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922年1月12日至3月8日的香港海员罢工,已经过去四十年了。这次罢工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对英国帝国主义进行斗争中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胜利,又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工人第一次罢工高潮的开端,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关于这次罢工,过去已有人作过不少研究。但是,有几个问题还待进一步解决:罢工期同斗争形势的发展问题;海员工人斗争策略的特点问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如何帮助并指导这次罢工问题;广州国民党政权对海员罢工的态度问题等。本文拟根据目前找到的一部分原始资料就上列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1921年的七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不久以后,党就成立了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由于中国工人阶级革命要求的高涨和党的正确领导,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出现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第一次的罢工高潮。上海工人也不例外地卷入了这次罢工高潮,按理,上海是全国工商业中心,工人阶级队伍最大,劳动组合书记部又设在上海,在这次汹涌澎湃的全国罢工高潮中,罢工斗争应跑在前面,但其来势却稍逊于其他城市。追其主要原因,正如邓中夏同志曾指出的:“上海为帝国主义的大本营,帝国主义在本国已积有百数十年压迫罢工的经验,对付中国新生的幼稚的罢工运动自然是优有余裕。”为了具体说明帝国主义者对付这一时期上海工人运动的一些罪恶活动,我初步收集和整理了以下的一些资料,供研究帝国主义侵华问题同志们的参考。由于收集的资料不多,整理方面又限于水平,谬误、挂漏和片面之处,必不在少数,希望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3.
五招募“罢工破坏者”当罢工发生后,上海帝国主义者破坏罢工的另一手段是招募新工人以代替罢工工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上不可避免地经常存在着大批失业者。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旧上海,其情形更不例外。因此,上海帝国主义者经常采取招募失业者的办法来破坏罢工。1922年1月香港海员总罢工时,帝国主义者就有过这样的企图,但其结果遭到了工人有力的回击。上海劳动组合书记部李启汉同志积极领导了这个斗争。因此,上海租界当局把李启汉同志视为眼中之钉。工部局“警务处日报”在1月下旬接连着报导这一消息:1月25日:太古洋行在本地为正在进行罢工之  相似文献   

4.
<正> 震惊世界的省港大罢工是同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邓中夏的名字分不开的。从大罢工的发动、罢工工人的组织、罢工策略的制订、罢工的宣传教育工作以至大罢工的经验总结,所有这些都凝聚着这位中国工人运动先驱者的心血。今年是省港大罢工的六十周年,本文拟探讨邓中夏对省港大罢工的贡献。前赴香港发动罢工省港大罢工是为抗议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支援上海人民反帝斗争而发动的政治性大罢工。以香港工人为主,也包括广州沙面租界的中国工人。  相似文献   

5.
沙面罢工发生于1924年7月15日到8月19日。参加的有沙面全体华工约3,000人。这次罢工给帝国主义以相当的打击,轰动了广州和香港,共影响还及于华中和华北。它是中国工人运动从二七大罢工后的低潮重新走向高潮的转折点,而在斗争方式和特点上成为一年后省港大罢工的先驱。这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一次重要的罢工斗争。  相似文献   

6.
一九二二年全国闻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在中共湘区委员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经过李立山等同志的长期准备,在刘少奇、李立三同志的直接指挥下发动起来并取得胜利的。可是,林彪“四人帮”为了实现他们篡党夺权的野心,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打着“高举”的旗号;把安源工人罢工史篡改得面目全非,他们非但完全抹煞刘少奇、李立三在领导安源罢工中的功绩,而且故意颠倒黑白,捏造罪名,诬陷刘少奇同志在安源罢工  相似文献   

7.
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安源工人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斗争,经历了严酷的考验,取得了罢工斗争的胜利。在“二七”人罢工失败的恐怖日子里,安源工人俱乐部成了当时全国“硕果仅存的工会”,它像夜空中的一盏明灯,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相似文献   

