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现今,我国高等教育越发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文化素养的提高,我国有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教育至关重要.对此,该文深入探究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式教育的创新思路,希望能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媒介,切实提升高校综合教育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文化自豪感.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聚着悠久的历史积淀与丰富的文化精髓,能够引领青年人的价值观及其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诸多的医学元素与医学文化内容,融入到医学教育,能够培养医学生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培育高尚的审美情操与坚实的文化自信,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与医学品德。为此,需要不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5.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也是思政教育的宝贵素材,理应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以激发其民族文化自信心.两者的融合也带来思政教育的创新,特别是思政教育素材的再丰富,开创思政教育的新格局.该文主要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问题进行探讨,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思政教育新格局的建构策略,以真正带来思政教育实效的提升和传统经典文化的传承,助推我国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7.
温朝霞 《探求》2023,(1):63-7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并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多元体,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很多可资借鉴的重要资源。要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深入挖掘和阐发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更好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并且服务于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设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既要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特质,又要准确把握教学对象的特点和需求,更要扣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国学精粹》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遵循理实一体化教学规律,精选与学生人格成长与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教学模块内容,在教学环节设计上,通过七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完成对传统文化从一知半解到切实笃行的过程,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易知难行、只知不行的教学痛点,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细致入微的双重考评标准的设计,解决传统文化类课程考核难定量、难落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根脉相系的民族记忆,其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非凡民族气度和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为建设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丰厚滋养。从价值逻辑出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实现文化自信自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从实践逻辑出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传承性与创造性相统一、显性与隐性相统一的原则。高校要从加强顶层设计、创新融入载体、强化师资建设三重维度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9,(7):25-28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并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以优秀传统文化破解作风建设中遇到的难题,要根据其内涵和特点分析其时代价值,从党的作风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认识中探寻两者的契合,通过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加强作风建设的作用、融入策略和实现路径,切实推动作风建设中各种问题和难题的有效解决,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解决作风不纯的问题,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治国富民”的社会理想、“义利相兼”的价值理念、“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和“协和万邦”的世界胸怀是涵养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育现代化建设的奋斗者,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蕴含的软实力是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概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8,(5):6-10
习近平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包括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三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包括: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为现代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当前的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就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传统文化与国外文化的关系而言,习近平认为我们既要借鉴国外文化的精华,又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避免失去精神独立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都包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也可以为其注入源源不绝的文化力量。习近平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物遗迹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也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建构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体系,既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要明确活动的实施路径.该体系依循传统"明道、行道、传道"的"求道"路径,设计"明道-体验、行道-修习、传道-展示"的三级实施路径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加一级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参加二级传统文化修习实践...  相似文献   

14.
围绕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四个基本问题,从“何以振兴”“何以竞其优”“何以堪大用”“何以是中国”四个维度,考察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文化底色,“以和为贵”的天下大道,“以心为要”的常青之道,以及从中蕴育化生的“和而不同”“此心光明”两座文化大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经世致用,首先体现在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中共党人的“不忘初心”、坚韧定力提供文化底蕴和文化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深厚底气、深厚支撑,因应时代要求,也为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16.
苏爱萍 《创新》2023,(1):46-5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基层治理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从治理理论的角度来看,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能够为新时代基层治理赋予文化内涵,有助于推动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向,实现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更好结合,促进传统文化与协商民主的融合等。传统基层治理文化的基层精英引领、乡规民约建设等举措有助于凝聚各方治理力量,增强居民归属感与基层自治能力。家风家规、孝文化等传统道德文化有助于建设现代基层社区文化,服务现代基层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18.
袁久红  李昊远 《阅江学刊》2022,(6):15-23+167
在对象性依存关系及其交互作用中建构彼此的自我认知与实现共向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年相结合的基本逻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先后呈现出“互释融通”“互补融合”“互观融创”的历史理路。“共产主义”“小康社会”“实事求是”“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融合性概念接续凝聚思想聚点,得到理论界的认同与呼应。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终走向就是二者融为一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华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继而推进这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化,共同创造性展开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9.
唐善梅 《社科纵横》2020,35(2):21-25
本文中的新时代不是一个泛指的时间概念,而是一个特指概念,即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当前时代特征的概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中国由经济全球化的后来者变成领跑者,在多极化的世界政治体系中成为重要的一极,中国开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智慧并提供中国方案。新时代宏伟目标的实现即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依托依然扎根于传统文化中。回顾历史,任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不可能割裂传统,回到当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与民族心理建立现实联系。在判断何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借用习总书记提到的四条标准,即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需建立在全面理性、系统批判的实践思维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宝贵经验,建设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发挥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学校系统、杰出个人等传承主体的作用,通过文化场馆、大众传媒、开发利用、数字技术、民间活动、学校系统、师徒教授等方式将中华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伦理精神、社会制度、知识体系、民族艺术、生活方式、节日习俗等传承给青少年一代。  相似文献   

20.
任本命 《唐都学刊》2000,16(3):111-116
让中华传统优秀诗文进入大学生课堂,是针对我国高等学校教育长期存在的重理轻文、忽视人文教育、忽视传统优秀文化的实际提出来的,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措施。在各类高等院校中都应当让中华传统优秀诗文成为大学生的一门主课。它既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需要和呼唤,是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呼唤,也是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需要和呼唤。对于高师院校来说,它更是人民教师塑造人类灵魂的需要和呼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