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时,在《领导科学》1990年第9期刊发的《为官之道》一文中深刻而推诚地指出:"为官之德在于清廉。为官一场最起码应留个清名。当官做领导,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因此在钱财、名利问题上犯错误的可能性总会比一般人大。如果平时不刻意‘慎独’,不注意防范‘找上门来’的错误,老怀着侥幸心理去为不可  相似文献   

2.
<正>为官从政者,有个好心态非常重要。中国古代历史上不乏能保持为官好心态的可鉴之人。唐末五代的冯道,虽因先后效力四个朝代、十位皇帝而在古代士大夫中饱受争议,但在从政心态方面不失为一个值得学习的典型。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能做到随遇而安但不随波逐流,锐意进取、积极有为。正如其诗句所言,"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一、冯道其人:"能屈身以安人,如诸佛菩萨行"冯道,于黄巢之乱期间的公元882年,出生于  相似文献   

3.
<正>"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送穷文》中写道:"利居众后,责在人先",这一名句,正是他为官做人的真实写照。他常常告诫自己,分享利益时,要自觉把自己排在大众的后边,而承担责任,就要主动抢在他人前头。古往今来,是"见利思义",还是"见利忘义",始终是衡量人品高下的重要准则。正如孟子所言:"义,人之正路也。"许多仁人志士,在利益诱惑,甚至生死面前,坚持以义为重,勇于舍个人之小利,求人生之大义,有的乃至舍生取  相似文献   

4.
正官职乃天下公器,为官须恪尽职守;民为邦本,为官尽职的根本在于为民造福。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曾在1990年第9期《领导科学》杂志上发表过《为官之道》一文。他指出:"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造福一方就是造福于民,这是对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深刻体认和笃诚践诺。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多年前关于为官之本的精辟论述和慷慨情怀,仍然令我们深受教益、备受鞭策、激情奋发。  相似文献   

5.
雍正帝在位时间虽然短暂,却留下了丰富的汉文、满文朱批奏折,其中对官员们的训谕集中展现了其用人之道:为官之基,当以诚心;为官之道,重在清廉;育官之法,在于实干;选官之本,注重名声。其用人之道可供现今领导干部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从中国古代问责官员复出的政治理念上来看,儒家的伦理政治思想既构成对官员进行问责的理论基础,又构成官员复出的哲学根基。就前者讲,儒家伦理政治思想确立了官员责任的基本准则。儒家对官员进行问责的思想源远流长。从影响儒家至深的周公开始,就奠立了"敬德爱民"的为官原则。换言之,凡是为官不能谨守德性规范、又不能体现爱民精神的,就失去了为官的资格。原始儒家最重要的两个代表——孔子与孟子,就更是精心建构了为官的仁学体系和仁政机制。孔子强调,"仁者爱人"是一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当今,学学古人的为官之道,可以净化官场,改进作风,提高执政能力,提升官员的人格品位。所谓为官之道,就是为官之人跻身于官场的一般原则、方法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官有所畏”总是备受人们推崇。古人为官有“五畏”:一畏上下相蒙,而毁誉不及其真;二畏政事苟且,且官人不任其责;三畏经费不足,而生财不得其道;四畏人才废缺,而教善不得其方;五畏刑赏失中,而心中不知所向。就连至高无上的“真龙天子”也有惧怕的时候。据史料记载,唐太宗喜爱鹞鹰,一日正在宫中把玩,却遇到谏议大夫魏征,惊慌之余,忙将鹞鹰藏于袖中,结果鹞鹰因窒息而死。虽眼见爱鸟死去,唐太宗对魏征却敢怒不敢言。这概因他深知:“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元帅戎马一生,总是…  相似文献   

9.
"为官不为"是领导干部对待自己工作不作为或不负责的行为状态,表现为不愿为、不想为、不能为、不会为等特征。通过交易成本分析发现:干部为官将会付出决策成本、执行成本、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等,而领导干部选择"为官不为"则会获得交易成本比较优势,即支付较少的成本,获得较多的收益。因此,治理"为官不为",应增加为官有为的正当收益,同时加大"为官不为"交易成本,包括进行理念教育与技术培训、建立竞争机制与责任机制、改善工资待遇与推进精兵简政。  相似文献   

10.
<正>能上不能下,一直是干部工作的难点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对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作出了制度性规范。"能上能下"两者不可偏废,"能下"执行不到位,"能上"必然要打折扣。只有"下"成了常态,"上"才能真正有状态。"德不胜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的制度机制,"能上"不能下,导致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问题屡禁  相似文献   

