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跃文的小说是一个丰富的存在,过去学界对王跃文小说创作的批评,多关注其冷峻的现实批判一面,而忽略了叙事的温暖。这种温暖以人性探索为指归,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王跃文的不同小说中,或表现对传统知识分子人格与人文精神的坚守,或表现人情与人性的美好,温暖是王跃文小说创作的另一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土改中的小说与小说中的土改——六十年文学话土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思和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0,47(4)
60年的当代文学史几乎没有产生过土改题材的杰作,原因固然在于紧接着土改的合作化运动使渲染农民获得土地的欢乐已不合时宜,加之土改题材本身的难度,对于土改中的中农政策、暴力土改、基层干部不纯以及贫雇农路线等问题,作家们不可能背离党的文件精神以文艺形式来还原这一切,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作家在土改题材上遇到了如何描写暴力的美学问题.对土改暴力认真、深刻的反省始于"文革"以后的文学创作.虽不再有所谓土改题材,但对暴力的文学追究,必然绕不过土改的问题."文革"后出现的土改书写,文学与历史的意义已经截然分开.历史学者推断土改运动的是非功过,而文学创作则直逼人性,这就是艺术真实比历史真实更加长久的道理. 相似文献
3.
张苏丽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2):87-89
葛水平凭借一系列集束式作品的发表,在文坛形成大波。她丰富广杂的作品内容、细致深刻的人物形象、恰如其分的语言应用,都使大家深深折服,也为广大评论者所关注。本文仅从以上三方面做简要分析,以期与众多看好葛水平的人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4.
尹康庄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73-76
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变更、转型,使创造主体是文人、作家的华文文学得以产生和发展,也同时决定了华文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依附关系;而众多现当代作家兼有的华文文学作家身份,又派生了两种文学之间的交叉关系。但华文文学在自身话语体系的构建中也日益显出独立的品格与价值,所以,前瞻未来,华文文学与中国(大陆)文学的关系,应是并存关系。 相似文献
5.
王学海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萧殷的小说是对底层百姓蒙受生活煎熬与战争苦难的沉重叙事,对人压迫人的黑暗现实的写实批判。同时,他还借小说的叙事与场景描写,凸显人性的觉醒,流泻出人性的温暖与光泽,以应对人世的冷酷与龌龊。由还原意识内容,过渡到社会人类学视域的思考,是萧殷小说的核心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乡土与人性"是现代文学史现实主义写作传统的基本主题之一,也是鲁迅、韩少功两代作家的共同关注点。从韩少功的自我言说中可以找到其与鲁迅先生在文学思想、创作意识上的联结点;以文本中的叙述者"我"为切入点,从人性的扭曲、迷失等方面结合具体文本阐述"人性观"的基本内涵;辨析"我"身份的隐性所指。从而考察韩少功的"人性观"是对鲁迅"人性观"在承继基础上的变异和发展,进而体会两代作家文化心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安炳三韩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6):151-155
回眸20世纪中国文学在韩国的研究轨迹,对韩中两国的学术界都有重要意义。20世纪韩国的中国现当代 文学研究与中国的研究方向差别不大,中国当代文学及港台文学研究方面较落后,研究对象集中。21世纪的研究倾 向是:韩国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更多起来,并脱离中国研究的既定道路,韩中比较文学研究相对活跃。 相似文献
8.
陈红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8):162-165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是一个新语码,它不但可以为学界提供新的学术生长点,还可以让以往的老问题经过概念转换而被重新纳入全球化语境中。各民族文学和文化具有各自的独特性,但既有的文学史基本上忽视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存在及价值。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应正确认识中国文学和各民族文学之间一体与多元的辩证关系,努力培养自身的多民族视域,进而为中华多民族文学的发展培育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9.
吴小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4):10-14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学术研究的回眸与前瞻,十年前曾大规模展开过。十年以来,这种举措只在局部或某些个案研究进行过。站在新的世纪,立足于学科的学术反思、经验积累和对研究“预流”的把握,实有必要通过充分的经验交流,把握学科动态,讨论学科发展的可能走向。为此,笔者邀请了北京大学的谢冕教授、兰州大学的吴小美教授,加上本人,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来发表个人的研究经验和意见。“回顾”不得不采取个人的独特视角,“前瞻”也属一管之见,希望有益于本学科学术研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张莹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130-134
现当代小说研究长期处于“遮蔽”与“去蔽”、既要“拨乱反正”又易“矫枉过正”的状态.要摆脱如上困境,就需要使小说真正成为其自身,通过“寻找”新史料和“重读”旧史料等手段努力回到小说发生“现场”的方法,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小说成为其自身,更能够促使研究者由史料入手对小说、文学史,甚或是对历史进行深刻地反思和检讨. 相似文献
11.
刘江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59-63
中国现当代文学继承了中国古代、近代文学中情感因由文学和思想因由文学并存的文学传统。而从"五四"至建国后再至上世纪80年代上半期,思想因由文学都受到特别的褒扬与激励,相反,情感因由文学却受到相对的冷落。只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后者才引起了重视,以至于到了当今21世纪的前10年,情感因由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渐渐占据了文学的上风。中国现当代的这两种文学,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创作目的不同,创作过程不同,作品特色不同,美感也不同。而这两种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情感因由文学缺乏独特的情感,和必要的思想负载;思想因由文学却又缺少了思想的独特性和深刻性。而真正的好文学,是要最充分地宣泄独特的情感,表达独特的思考,同时又是含蓄蕴藉的。这样的作品,在鲁迅、沈从文、叶圣陶、老舍、巴金、钱钟书、艾青等人的作品中可以找到。 相似文献
12.
