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5,(4):27-29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梦"的提出诠释了全体中国人的共同理想,激发了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心渴望,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资源。本文探讨了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原则: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主体性认知。提出了通过课堂教学、宣传教育、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多种途径努力构建学习和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9,(12):10-14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40年的伟大实践,走出了中国道路,培育了时代精神,顺应了人民意愿,成就了灿烂辉煌。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改革开放对于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价值,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国梦必将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3.
徐艳 《社科纵横》2014,(4):23-26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既为"复"兴,自然蕴含着"再次"之意,而此"再次"并不等同于"先次",而是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先次",其深层次蕴涵着价值观的"再造"和重构。从"中国梦"背后的价值支撑能够生动体现中国价值观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嬗变。以此嬗变过程为视角,足见崭新价值观的"复兴"正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支撑和内涵。只有在充分展现个人能动性的基础之上,树立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将物质性和精神性、社会性和公共性、个人梦想和集体梦想完美统一,才能最大程度地凝聚人民的力量,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以来屡遭挫折磨难,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作为党的主要领导者毛泽东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开始了不断的探索,毛泽东关于"中国梦"的探索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是我党非常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资源。总结毛泽东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探索和贡献,特别是毛泽东对如何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论述,对我们今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7,(2):32-38
修辞表达上,"中国梦"从物理、地理、心理空间等维度,合理地将地理中国、文化中国、心理中国与其他国家、民族的空间区域做了合理切分。"中国梦"既统摄今天的中国,对内引导社会实现更加强大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组织;同时,对外传播中华文明,实现当代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合理辐射,影响转型中的世界。"中国梦"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其表达大众化,内隐相应的修辞逻辑与政治逻辑,并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中国梦"的社会效应与其可能的理论张力构成逻辑关联。理论张力越是趋于至大,其内蕴的社会效应也随之趋向更大。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以来,国内国际反响强烈,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最强音和话语制高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6,(8):8-12
为了增进民众对"中国梦"思想的理解,有必要对"中国梦"的相关理论进行认真梳理和研究,科学阐释、廓清"中国梦"的思想渊源、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当代意义及实现路径,有助于民众正确认识"中国梦"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激发民众的豪情壮志,进一步勇敢地克服困难、开拓创新,助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6,(3):27-30
实现中国梦需要赢得国际国内社会对我们发展的广泛认同。如何解决好国际国内社会对"中国梦"这一理念的认同问题,对于我们早日实现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6,(1):15-18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今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利益群体的分化、思想观念的嬗变越来越需要凝聚社会共识以坚定信念、鼓舞斗志、攻坚克难。作为理论形态存在的"中国梦"内蕴了凝聚社会共识的思想力量和现实基础,可以而且必须凝聚社会共识,方能昭示其存在依据,实现其自身价值,体现其强大生命力。凝聚社会共识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它不仅是中国梦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理论品性,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5,(4):19-26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是2012年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当代中国发展的新理念,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因此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重点梳理和归纳了近两年来学术界关于中国梦提出的背景和历史渊源、中国梦的内涵和特征、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实现中国梦面临的机遇挑战和路径、中国梦与美国梦以及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梦等研究现状基础上,从研究内容、视角、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对中国梦问题研究的几点思考,展望了中国梦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社科纵横》2018,(8):17-21
中国梦根源于物质生活,对其解读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基本内涵上,中国梦是个人、民族、国家三者统一之梦;本质属性上,中国梦是人民至上之梦;经济渊源上,中国梦是历史悠久之梦;表现形式上,中国梦是表里如一之梦;实现路径上,中国梦是和平发展之梦;发展趋势上,中国梦注定是要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其时代特征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中华文明进一步发扬光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改革开放和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来源,其中,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直接动力,创新是实现中国驱动发展和"中国梦"的唯一途径。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3.
王淼 《社科纵横》2014,(4):27-29
党群干群关系是党在建设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法宝。必须高度重视当前党群干群关系中存在的各种主要危险。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行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政策、尽快转变政府职能等措施,形成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制度建设、制度创新的长效机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7,(2):113-116
"中国梦"暗含着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站在中国正逐步从全球大国走向全球强国的历史新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新形势,"负责任大国"这一中国国际角色定位昭示着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并承载着对外解读"中国梦",营造国际环境实现"中国梦"和向世界推介"中国梦"的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7,(8):18-2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对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要通过理论解读、宣传教育、实践养成、利益协调、制度建设和榜样示范等方面的工作,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最大程度地凝聚社会思想共识。  相似文献   

16.
王非 《社科纵横》2015,(1):22-24
"中国梦"是一种体现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民族之梦,国家之梦,它是由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梦汇聚而成。大学生作为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的一员,其个人梦想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之上。而暑期社会实践,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并将其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探求》2016,(4)
科学社会主义经典作家从基本科学原则出发,立足于欧洲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以及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初步实践经验,对未来理想社会进行了科学理论构建。中国梦构想与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理想在理论上具有契合性,它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理论逻辑。当代中国正处于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社会思想的实践轨道中,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描绘和呈现出当代中国发展转型变迁的未来美好图景。  相似文献   

18.
杜敏 《唐都学刊》2014,(6):28-33
中国梦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之上的,是既有超越性又有现实性的当代中国人的奋斗目标。中国步入现代的征程中,已经痛感到精神失落而带来的负价值。因此,在"中国梦"的现实构建中,一个最重要的基本问题乃是"如何让失落的精神回归"。著名社会精神分析哲学家弗洛姆的社会病理学诊断也许可以给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给予重要启示:关注人的精神性生存,抛却重占有的生存方式,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弘扬人性化文化,冷静对待消费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培育个体健康心理,防化社会病态人格,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主题;关注社会信仰体系,发挥信仰的积极作用,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归宿。  相似文献   

19.
王丽 《社科纵横》2013,(6):75-78
人民群众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价值基础,是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在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上,要不断健全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相关法律制度,构建良好的公众参与法制环境;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建立社会管理创新协商治理机制;培育公众参与的公共责任意识,提升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拓宽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渠道,发展多种形式的公众参与路径。最终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多次阐释了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发展现实、着眼光明未来凝心聚力的一个共同目标和美好愿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落脚点,也是新一届中央政府的施政目标.在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青岛市委作出"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决策部署,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说,"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就是实现中国梦在青岛的具体实践,从而把城市追求融入中国梦之中.站在改革开放前沿的青岛,期待在世界城市之林快速崛起的青岛,正以"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为目标,干事创业,织梦圆梦,800多万青岛人民,正满怀豪情地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