11.
<正>官德是固政之本,为官者以德为先,官无德则无为、乱为。我国的官德有着完整的历史传承,不同的时代和社会制度均有对为官者职业伦理、职业操守的阐述和规范者,因此也就出现了忠实践行古代官德的典范。这些典范的为官人格、为官思想、为官经历,对当代社会的官德建设具有很大的启示与借鉴作用。苏轼为官以积学深、见理明、议事切为当时和后世所称颂,其丰富的治国思想、坎坷的为官经历和显著的为官业绩系统地体现了苏轼的为官之德,堪称古代官德的典范,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岳要朴 《经营管理者》2013,(26):325-325
<正>清正廉洁是古往今来为官的基本要求和道德准则,也是新形势下检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标准。"廉"是为官之本,为民之基,清正,才能无私无畏,秉公办事;廉洁,才能公正掌权,一心为民。纵观历史,为官清廉,则国强民富,百姓喜;为官贪婪,则国损民失,百姓怨。基层单位的党支部书记作为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  相似文献   

13.
<正>中央开展解决"四风"问题的大扫除活动,对领导干部的行为划定了"高压线",于是一些关于"为官不易""当官难"的抱怨声便不绝于耳。如何让自认"为官不易"的领导干部有所作为?笔者认为,要从领导干部思想深处纠偏,做到知难而行、迎难而上、化难为易。一、知难而行,善谋善为"畏难苟安则难,知难而上则易"。领导干部要放平心态、摆正位置、常修官德,不断增强"为官有为"的使命感,知难而行,善谋善为。一要端正"为官"态度。当前,  相似文献   

14.
《领导文萃》2010,(17):126-126
<正>问题231:有人说:"为官之路有三条:关系路,作假路,苦熬路。"请实话实说,你打算走哪条路?为什么?参考答案:(1)这三条路都不是积极、正确的为官之道。(2)作假,害国害民,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已悄然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怎样愉悦地度过晚岁,特别是官员退休后应当怎样过好平常的日子?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据说王安石晚年定居金陵,经常与一位姓张的老人在街头相遇,彼此闲聊,海阔天空,很是尽兴。一日,姓张的老人对王安石说:"相公,你为官多年,与我等仅有一字之别。我被人唤作‘张公’,而您则被人唤作‘相公’。"王安石闻之大笑。他经常骑驴出行,由一个士卒牵引,走累了,或坐于  相似文献   

16.
正人生无非入世与出世两途,难以来去自如、自由切换,即使是天生活佛的仓央嘉措,也只能无奈作诗":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儒家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想,就是要追求入世与出世之间的一种平衡。对广大领导干部来说,要在为官任事这场入世之旅中有所作为,就必须不断提升做人做事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领导文萃》2014,(11):66-67
正据说现在通行的,是什么都"秀"一把。古人不如此。《史记》的《老子韩非列传》里,记载了一个两位先哲当面交流心得的故事,其中就有这句和"秀"相反的名言,两位先哲是大名鼎鼎的孔子和老子。据说孔子到周王朝所在地,向老子请教有关礼的学问。孔子先畅谈了一通,老子接着说:"你说的这些,说的人跟他们的骨头一样,都早已腐朽,只有他们曾说过的话还在。"他很实际,教给孔子两个重要的生活原则。一个是:"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意思是,君子如果遇到好时机,就坐专车,干大事;如果生不逢时,就把自己深藏起来,随大流。  相似文献   

18.
善者伪也,出自荀子在《荀子·性恶篇》中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作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提倡性恶论,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发展儒家思想有显著的贡献。性恶论是荀子最著名的论点,"伪"就是人为之意,非天真之意。非真则非善,故性恶则伪。文章试针对荀子"性恶论"主要观点,对"人之心恶,其善者伪也"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宋朝开国宰相赵普为官与春秋时期的齐相管仲颇有相似之处:都有卓越的政绩,不仅颇得领导赏识,而且生活幸福,善始善终。赵普的政治、经济、管理理念相对于管仲的丰盈、深邃而言,显得单薄很多。不仅如此,赵普与历朝历代的宰相相比较,其"寡学术"也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从为官的角度来看,赵普极为简明的为官之道可以供我们深思,其为官的经营机巧也有助于我们参透职场人生。一、支持、辅佐、建立等级秩序,  相似文献   

20.
显绩与潜绩     
<正>自古以来,"在其位,谋其政",是备受推崇的为官之道。为官者,无不重视政绩。此乃职务对其执政的内在要求使然。但是,对于如何追求政绩、追求什么样的政绩,不同政绩观的官员,会有迥然不同的选择。何谓政绩?顾名思义,就是为政的成绩、功绩、实绩。政绩有"显绩"和"潜绩"之分。"显绩"通常是指看得见、摸得着,费力少、见效快的政绩,它注重的是功在当下,是做给上级领导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