赵丹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52-155
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奖,中国人在经历了100多年后终于填补了无人获奖的空白,它为中国文学和文学翻译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文学翻译作为架起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桥梁,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中国文学翻译行业前景堪忧,其表现如下:原著外译数量少,作品翻译质量不佳,优秀翻译人才缺失等,影响着中国文学翻译作品在国内与国外的传播.因此,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加大外译作品基金扶持力度,改革翻译人才评估机制,增强翻译人才队伍等也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袁洪权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4):20-24
文学史料是文学研究的基础,但是在当前的文学研究现状里,我们却为之感到担忧:史料的忽视被置于一个令人吃惊的地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更为严重。本文基于这样的现状,主要谈及文学史料的发掘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史料的发掘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的完善;史料的发掘是对过去文学研究错误观点的纠正;史料的发掘可以为现当代文学目前研究的乏力带来新的学术生长点;史料的发掘可以完善研究主体的学术品格和学术人格。 相似文献
14.
马建辉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F0003-F0003
学科关键词研究,是学科研究走向精细化的一种努力。新世纪以来,在文学学科方面,尤其是在20世纪文学及其理论研究方面,关键词研究对于推动该学科研究和建设,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当代文学关键词》《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译著)《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范畴》《当代文学理论范畴导论》等。盖生教授新近出版的《20世纪中国文学原理关键词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以下简称《研究》)是这一研究趋势的新进展,是在文学原理层面展开关键词研究的一项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5.
孟繁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3)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再次凸显了乡土题材长篇小说在当代的重要性及其水准,<秦腔>与<湖光山色>对乡村中国的不同理解和书写,不但表明了乡村中国现代性的过程远没有完成,乡村中国仍然处在被认识的过程中,而且也正是乡村中国变革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为长篇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资源无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特性,不仅须在全球化和中国情境的双重互动范畴中觅取,更应当首先承认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内在的"普遍性"。对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特质的讨论,必须将其置于一个相互关联的世界中。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自身特质的持续凸显,亦需依凭其在能够超越自身主观性的过程中,重新审视"他者"对"自我"的意义。对具有"特殊性"的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进行"普遍性"的预设,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框架下重新阐释"他者"对"自我"的意义,以此推动少数民族文学主体性的进一步张扬,从而展现真正具有"个体性"意义的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特质。 相似文献
17.
周启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3):90-96
当代文论是在跨学科之中发育的,是在跨文化之中旅行的。尤里.洛特曼的文学文本理论之跨国界跨文化的传播与解读,——(德)卡尔·艾梅马歇尔、(荷兰)杜威·佛克马、(法)让-伊夫·塔迪埃、(意大利)翁伯特·埃科这些欧陆学者对洛特曼文学文本理论的诠释、苏珊·范·齐尔、安·舒克曼、特里·伊格尔顿、拉曼·塞尔登这些英美学者对洛特曼文学文本理论的诠释,可谓当代苏联文论之跨文化旅行的一道亮丽风景。洛特曼之文学作品建构于"文本结构与文本外结构之互动共生"的"内外互生"理论,与埃科之"开放的艺术作品"理论,与伊瑟尔之"具有召唤结构的文学文本""具有艺术极与审美极的文学作品"理论,与巴尔特之"由作品走向文本""可读的文本和可写的文本"理论,与克里斯特瓦的"现象文本"与"基因文本""具有生产性的文本"理论一样,共同参与了当代国外文学文本/文学作品理论的革新,参与了当代"文学"概念的更新与当代文学研究视界的刷新。 相似文献
18.
朱丕智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5-12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史上,社会政治功利观在文学功能中一直处于决定的主导的地位,造成功能地位的严重颠倒、错位和恶性膨胀。文学功能是由艺术(审美)功能、社会功能两大方面所组成,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必须在前者的制约下才可能发挥有效的影响和作用。政治功利观只是社会功能的一个构成元素,应当摆正位置,不可牺牲和挤压其它诸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时贵仁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6):101-104
真、善、美可能转变成假、恶、丑。善可以变恶,恶可以从善;美可能变丑,丑可能变美。人性也是可以转变的。客观环境的变化对人性转变影响很大。戈尔丁小说《蝇王》中的人物性格的转变就表明了这一点。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在战争条件下发生扭曲变化,导致人类本性中固有的、丑恶的一面暴露出来。在文明社会中发生了权利争夺、物质利益角逐和虚荣等不文明现象,揭示了人性的转变与环境的变化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遗著长篇小说<小团圆>的面世,打破了人们一直以为侨居美国后的她江郎才尽的定见.<小团圆>作为张爱玲后期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充分显示了张爱玲晚期小说创作风格.作品触目惊心地揭示了不仅仅是外部的世态炎凉和人情浇薄,而更重要的是家庭关爱的失缺,所带给人刻骨铭心的怆 楚.传统的情爱神话--亲情、爱情的温暖,至此已经消解殆尽.生命不仅仅是悲哀,而且是彻骨的冰冷与悲怆,其文本充分体现了张爱玲晚期小说的风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