有限公司以严峻的考验,都江堰市总部办公系统遭到严重损毁,遇难职工群众124人,直接经济损失9.2亿元,面对特大灾情,在中国水电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和支持下,水电十局有限公司党政工主要领导和班子担当起中流砥柱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地 《四川省情》2014,(5):55-55
如果说五年前买一个带有羌绣的头帕、鞋垫、护腕是为地震灾区的羌族妇女献爱心的话,那么五年后的今天,当你再买一块附着精美羌绣的真皮包、羊绒围巾、IPAD保护套时,那恐怕就是时尚潮流的象征了。  相似文献   

13.
涅槃重生     
生态重建打造新城镇 孝德镇因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安安送米"的故事而得名,孝厚为德,泽及后人.这座绵竹市的南大门,距"5·12特大地震"震中汶川直线距离不足50公里,在此次地震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15.24亿元.  相似文献   

14.
川西北位于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质构造奇特,拥有丰富的立体自然景观:以贡嘎山为核心的极高山群、以九寨黄龙为核心的地质景观群、稻城亚丁为核心的自然生态旅游区、“东方阿尔卑斯”四姑娘山、低海拔现代冰川海螺沟、“高原绿洲”若尔盖草原等。川西北文化旅游资源同样丰富,主要为藏族和羌族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拥有德格印经院和格萨尔故里为中心的藏传佛教文化旅游带,两河口会议旧址、马尔康卓克基会议旧址、泸定桥等红色文化旅游区,藏族羌族民俗风情文化旅游区。此外,川西北地区还有藏族和羌族世代流传的文学、歌舞、工艺等资源,例如唐卡、康定情歌等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之一就是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毫无疑问,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是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汶川特大地震后的恢复重建,本质上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在政府主导下也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否则就可能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  相似文献   

16.
绵竹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了巨大损失,是四川的十个极重灾区县之一.地震造成1.1万人遇难,3.7万人受伤,全市直接经济损失1423亿元.城乡房屋大面积损毁,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工业企业全部停工停产,部分农田和农业设施被毁,商贸服务一度瘫痪,机关、学校、医院等严重受损;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局面遭到破坏. 灾难发生后,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绵竹市委、市政府率领51万绵竹人民万众一心,高效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图说四川     
《四川统计》2011,(5):6-7
1 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在汶川开幕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在汶川县水磨镇举行开幕式。本届旅游节推出了灾区新貌旅游的60条精品线路,省内各市州也同步举办近70项配套活动,将持续至5月15日。图为开幕式当天游人如织的水磨镇。  相似文献   

18.
东日 《四川省情》2014,(5):51-51
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一直是一个重大的课题,高山深谷中的羌族文化传承便值得探讨。当前,羌族文化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如何与现代生活接轨进而长久发展?本栏目拟从不同的层面展现社会各界在保护和发展羌族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正草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草原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都以其富有历史意义的内涵和精神特质,为自治区民族进步和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不断提供新的滋养,成为其繁荣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草原文化品牌能够概括和代表内蒙古文化的总体形象,它是凝聚内蒙古地域文化特色和世代在内蒙古生息繁衍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是内蒙古文化的品牌。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特别是  相似文献   

20.
《四川统计》2011,(5):31-32
既是革命老根据地,又是大禹故里的北川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浑然一体,既是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也是震后唯一异地重建的县城。震后,国务院做出“再造一个新北川”的决策,秉持生态宜居、节能环保、羌族特色的理念,由山东省对口援建的新北川县城,在安昌河畔的永昌镇重生,寓意北川永远繁荣昌盛,它将成为川西旅游服务中心、绵阳西部产业基地和羌文化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