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养老暇务队伍发展不足与老年群体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人才教育事业。如何构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人才体系呢?  相似文献   

2.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政府提倡的9064(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的协助下通过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服务照顾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成为养老工作发展的基本格局。在90%的老年人需要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的背景下,住所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成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一个重点需求。然而,社工并非专业的建筑行业从业者,也很少具有专业的建筑、家居装修相关知识,该如何直面服务对象的相关需求呢?在广州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开展的“给独居长者一个安全的家一一安居安心家居维修服务计划”中,社工的角色定位逐渐清晰,并获得了社会认可。  相似文献   

3.
面对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1999年。国家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2002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10年的专业人才培养和8年的职业化之路,我国养老服务人才发展面临什么样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民办艺术院校毕业创作(设计)的现状与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看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如何培养既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专业实践经验的人才是高校所面临的问题.高质量的毕业创作(设计)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专业实践经验的运用.本文以民办艺术类高校目前毕业创作(设计)现状为例,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旨在找到一条适合民办艺术类高校采用和实施的毕业创作(设计)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5.
叶海春  欧丽敏 《职业》2024,(6):36-40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服务业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庞大的养老市场以及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逐年增加,市场对高素质的养老服务人才有迫切需求。如何培养集专业化、技能化、职业化“三化”于一体的养老服务人才是当务之急。本文从院校培养、“干中学”、职业培训三个方面分析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揭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需要清楚的行业障碍,提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策略,以期为我国培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养老服务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盛  白雨晨 《科学发展》2014,(3):101-112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如何养老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家庭结构和人口政策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己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的现实需要,而社区养老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引起广泛的关注,集中建设的专业化老年社区能更好地行使社区的养老职能,发挥出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构建和发展社区养老模式,须统筹协调,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注重社区养老产品的差别化,拓宽养老目标群体的覆盖面;强化专业培训,实行养老服务人才资格认证制度;引用社会多种资源,完善社区助老服务设施;开发拓展,加快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化进程;联合各方力量,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引导。  相似文献   

7.
职业能力是指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人们应用所学知识的适应能力,能够对工作任务环境进行反思,按照自己的愿望对工作予以建构并付诸行动,最终成功解决工作任务或现实问题.职业能力分为: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特定能力、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这三种能力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人.在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的今天,职业教育要培养出更多养老服务人才才能满足养老事业对人才的需求,对中职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进行,以便更科学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养老服务人才.  相似文献   

8.
2007年以来,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先后开展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活动。作为一种专业社会服务的手法与模式,个案管理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福利服务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笔者认为,将个案管理运用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将能为社区老年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最近,关于各地公办养老机构试水公建民营的消息频见报端.2013年底,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的通知》,要求公办养老机构特别是新建机构应当逐步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运营.简而言之,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性质仍属于国有,只是在运营环节上加入社会力量.随着民政部对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铺开,各地公办养老机构朝着公建民营方向改革的越来越多.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给我国养老事业带来了什么契机?公众对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又有什么样的担忧?其又该如何经营?这些问题亟须探索.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上海社会养老机构供给不充分,总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市场配置机构养老资源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国外近年来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养老服务资源的特点非常显著,养老机构产业化趋势日盛,机构的服务层次多元、服务内容专业,与之配套的养老需求评估和补贴制度完善.未来上海应进一步明晰政府与市场在机构养老领域的职能边界,转变政府履职方式;推动养老机构服务市场化纵深发展,形成适度规模、产业多元、互相渗入的机构养老业态.  相似文献   

11.
我大学时的专业是社会工作,四年的苦读,让我对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技,丁等都有了一些掌握和了解。毕业后我进入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街道工作,虽然没有直接做一线服务,但凭着专业“科班”出身,最初还负责了许多辖区内跟社区工作相关的工作。在转变基层管理理念、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大背景下,我也一直在考虑如何将社会工作引入街道工作,在辖区内提供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12.
问:我国社会养老体系建设都有哪些具体内容?答: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相关规定是:一、目标和任务一是建设目标。到2015年,基本形成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  相似文献   

13.
宋玮华  崔正旭 《现代交际》2014,(11):241-24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提高,使得科技不断提升,这也令高校毕业团队在符合社会对人才数量需求的同时,也要求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知识结构乃至综合素质要求的提升,重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均过硬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高职高专院校成为了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舞台,如何培养和输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标准的合格型人才,成为了高职高专院校急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自治区老龄办委托相关培训机构,分3期对240多名养老护理员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班除了讲授国家职业资格规定的培训内容外,还邀请专家教授对老年社会工作、临终关怀两个专题进行了讲授,旨在加快宁夏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程,全面提高全区养老服务机构的专业服务技能、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方面是庞大的养老服务需求,一方面是养老服务岗位缺乏吸引力,稳定队伍成为摆在养老服务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要稳定这支队伍,就要让养老护理员变得有尊严、被爱戴,让社会让这个岗位有职业认同感.解决这个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给出的答案是:专业化.当前尽快改善养老护理员待遇,并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现有养老护理员队伍的专业能力;中远期应当调整养老护理员职业等级制度,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并提高养老护理员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之间存在着极度失衡的供需矛盾.为建设宁都县养老服务体系,使全县老人实现幸福养老,需要从政策、资金、场地和人员队伍方面进行完善提高. 问题:体系建设处于"缺腿状态" 按照国家"十二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至少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以重点解决城市三无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和重点优抚对象为内容的公办敬老院建设与改造;二是以解决社会老人入住托养为内容的民办老年公寓和特殊老人专业托养场所建设;三是以社会上所有居住在家里的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居家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导刊》2012,(19):58-59
社工A问:我刚从一线社工岗位晋升至服务管理岗位,作为一个实务经验未必丰富的一线社工,我该如何从一线社工角色转变至行政角色?我能否在担任行政角色时也保持一定量的实务服务?怎样处理?答:中国社会工作的加速发展,自2006年开始至今才6年时间。纵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正在大力推动,但相对于社会服务扩张对社工人才的需求仍有很大距离。特别是政府购买服务全面铺开之后,政府对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实务服务所需的社工人力资源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此,社会服务机构在开展服务时,就更需要一批中层社工管理人员去承担策划和督导实务服务、开展服务团队运营管理、协调及链接社区关系等任务。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2月24日,按照山西省居家养老服务太原现场会的安排,现场参观点的最后一站是山西省太原市企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一些从外地来参观的人很纳闷:居家养老服务跟社保中心有什么关系?居家养老现场会怎么开到社保中心了?  相似文献   

19.
据民政部门对老人养老意愿的调查,九成以上的老人希望在家养老。如何既能满足老人的愿望,又能突破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正逐渐弱化的困局?江苏正在推广5种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0.
程爱萍 《职业》2016,(31):78-79
本文以松阳县政府打造"茶文化"旅游品牌工作的深入开展为背景,就如何适时调整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专业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在毕业后尽快服务地方经济、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