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在理论界和地方政府中,对于如何正确认识"经营城市",有着较大的争议.文章认为"经营城市"作为一种理论,其缺陷与危害在于: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倒退;混淆了政府与企业的职能;政府搞经营势必扭曲了市场的公平性:政府经营城市必将异化为经营土地;政府出卖土地只会破坏城市的正常发展;政府经营土地为腐败开了"方便之门".这种错误的理论,之所以形成不可遏止之风,原因在于:初期表面成果形成了"晕轮效应";政府少数官员错误的政绩观和短期行为;社会腐败之风带动"经营城市"的蔓延;少数房地产商的推波助澜;少数舆论界和理论界的错误导向.要跳出"经营城市"的怪圈,必须做到:理论上正本清源;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相关法制建设;改进各级关于政绩考核制度;加快实行绿色GDP统计体系;彻底落实"执政为民"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经营城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新理念。本文以经营城市的内涵为出发点 ,探讨了经营城市的市场特征 ,分析了政府实施经营城市战略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 ,阐述了政府实施该战略需防范的几点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3.
"碎片化"指向的是政府部门内部各类业务间分割、一级政府各部门间分割以及各地方政府间分割的状况."碎片化"政府管理模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并有其独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以专业分工、功能分割、层级节制为特征的"碎片化"政府管理模式在工业化时代体现了效率和理性,但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以及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提出和践行,该管理模式日益暴露出其固有的弊端. "整体型政府"正是针对政府管理模式中日益严重的"碎片化"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构建整体型政府需要从机构、信息资源、业务流程、服务与沟通渠道等方面加以整合.  相似文献   

4.
马洪雨 《甘肃社会科学》2007,(3):180-182,168
作为现代社会政府职能转变的结果,也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强化市场型政府"的出现为明确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的关系提供了现实基础.作为对这一变化的回应,经济法重新完善了国家干预理论,表现出了强烈的目的性、灵活的政策性和以人为本的关切性特征,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法律保障.经济法具体制度层面上,促进型立法的出现为"强化市场型政府"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城市政府的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城市间日益激烈的竞争、经济社会的转型使我国城市政府转型成为必然。城市政府转型主要表现在 :职能转型从经营企业到经营城市 ,视野转型从内向型到国际型 ,理念转型从层层行政审批到顾客满意 ,政府成本转型从高成本到低成本 ,政府管理主体转型从城市政府到城市治理 ,政府组织转型从官僚型到核心的、竞争的、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6.
论政府的社会秩序供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政府存在的意义首先在于社会秩序的供给 ,这是根源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人类发明出政府的直接目的也恰恰是在政府身上寄托了社会秩序供给的期望。当然 ,社会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内生的“自然秩序” ,特别是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契约关系是这种秩序的代表形态。但是 ,实践证明 ,社会中的自然秩序也必须得到政府社会秩序供给的支持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政府的社会秩序供给大致有三条途径 ,即专制集权型的、法律制度化的和伦理道德化的。单纯的专制集权型的和法律制度化的社会秩序都是虚假的秩序 ,只有在法律制度基础上以政府自身充分道德化为前提的社会秩序供给才是健全和完善的。所以 ,在现代社会 ,提出政府自身的道德化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 ,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回应型政府:理论基础、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应型政府是建立在公共治理理论基础上的、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而提出的概念.它以公共治理为理念,以解决公共问题、社会问题为责任,具有自觉、稳定、可持续的回应性和回应机制,以及有效回应社会所需回应力,体现以民为本、服务导向、及时反应、依法治理的基本特征,以政府与社会平等合作为治理模式.回应型政府是与服务型政府不完全等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政府信任关系的研究路径与缘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历史的宏观视野中,与三种社会治理模式相对应,也存在着三种政府信任关系,它们分别是习俗型的、契约型的和合作型的。研究政府信任关系需要从与社会结构密切相关的秩序、制度、权力出发,进而在价值、意义、文化的层面上展开。其中,秩序可以成为政府信任关系研究的起点。运用这种研究方法来探讨政府信任关系,我们发现,人类社会最初的一种政府信任关系类型属于习俗型的,这种信任关系又是深植于农业社会的秩序要求的,农业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等级状况决定了它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道德化的政府与良好的社会秩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供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政府存在的基本价值。因为 ,人类发明出政府的直接目的就在于让它提供社会秩序 ,在政府身上 ,寄托了人们关于社会秩序供给的期望。当然 ,社会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内生的“自然秩序” ,特别是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契约关系是这种秩序的代表形态。但是 ,实践证明 ,社会中的自然秩序也必须得到政府社会秩序供给的支持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政府的社会秩序供给大致有三条途径 ,即专制集权型的、法律制度化的和伦理道德化的。单纯的专制集权型的和法律制度化的社会秩序都是虚假的秩序 ,只有在法律制度基础上以政府自身充分道德化为前提的社会秩序供给才是健全和完善的  相似文献   

