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随着人类社会由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过渡,领导范式也正发生着重大转变,这种伴随社会发展的转变将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从个体层面上讲,领导将成为个体必备的技能,这并非源于个体的主观欲望,而是源于现实社会的客观需要;从组织层面上讲,领导将取代管理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都是至关重要的;从国家层面上讲,领导将  相似文献   

2.
<正>"上下同欲"之说出自《孙子兵法》,孙武认为在激烈的战事中,取胜之道有五大要素,其中上下将士同心是重要因素,即"上下同欲者胜"。孙武的这一观点亦可为现代的领导者所借鉴。在现代管理过程中,上下同心同力是组织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上下同欲可理解为组织内部领导者和下属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个人与组织的价值观契合度较高。从组织层面上讲,上下同欲的工作机制应当是组织目标明确,有优秀的组织文化,沟通顺畅,激励有效,领导者在组织中通常具有较高的威信  相似文献   

3.
赵红梅 《管理学报》2009,6(3):342-347
在对个人-组织契合度、组织公民行为与关系绩效各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南京地区企业为背景,对个人-组织契合度对组织公民行为以及关系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验证了组织公民行为在个人-组织契合度与个人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通过研究得出:组织在价值观社会化的过程中,应该强化个人对组织价值观的认同,即提高个人-组织价值观契合度;个人在工作选择上,也要加强对组织价值观的深度了解,寻求与自身契合度高的组织机构,以有助于个人绩效的提高,从而最终提升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4.
组织社会化的策略、内容及其对员工态度和行为影响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但在结果变量上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分析和实证研究都很不足。本文选取了组织社会化中的历史、语言、价值观和目标社会化三项内容,考察它们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尤其是组织认同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层级回归、结构方程建模分析的结果表明,历史、语言、价值观和目标社会化正向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组织认同在语言、价值观和目标社会化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历史社会化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组织中不乏一些领导者为了成为“好领导”而在工作中是非不分、没有原则,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作风庸俗,在矛盾纠纷面前徇私偏袒、明哲保身。究其原因,主要是此类领导者的自卑心理、交换心理和认同心理。盲目追求“好领导”口碑会败坏组织风气、涣散员工凝聚力、贻误自身和组织事业。因此,领导者要勇于克服自卑心理,提升自我能力与管理效能;合理运用交换心理,彰显以诚待人的领导品质;正确把握认同心理,树立刚柔并济的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6.
赵书松 《管理评论》2021,33(12):240-251
当前组织道德的管理价值备受关注,领导者作为道德榜样发挥对部属的道德影响力被人们寄予厚望.本文基于趋避动机理论框架,按照从环境刺激到自我认同的演进逻辑,探讨领导者道德影响力下行效应的阻抑机制.本文认为,物理阻抑、社会阻抑和认知阻抑是约束领导者道德榜样示范作用的主要障碍,并共同造成领导者道德影响力下行的"漏斗效应".针对三大阻抑机制,本文构建一个领导者道德影响力下行效应的综合作用模型,并在最后讨论理论意义、管理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习主席在讲话中强调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中央的同志要讲,而且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讲。讲故事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但对领导干部而言,要讲好却是一门大学问。毕竟领导干部的身份比较特殊,受关注程度较高,在群众中影响力较大,故事讲得动听、感人,则上级满意、下级支持、群众认同,能更好地鼓舞人心、凝聚共识、推动发展;若讲得不好,则可能导致群众牢骚满腹,甚至引来外界误解和质疑,诱发矛盾和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8.
打造卓越的领导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领导力简单地说就是领导者的影响力,它表现为领导者通过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保证领导机构和整个组织获得利益,实现多边共赢的目标。领导力的来源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即正式的领导力和非正式的领导力。正式的领导力就是组织赋予领导者的岗位权力,非正式的领导力主要是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非正式的领导力是由领导者个人的品质、道德、学识、才能等方面的修养在被领导者心目中形成的形象与地位所决定的,是无法由组织赋予的,却更富于影响力和生命力,更能体现领导者的领导水平、领导技巧和领导艺术,更能赢得被领导者发自内心的信服。因此,要更有效地…  相似文献   