8.
国家对工人运动的影响一直以来是劳工问题研究的重要议题。通过对2010年夏季沿海四个地区连锁罢工事件中政府行为的观察与田野研究,探讨了地方政府治理罢工的模式及背后的原因,重新审视在微观层面地方政府介入行为对工人自发团结力量的影响机制。不同地方政府的介入方式基本可以从政治资源与治理策略两个维度划分为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的政府治理模式形成的背后又暗示出了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政府合法性之间的平衡原则。因此,基于这样的原则,地方政府在介入罢工的过程中,塑造出劳资冲突的"缓冲地带"来暂时平息罢工,缓解劳资矛盾。并且,在"缓冲地带"的塑造过程中,政府也进一步将工人在罢工中形成的自发集体力量限制在了可控范围内。然而,随着工人对于这一缓冲地带不同程度地"认知解放",地方政府的平衡逻辑必然会在"缓冲地带"中被重塑。  相似文献   

9.
学界一般以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标志,把“五·四”运动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前一阶段是以学生为主力军的各类知识分子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后一阶段是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包括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而六月三日则被作为这两个阶段的分界日。笔者对划分的标志没有异议,但对六月三日作为“五·四”运动后一阶段的起点觉得不够准确。理由是: 首先,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不是六月三日而是六月五日。史料记载,六月三日乃至四日,国内工人并无政治罢工的举动和有组织的政治斗争。工人阶级的政治罢工开始于六月五日,即上海日资内外棉第三、四、五纱厂和口华纱厂、上海纱厂等处的工人罢工。以后罢工运动才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二五年英商福公司焦作煤矿罢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二五年,在五卅运动中爆发的英商福公司焦作煤矿大罢工,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这次斗争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声势之猛,是我国工人运动史上前所少有的。在这次罢工结束几天后,毛泽东同志于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三日在《中国青年》上重新发表了经过修改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重要著作,给予焦作煤矿罢工和这一时期全国各地罢工运动以极高的评价,指出:“工业无产阶级虽不多,却做了民族革命运动的主力。我们看四年以来的罢工运动,如海员罢工,铁路罢工,开滦及焦作煤矿罢工,沙面罢工,及‘五卅’后上海香港两处之大罢工所表现的力量,就可知工业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所处地位的重要。他们所以能如此,第一个原因是集中。第二个原因是经济地位低下,他们失了工具,剩下两只手,绝了发财的望,又受着帝国主义、军阀、买办资产阶级的残酷的待遇,所以他们特别能战斗。”  相似文献   

11.
《理论界》2016,(8)
晚清以降,"儿童"的意义破天荒地得到了知识分子的重视,社会各股力量逐步开始了对儿童的关注、动员和组织。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视野中,城镇中的童工苦儿既是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革故鼎新的一股重要力量。1922年,中共在酝酿安源大罢工的进程中创建了由童工组成的安源儿童团;安源罢工胜利后,工人子弟学校组建的劳动童子军也成为工人运动的组成部分。安源地区的"红色"儿童组织开启了中国少年儿童运动的历史,也为之后劳动童子团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劳动者自发罢工引发了理论界关于其合法性以及是否要让其合法化的争论.一些劳动法研究者将自发罢工简单的称为合法,对罢工合法化问题表现出较为草率的态度.我们应当充分认识罢工的负面效应,由于这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机制,只有对其机理有充分认识,才可能有限度的开放及规范这一领域,而且应当发展替代机制.以国际的视角来看,无论我们是否应当让罢工合法化,工人自发罢工在各国均是不合法的,政治性罢工更是被国际公约所排除.其实,我国的有些做法本没有太大的问题,恰恰是对这一问题缺乏严肃的研究,才使这一问题变得敏感.本文希望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省港罢工六十周年。1925年6月19日,二十余万香港工人和广州沙面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争取民族解放而举行罢工斗争。这次罢工以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组织之缜密,影响之深远而闻名于国内外。毛泽东同志总结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经验时曾说:工人阶级“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  相似文献   

