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美迪氏指数分解(LMDI)将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解为技术、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四个因素,结合东北地区碳排放相关数据对东北地区碳排放强度驱动效应进行测度,结果显示,能源强度效应、能源消费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是促使东北地区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效应是导致东北地区碳排放强度增加的主要因素。东北三省的碳排放强度变化的驱动类型为两因素主导型,其中能源消费结构因素和能源强度因素的驱动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强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完全因素分解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工业能源强度下降的真实原因,结果显示,历年能耗强度的下降主要来自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结构因素对强度的影响存在双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西方七国1980-2006年数据为基础并运用对数均值迪氏因素分解法,可以对西方七国的人均碳排放进行时间序列因素分解,经济规模、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对碳排放影响的结果显示:经济规模是碳排放增加的因素,能源强度、能源结构是碳排放减少的因素,但是三个因素在各国表现不同,体现了各国能源政策的差异.从比较研究可知,能源结构优化是法国人均碳排放较少的主要原因,美国碳减排主要依赖能源强度的下降,但能源强度受到人均GDP增长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杨懋  马军  卢生康 《社科纵横》2009,24(3):26-27,49
能源是经济发展战略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省区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特殊作用。本文就甘肃省能源工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并对其优化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目标,要求降低能耗强度与调整能源结构两条路径双管齐下,在实现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5%的同时,使能耗强度降低34.4%~39.9%.能耗强度的降低对于碳强度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其贡献度为86%~89%.因此,短期内应以提高能效、降低能耗强度为主,在政策选择上更加注重节能减排.有效降低能耗强度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能源产业市场化改革,纠正能源价格扭曲,并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社会性管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能源需求预测与能源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未来能源需求总量分为两个部分:三次产业部门能量需求量和居民生活能源需求量,分别利用情景分析法进行预测.对我国的能源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若能实现以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增强环保实施力度为特征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在近十年里中国能源需求将有可能保持相对较低的增长速度,中国能源消费强度预计在目标期内年均下降2.3%~3.7%.就能源结构而言,未来应该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特别是终端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优化的Laspeyres指数分解方法,通过考察1994-2008年我国八大行业部门碳排放量的总体趋势与特征,结果发现:经济规模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碳排放量平均增加15Mt(百万吨),但不同行业间经济增长的边际碳排放量差异很大;经济结构重型化加剧碳排放量的增加,制造业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碳排放量平均增加56Mt;技术进步推动能源强度下降,是减少碳排放的核心动力,能源强度每下降一个百分点,碳排放量平均减少33Mt;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碳排放密度居高不下,能源结构变化的减排效应并不显著。但是,综合碳排放密度下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显现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的迹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促进节能技术与工艺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中国低碳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8.
王履宣 《社科纵横》2008,23(4):52-53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由于中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能源供给结构不合理,加之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发展,能源消耗的强度提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商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加剧了能源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能源供给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能源供给的重要性,实现能源供给的呵持续发展.要解决中国的能源供给问题,根本出路是要坚持改善能源供给结构,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在发展煤炭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石油、天燃气、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和可替代能源.要坚持能源开发和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治污,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强对矿产资源的宏观管理,在源头上优化能源供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时保国 《创新》2013,(2):62-65
通过运用锡尔系数测量了2000~2010年甘肃省与周边省区的经济差异,得出了甘肃省与周边省区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化格局。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经济总体差异Tp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倒"U"型变化。与其他省区相比,甘肃省落后于周边省区的发展,并且随着研究期的推移,甘肃省内部区域差异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9,(2):40-44
自2016年以来,甘肃省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持续推进,至今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甘肃省钢铁行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本文首先分析了甘肃省钢铁行业在去产能进程中的现状,发现甘肃省钢铁行业去产能成果初现,钢铁市场有所回暖,未来发展向好;其次,本文从市场环境、企业经营和未来发展等不同角度深入探索,对甘肃省钢铁行业未来发展仍需解决的问题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钢铁行业急需解决的难题;最后,本文分别从甘肃省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对国内和国际市场新的开拓、钢铁产品高质量发展以及政、银、企多方位协调,共同应对钢铁行业的资金难题等四个方面,对甘肃省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引起对甘肃省钢铁行业的关注,帮助其未来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莉 《社科纵横》2007,22(7):13-14
本文首先对甘肃省政务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结了甘肃省在政务信息化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问题,探讨了未来甘肃省电子政务的发展应采取的策略,本文提出了一些分析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运用信息资源丰裕系数,对甘肃省信息资源发展规模进行了初步的定量测度,并以此为依据将甘肃省信息资源与西部其他省份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甘肃省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代表们、同志们: 甘肃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圆满地完成了它的任务,今天就要胜利闭幕了。 这次大会,通过选举产生了甘肃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宣告了甘肃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的诞生。 这次大会,经过反复酝酿、修改,制定了甘肃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章程。 这次大会,还认真总结了省社联筹委会四年来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省社会科学学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一九八五年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4.
赵跟喜  杨建成 《社科纵横》2009,24(8):129-132,135
随着甘肃省藏族地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小学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开始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文章从甘肃省藏族地区中小学教育质量问题的调查入手,对甘肃省藏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提出了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产业结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对甘肃省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从产业结构偏离度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运用了区位商的方法对甘肃省产业结构的演变状况及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甘肃省产业结构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居民消费的特点及走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90年代以来甘肃省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数量分析,总结了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城乡居民消费的近期走势,以冀对当前甘肃省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提高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为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组织消费品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一项事关发展全局的战略决策,本文以甘肃省社会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甘肃省建设两型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瓶颈,据此提出合理建议,对甘肃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2008-2012年甘肃省中医改特色新医改的影响进行评估。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甘肃省不等不靠,立足于当地药材优势,依靠强有力的政策合力,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新医改之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主要分析了甘肃省中医药特色新医改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邓生菊 《社科纵横》2012,(10):40-41
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目标,这是甘肃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甘肃实现争先进位、富民兴陇的根本出路和现实选择。本文分析了经济转型与跨越发展的理论渊源,对转型跨越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甘肃省实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6,(4):21-24
本文从文化软实力的提出与重大意义入手,阐述了红色文化软实力的特殊性与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甘肃省红色文化软实力的资源特征及核心价值,从加强理论研究、拓展认同广度、创新传播手段、扶持红色文化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甘肃省红色文化软实力的具体路径,以期对甘肃省文化战略的完善和整体实力的提升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