9.
李艳  杨源 《决策探索》2014,(12):48-49
党的十八大报告顺应我国时代发展,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价值观念,提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基本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融汇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价值追求。也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因此,我国现代社会培养的公民,应该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公民素质。而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主力军---大学生,其公民意识的强弱与公民能力的大小,能否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国家公民素质,承担起现代社会中的公民责任,是我国高等院校是否坚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所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所以,高校要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教育,青年大学生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行为选择的基本遵循,作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10.
领导者坚守公心,既要追求目标公正和程序公正,也要保证结果公正。领导者坚守公心,从文化层面来看,有利于塑造公道正派的工作风气;从组织层面来看,有利于培养精明强干的团队人才;从效益层面来看,有利于创造蒸蒸日上的业务绩效。领导者践行公心意识,既要以规章制度为准绳,严格执行单位管理机制,又要以道德情操为约束,始终恪守公平公正底线,同时还要以服务集体为追求,坚决维护组织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11.
自2008年电视调解类节目不断涌现并迅速走红后,由于其容丰富、生动直观等优势,深受广大观众的关注,其所具有的培育公民法治意识的价值也引起专家和政府的重视。本文以电视媒体为例,深入探讨电视媒体调解的功能和做法,寻求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有效途径,以期通过公众法治意识的提升来促进我国法治社会的构建。
  一、公民法治意识培育概述
  国内学者在公民法治意识培育模式设计上,可分为宏观方面的“客体外生型培育模式”和微观方面的“主体内生型培育模式”。“客体外生型培育模式”强调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完善法律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1“主体内生型培育模式”则强调要从公民个体层面,将相关的法治理念和精神诉求深植于公民的人格系统,形成一种内涵有法治意识的公民文化,而后又将这些价值观认同或公民文化转化为外在的行为模式。2笔者认为,无论是外生型还是内生型培育模式,在公民法治意识培育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公众的认同,公民法治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以及有效的培育。公民法治意识的形成需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而认同是公民法治意识形成的前提和关键。在法治中国建设中,认同是个体对规则本身的意义认知,是确立自觉遵从态度的开端,唯有认同“人”才会不折不扣地遵从和执行制度规范。因此,如何实现大众对规则的认同,是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育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领导是一个组织的核心和灵魂,领导者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该组织和团队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就领导着的影响力问题,从领导者影响力问题的涵义、构成、在工作中的作用,提升领导者的影响力在管理活动中的意义以及提高领导者影响力的途径五个方面分别作了分析、探讨,最后提出提升领导者的影响力,对加强领导者的能力建设具有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博文集萃     
正领导应该做什么普通的领导者看管员工的行为,顶尖的领导者领导员工的思维。松下幸之助说:"当你领导10个人的时候,你要站在前面干;当你领导100个人的时候,你要站在中间协调;当你领导1000个人的时候,你就要站在后面观察。"领导,就要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算清别人算不清的账,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领导要选择制度,制定方向,选拔人才,创造价值观,最后将制度、价值观、人才、战略方向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组织公平领域的研究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文献梳理不难发现,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主要围绕组织公平的概念、维度等内容展开,研究的视角也主要分布于组织行为、公平认知、社会认同等方面。尽管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为人们理解组织公平的效用机制提供了解说和参考,但研究的焦点却主要集中在流程、制度等组织层面的分析,忽视了领导者在个体层面上对公平认知产生的影响;或有学者涉及这方面的分析,却常常  相似文献   

15.
建构可循环可借鉴的领导者转型治理方略对组织发展尤为重要。生命周期理论耦合领导者转型治理的作用机理主要凸显于逐步成长的阶段性、认同融入的递进性、持续优化的发展性。实现生命周期理论与领导者转型治理的辩证统一,要在初始阶段进行引领,在发展阶段进行精准定位,在成熟阶段进行人员优化,在再生阶段优化管理生态。生命周期理论视域下领导者转型治理时要注意:用好组织激励,精髓就在实现管理目标;打造组织文化,核心就在实现凝聚效能;注重系统优化,要义就在实现组织价值;发挥组织作用,关键就在实现方法能力提升;持续创新推进,定位就在共享治理范式。  相似文献   

16.
员工建言是组织发展的持续动力,领导者对员工建言起着关键性影响。领导禀赋、领导行为、领导情绪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员工建言。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从不同视角对领导因素影响员工建言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员工个体层面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权力距离倾向,组织层面的领导者个人倾向分化程度、组织公平氛围等也会影响员工建言。因此,当今领导者应提升自我效能感、构建与员工的良性交互关系、实施变革式领导、提升组织公平性。  相似文献   

17.
第一种能力是前瞻力。对于领导者来说,就是要比别人看得清、看得远,就是要看透、看明白。这是领导者和普通人的区别。简单地说,前瞻力必须达到这样一种状况,就是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趋势也好,危机也好,都要提前看到。但是,你要用老百姓的语言讲出来,你看了讲不出来,那你就不能有组织地去实施。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宁静而致远。  相似文献   

18.
<正>领导活动是有组织、有目的的社会活动,是领导者和追随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科技帅才作为举足轻重的科技领导者,其科技领导活动必然会影响其科技追随者。科技帅才要想对追随者或被领导者施加有效影响,就必须提升自己的科技影响力。一、科技影响力模型构建美国著名领导学家约翰·科特进行的深度研究表明,在组织领导者面临的诸多挑战中,大部分是如何建立对他人的影响力。通常而言,影响力是领导者通过各种手段、途径、方法、技能和艺术来积极主动地对追随者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让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显然,传统的教育灌输和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的做法,早已失效。公司是否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是否给予员工真正的放权,是否重视道德行为,领导层是否值得下属信任,成为新的价值认同标准。  相似文献   

20.
领导权威,对于一个集体或组织来说是组织功能体现出的影响力,对于个人而言是领导者的职位及其威望所形成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