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西方主体间性哲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也蕴涵了丰富的“主体间性”思想,和谐和多样性的统一,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问题主要解决主体间何以理解和何以合理交往等问题。主客体关系和主体间关系都是一种必然的存在,事物之间到底是主客体关系还是主体间关系取决于人的自由性、选择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2.
主体间性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对革命传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转向主体间性是当代革命传统教育人本理念的必然嬗变,生成与彰显主体间性则是革命传统教育实践追求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王仁宇 《南都学坛》2001,21(2):75-78
主体间性是现代西方哲学中主要概念之一 ,国内在对此问题进行讨论时存在着泛化的倾向 ,把它等同于交往关系。其实 ,主体间性是讲主体间的作用与沟通。而交往是指人与人与之间的交流与交换 ,后者较为宽泛。在交往活动中 ,人作为主体参与程度不同 ,只有交往活动中达到互为主体时才有主体间性 ,这种交往一般是精神性的  相似文献   

4.
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互式对话,它以主体间存在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为基础,强调多元主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主体间性的视角分析,中国纪录片由以作者为中心的单向传播模式,转向以受众为中心的交互式传播模式,引发了传播视角的革命性转换。纪录片是编辑的一种艺术,编辑主体在创构纪录片时应减少虚拟表意手法,在“六元”文化场中充分发挥枢纽作用,最大程度地呈现纪录片的真实魅力。  相似文献   

5.
翻译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从哲学角度探讨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影响,强调翻译研究中个体主体向社会主体的转向,并指出不同文化之间应建立平等对话的主体间性关系,才能真正体现翻译的桥梁与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历经了三种变化,相应地,公民生态道德养成也经历了三个彼此勾连的逻辑阶段:自启蒙运动之后,人类对自身"主体性"的过分追捧使得"人为中心"理念成为诠释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理念,国家与公民围绕这一理念形成了不同的道德规范条例以及具体执行模式;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重以及越治越乱的现实情状,人类开始重估自身价值,一些学者通过确立"他者"在交往过程中的优先性而赋予了自然以核心地位,由此,国家与公民形成了与此理念相应的"生态乌托邦"式的道德规范条例以及具体执行模式;而在以"主体间性"为特征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理论阶段,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则需要通过教育、训练和反省等方式来增强,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7.
主体间性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存在于交往之中,它表现为主体间一种双向度的关系,同时又表现为交往时所具备的品质。它与主体性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教育是一种交往行为,所以教育中必然存在主体间的问题。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有着它独有的品质与特点,并且这种主体间性并不能完全取代或否定主客之间的关系事实,相反,用这种主体间性正确地思考教育问题,会使单子式主体性和社会主体得到提升,从而促进整个教育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主体间性德育是针对主体性德育的"单一中心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德育理论形态和实践模式。主体间性德育的理论建构必须考虑哲学主体间性的转向、主体间性德育的转向和主体间性德育的合理性辩护3个层面的问题。从具体操作层面讲,主要需考虑基本前提、基本保障、基本条件、关键要素、基本途径5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理论与主体间性理论对于审美活动都具有解释的理论意义。主体性在审美活动中的优先性地位应予以肯定 ,但它也存在解释学上的局限。因此 ,应强调主体间性理论对主体性理论的超越性意义。从具体的考察中发现 :审美活动的本质特性不在于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分裂 ,而在于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0.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社会的微观化缩影,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城市作为现代化文明的载体,其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全方位的意义。因此,城市社区对于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起着重大作用,城市社区治理在国家行政管理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随着政府治道变革的兴起,转变的社区治理范式强调政府权力的分散与下放,它具有不同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多中心、多主体特征,要求承认参与治理的各要素的平等,社区治理中的主体间性问题就此突显出来。从社区治理中意识到主体间性的哲学思想,将主体间性的哲学范畴应用于实践,从主体间性的维度探索辽宁和谐社区治理模式的思路,认为社区治理主体间的和谐有助于社区的和谐建设,从而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期涵养下,爱国主义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本文从情感、道德、政治文化三个层面,全面地解读和阐释爱国主义内涵,论述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人对自然真象的整体领悟,是人在生存实践中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尊重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存理念表现在宇宙生存观、和谐生存观、伦理生存观三个方面,其特点是将生命现象还原于自然,用一种恢弘的元视角来认识、解读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充满非凡的智慧,对当代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认识意义与引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应,又是对全球化时代精神脉象的顺应,而两者的聚焦点就在于间性思维。这种间性思想方法不是对西方间性理论的简单套用,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已有的间性思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理论升华。科学发展观是切合中国国情、迎合世界文化发展趋势而又暗合间性思维规律的根本指导方针,它必将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双向遇合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21世纪高校道德教育的新内容,旨在转变大学生传统的自然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生态伦理观,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内含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障万物平等的生存权利等,这些都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宝库。因此.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来加强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可增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人与天地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观生动地体现了我国古代先贤哲人的智慧,这种和谐生态观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积极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新型生态观,应当把“以人为本”作为基本原则,以适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生态意识,使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翔实的史料和动态眼光,分析了中国诸多历史朝代中书法与文化教育之间较为密切的联系,认为书法是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也是最具中国文化含蕴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翔实的史料和动态眼光,分析了中国诸多历史朝代中书法与文化教育之间较为密切的联系,认为书法是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也是最具中国文化含蕴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国学教育呈现出"复兴"状态,本文主要从国学的概念、国学教育现状以及国学教育回归的意义三方面重新审视现在的国学和国学教育。  相似文献   

19.
满族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中处处蕴含着生态保护精神.满族先人把道德关怀赋予自然万物的生态文化理念与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观念不谋而合,体现了对自然万物具有的独立于人类之外的“自我价值”和“生存权利”的认可和尊重.尤其是萨满教传统信仰,通过神话和仪式等形式,密切了满族先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情感联系,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探究满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深厚环保底蕴,对大力推进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质教育也具有重要价值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从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角度来确定生态协调,这是以"天人合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在这种生态思想中,天人合一学说,既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基本点,也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崇高的生存境界。正是在对"天人关系"的阐述中,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尊重生命和保护环境的思想,在生态日益恶化的今天,这些思想为我们的环境保护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