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6年3月16日,江汉油田举行老年大学新教学楼落成剪彩仪式。中共湖北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陈其元、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副会长靳振中和油田协调委员会主任、局长张召平为老年大学新教学楼落成剪彩。  相似文献   

2.
送母亲出嫁     
父亲病逝后 ,我把悲痛欲绝的母亲接到万县 ,与我这个长子一起生活。虽说家里经济不太宽裕 ,但完全能够满足并无奢求的母亲的需要。我把母亲送进老年大学 ,她学画画 ,很快就入了迷。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 ,寡居了5年的母亲也从丧偶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她性格开朗 ,从老年大学回家后 ,总有说不完的话。后来 ,还有意无意地讲起了老年大学学员找老伴的故事。母亲当趣事来谈 ,我们当笑话而听 ,并没有多想什么。再后来 ,母亲笑着提起 :“滕校长这人真逗 ,说要给我介绍对象 ,也不问人家愿意不愿意。”我听了还是没有在意。不料 ,年底的一天 ,母亲趁着…  相似文献   

3.
袁秀珍 《老人天地》2014,(10):46-46
2011年9月下半年开学,河北老年大学作家研修班来了一名新同学,他粗粗壮壮、神采奕奕、爽朗微笑布满面颊。看起来不像老人,倒像50多岁的小弟弟。最引起我关注的是:他的右臂袖管空空荡荡,左手熟练洒脱的笔录,令人佩服……我被感动了,不失时机地拜访了他。  相似文献   

4.
赵艳茹 《老年世界》2010,(10):38-38
我退休后,女儿劝我到老年大学学习,她说:“那是老年人幸福的乐园。在那里学习书法绘画既能增长知识,又能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是旗委旗政府为离退休老同志提供的最好场所。于是,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于2008年8月进入赤峰市喀喇沁旗老年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5.
与美丽同行     
任秀芝 《老年世界》2013,(13):41-41
读了2013年第11期《老年大学让老年人的生活更精彩》一文,我深受感触,文中介绍几位老同志都是我在老年大学的同学。 时光如流水,转眼间,我们步入了花甲之列、古稀之年。昔日的美丽与辉煌离我们远去,激情燃烧的岁月成了美好的回忆。如何让老年的生活丰富多彩?怎样才能与美丽同在?  相似文献   

6.
父亲退休后,上了县老年大学。老年大学开办了很多课程,诸如太极拳班、微机班、书法班等,却唯独没有传授延年益寿知识的老年保健班。一问才知道,原来是缺少讲课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学员们经常向我父亲咨询一些常见老年病的防治方法。父亲翻出家里多年订阅的《老人世界》现学现卖,没想到治好了很多老友的病。消息传开,老年大学的校长找到父亲,当众宣布:  相似文献   

7.
2012年,老妈从财政局退休后,就在市老年大学报了名。看她每天东奔西跑,忙忙碌碌,总是显得那样精力充沛,活力四射,我和老爸都从心里替她感到高兴。可有一天,老妈回家后有些闷闷不乐,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一位和她关系不错的同学得了老年痴呆症,被迫退学了。看到别人的不幸,再想到自己,难怪她变得忧心忡忡了。  相似文献   

8.
班宁 《老年世界》2007,(15):4-4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工作座谈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全区各级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安排部署今后的工作任务。内蒙古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于2007年7月3-4日在乌兰察布市召开了全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工作座谈会。这次全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工作座谈会,是在喜迎党的十七大和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召开的,  相似文献   

9.
2012年9月,乌海市决定成立老年大学机构,相当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机构,隶属于市委老干部局管理。乌海市老年大学始建于1998年7月。全市共有老年大学4所,市老年大学在宜和老年公寓开设了市属分校,三所老年大学分别在社区开设了部分区属分校。各级老年大学在校学员800人,学员累计毕业3000人。老年大学共设有老年保健、英语、书法、绘画、音乐、电脑、  相似文献   

10.
张玉荣 《老年世界》2008,(13):43-43
在女儿的建议下,2006年9月8日,我走进老年大学学习音乐、舞蹈。入学前,自认为老年大学无非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交友、娱乐的平台。入学后,才知道这是一所有二十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学校本着“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设立了多个专业,任教老师都是聘请资深的专业教师,这使我对学好自己喜欢的课程有了充分信心。  相似文献   

11.
老来扮俏     
歌子 《老年世界》2008,(2):32-32
最近,在几个朋友的撺掇下,我报名上了老年大学。想不到,老年大学开设了“中老年自我装扮”课。在老师的生动讲述中,多年来甘当“婆婆”的我,竞对“扮俏”也动了心:想当年穿着补丁裤能神态自若满街走的人,今天也能放胆来学装扮?  相似文献   