10.
监管型政府:必要与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管型政府的崛起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自然结果 ,监管型政府的有效运作受到市场发育程度、政治发展水平和法律秩序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复杂影响 ,受到社会整体转型进程的制约。就今日中国而言 ,迫切需要推动政府从企业和经济的直接掌控者向市场规则和秩序的建立与维护者的角色转变 ,推动政府回归公共利益代表者的超然地位 ;着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努力提高法治水平 ,建立起有限、有效政府 ;按照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设计和改进政府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1.
参与式回应型政府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与式回应型政府建设是当前政府发展的重要方向,它必须以整体型政府合作共治作为基础理念,以权利性社会的增量发展作为体制转型的基础,参与式回应型政府应当以参与作为增加政府回应的主要手段.参与式回应型政府建设的模式主要有:审议式民主决策模式,强调进行公众议程的参与设置;政策网络模式,强调政策利益与资源的互动;政策可控模式,建立健全的以公众为核心的权利性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2.
"碎片化"指向的是政府部门内部各类业务间分割、一级政府各部门间分割以及各地方政府间分割的状况."碎片化"政府管理模式在过去,特别是在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和普遍应用的今天,已经引起了许多流弊."整体型政府"正是针对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中日益严重的"碎片化"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政府治理模式.构建"整体型政府"需要从机构、信息资源、业务流程、服务与沟通渠道等方面加以整合.  相似文献   

13.
经营城市:政府作用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就城市政府而论,现在已不是要不要经营城市,而是要研究如何有效经营的问题。在我国市场化改革日益深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地区竞争日益激烈,经营城市必须由资金导向转向功能导向,经营和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竞争力。相应地,在此过程中,政府必须在经营城市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促成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并积极推进功能导向的城市经营制度创新,从而实观城市经营模式的战略转变。并在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城市的影响力、竞争力发展中,以经营的理念规划城市,以经营的手段建设城市,以经营的方式管理城市,以经营的谋略推销城市,从而改善和提升城市功能,实现城市发展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以及城市的可持续集约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习俗型政府信任关系的结构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历史的宏观视野中,与三种社会治理模式相对应存在着三种政府信任关系,它们分别是习俗型的、契约型的和合作型的。从其结构化特征探讨政府信任关系的初级形态,我们发现,人类社会的第一种政府信任关系类型属于习俗型的,这种信任关系在横向组合维度上,是立足于农业社会的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在纵向聚合维度上,表征于传统社会组织结构与依附性秩序之中。这两个维度,又在传统的社会文化心理及其行为模式中实现了整合。  相似文献   

15.
以民为本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本"观念是中华传统行政文化的精髓,也是当今世界各国行政改革普遍追求的价值目标.以民为本,是本届政府在政府管理思想方面的鲜明特征,是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本质.以民为本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当具备民主、责任、无私、效益、法治、透明等六大要素.因此,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塑造"权为民所用"的政府服务理念,强化"为市场服务"的政府角色定位,构建"顾客导向"型的政府行为模式,探索"以绩效为主"的政府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6.
政府转型是指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政府行为不断规范,政府角色更加明晰的系统过程,是我国政府改革的基本目标。政府转型的目标模式应立足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通过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实现我国政府在施政理念、政府职能、管理方式、绩效标准等诸多方面的全新转变。  相似文献   

17.
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研究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国理论界在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背景动力和具体操作步骤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空白点。对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分析研究格局和现状,进一步规范这一成果,从而提高指导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实践的有效性,十分必要。其理论意义在于尝试提出了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下一步学术探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当今,城管与小贩的冲突时有发生,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政府现有的城市治理方式。许多地方政府的城市治理在本质上遵循着一种权力美学的逻辑,过于追求视觉上的秩序,热衷于开展城市美化运动,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城市里底层民众的生存权利。政府权力主导的城市治理秩序与底层民众生存权利的碰撞,是导致城管与小贩冲突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缓解城管与小贩的冲突,需要深度反思政府的城市治理理念,寻找城市治理秩序与公众生存权利的平衡点。城市治理只有尊重、包容与吸纳底层的生存权利,才有可能获得具有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治理秩序。  相似文献   

19.
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中国行政改革的新取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官僚制基础之上的传统管 制型政府遇到了来自理论和实践中的种种危机与挑战.为应对这种危机,西方世界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政府改革运动,摒弃了传统的管制型政府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建立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20.
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自从人类有了政府以来,政府规模的非理性膨胀,就陷入了周而复始的运动中.社会对政府公共供给的需求是政府规模膨胀的基本原因,而政府自身的体制、权力运行机制和政府职能发展的历史趋势也必然促使政府规模膨胀.政府规模的膨胀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而限制政府规模膨胀的一切理论设计和实践方案又都是不成功的.所以,限制政府规模的问题必须在政府类型的根本变革中才能得到解决,那就是用服务理念取代传统的统治理念和近代以来的管理理念,建立起服务型的政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