14.
省港罢工与广东商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省港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坚持时间最长、具有重要影响的罢工,同时也是一次全民族的反帝爱国运动。这次罢工与广东商人有密切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省港罢工委员会成功地实行了工商联合的政策,争取、团结广大商人参加反帝爱国运动,使这次罢工取得了重大胜利。 一 省港罢工时期的广东商会 广东是我国历史上较早辟为商埠的地方之一,商业一直比较发达。近代以来,由于地处广东对外交通的香港为英国所占  相似文献   

15.
从"东航飞行员罢飞"案看我国罢工权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起罢工,人们的脑海里大多会浮现起旧社会工人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而进行的罢工运动,但实际上这是对罢工活动的片面理解,那只是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政治罢工.作为经济利益表达形式和劳资纠纷解决途径的经济性罢工.则是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必需.规范的罢工是社会的一道.安全阀".不仅不会引起社会的动乱,反而会有助于矛盾的合理解决,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当前,罢工是个不可回避的纠纷解决途径,与其遮遮掩掩,对其打压或放任自流,无法可依,不如完善罢工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罢工行为,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1924年5月31日至7月28日,旅居上海的安徽婺源帮制墨工人发动了一次规模不大,但持续时间长达两个月,过程又极为复杂曲折的罢工运动。这次罢工并不属于传统历史研究中所谓的“大事件”,因为它不涉及当时的党派斗争与对外关系;也对彼时的政治局势没有产生任何重大的冲击,所以向为一般史家所忽略,以致不见于任何有关现代史的论著中。它可说是一个大时代浪潮中的小点滴而已。如果从社会史的观点来分析,这次罢  相似文献   

17.
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酝酿期间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峰。这次工人大罢工,特别是"二七"惨案的发生不仅对国内各种政治力量具有一定警示作用,而且是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处在改组时期的中国国民党虽然没有对这次罢工实施领导,但部分中国国民党党员参与了相关的活动。基于对"反军阀,争自由"性质的认同,北伐战争前后,中国国民党不仅充分肯定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历史地位,而且坚持在每年的2月组织开展对"二七"烈士的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的工人一开始并无明显的阶级意识,虽然早在中共成立之前就有种种罢工,但这些罢工多带有自发性、原始性、不成熟、极易失败等特点,并且多与工人自身经济利益紧密相联,一旦自我利益得到满足,斗争便会停止,很少会考虑到国家、民族这一层面,而中共东北党组织成立后,在党组织的艰苦宣传与组织下,工人运动展现出新的面貌:工会的组建;政治与民族意识的激发;传统观念的再改造.这些新的形象将工人运动推向一个与以往不同的阶段,展现出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王詹  吴仁明 《理论界》2024,(1):59-65
大革命时期的焦作煤矿反帝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在中国工运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通过经济动员、思想动员和政治组织动员及时有效地将各方面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加以整合,成功发动了焦作反帝大罢工。中国共产党罢工动员的实践过程,实质上就是建构“共意”的过程。本文在深入阐释罢工的背景、活动特点、历史启迪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共产党在罢工动员中建构“共意”的内在行为逻辑。  相似文献   

20.
山海关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工人运动成功范例之一。这次罢工发生在192 2年 8月至 10月 ,是 192 2年 1月至 192 3年 2月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 ,取得重大胜利的罢工斗争之一 ,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上个世纪初 ,山海关是我国北方产业工人比较集中的地区。 1890年至 1894年间 ,李鸿章与英帝国主义合建了唐 (山 )———胥 (各庄 )和胥 (各庄 )———山 (海关 )铁路。随着现代工业的建立和发展 ,产业工人队伍逐渐壮大 ,至 192 2年这一地区铁路工人已达 2 80 0余人 ,大部分集中在一家名为中英合办实为英国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