12.
送母亲出嫁     
父亲病逝后 ,我把悲痛欲绝的母亲接到万县 ,与我这个长子一起生活。虽说家里经济不太宽裕 ,但完全能够满足并无奢求的母亲的需要。我把母亲送进老年大学 ,她学画画 ,很快就入了迷。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 ,寡居了5年的母亲也从丧偶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她性格开朗 ,从老年大学回家后 ,总有说不完的话。后来 ,还有意无意地讲起了老年大学学员找老伴的故事。母亲当趣事来谈 ,我们当笑话而听 ,并没有多想什么。再后来 ,母亲笑着提起 :“滕校长这人真逗 ,说要给我介绍对象 ,也不问人家愿意不愿意。”我听了还是没有在意。不料 ,年底的一天 ,母亲趁着我一人在家 ,郑重地对我说 :“滕校长给我介绍了他的一个战友 ,叫黄绍和 ,也当过校长 ,现在离休了 ,你说去不去见面?”我正准备出差 ,就顺口说 :“可以呀!”转而想到这是一件大事 ,得细细思量 ,又说 :“好事不要着急 ,还是等我回来再说吧。”母亲没有吭声。几天后 ,我出差归来 ,妻子悄悄跟我说 :“妈妈在滕校长家与那个人见过面了。听妈的意思 ,双方还挺满意的。”我这才感到箭在弦上 ,已经非同小可了。年近花甲的母亲还想再为人妻 ,我首先想到的是面子往哪里搁。当晚 ,我急忙把弟弟叫来...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2014,(10):8-11
正随着人们经济、文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幸福、追求生命质量成为当代老年人的共同目标。上老年大学无疑是他们实现目标的最佳选择。然而,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仅靠公办老年大学已远远无法满足老年人求知、求乐、求为的需要。于是,各种民办老年大学应运而生。但由于受资金、场地及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许多民办老年大学处境艰难,甚至有的办学时间较长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也不得不宣告停办。这无疑给我国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极大损失。如何突破制约民办老年大学发展的瓶颈,是政府、社会和民办老年大学本身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船到码头车到站,退休赋闲享天年.有学有乐有所为,欢度人生第二春.”这是我为陕西省商洛市老年大学艺术团所写的一段歌词,我希望天下老年人都能有一个美好的人生第二春,更希望自己的人生第二春能与时俱进、富有价值. 我是2007年1月退休的。退休之后我先是参加了市老年合唱团,一早一晚和老哥老姐们唱唱革命歌曲,意在取乐,之后没多久被推选为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每年完成一到两个课题研究报告,初步找到了发挥余热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2014年国庆节这一天,也是我的生日,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我与祖国共同走过了65个春秋.共和国尚年轻,我却步入了老年.尽管在年龄上已被归为老年,但退休5年来,我一直是退而不休,甘心奉献,努力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过一种有精神文化内容的生活,5年的实践证明我做到了.退休后,我先后被齐鲁石化离退休部党委聘为老干部讲师团成员,被公司老年大学聘为兼职老师,讲授公共课,之后还成为离退休部下属工作站(党总支)的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银龄爱心志愿者团队的工作成员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  相似文献   

16.
荣卿 《老人天地》2010,(6):27-27
这张照片是我和老伴退休后在杭州西湖边拍的。老年大学的同学笑说好潇洒,真是“少年夫妻老来伴!”  相似文献   

17.
中航工业航宇老年大学创办于2008年9月,至今已走过了6年多艰辛探索的办校历程,经历了“开创起步、探索推进、健康发展”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在校学员300余名,开设了音乐、舞蹈、太极、书法、美术、摄影、柔力球、电脑、交谊舞等个9专业,共13个教学班.自2012年初,根据中央有关“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中航工业航宇老年大学结合《关于老干部工作部门参加管理提升活动要求的通知》(离退字[2012] 11号)精神,努力将管理创新的目标与任务,融入老年大学的办学实践中,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软”“硬”兼施,有效提高了老年大学的办学质量与水平,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8.
宋国振  谢英姿 《当代老年》2008,(5):F0002-F0002
2008年4月9日,湖北省老年大学创建示范校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应城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全省老年大学创建示范校工作经验,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老年大学工作,为荣获“省级示范校”称号的14所老年大学举行授牌仪式。  相似文献   

19.
我今年71岁,退休前是名小学教师,退休后在老年大学学了中医,常给老邻居、老同事做调理。我总想用所学知识减轻他人痛苦,也想让更多的人为老年人服务。2001年我走进北京市石景山社会福利院,看到几位老人精神萎靡,我边和他们聊天,边给他们做按摩,他们连连说真舒服。  相似文献   

20.
进老年大学学习,只是离退休老年朋友在离开工作岗位后,为满足学习需求、丰富晚年生活的一个途径。但是,由于各地老年大学的办学时间长短不一、办学条件优劣不一、知名度高低不一,所以,出现了名牌老年大学万人争进而普通老年大学无人问津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